夏 賓,徐紅京,徐 亮,向小平
(1.北京工商大學 食品學院,北京100048;2.北京工商大學資助中心,北京100048;3.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北京100048;4.北京工商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100048)
在國家高校給予的獎助學金力度越來越大,社會資金不斷注入高校的大環境下,對學生產生激勵效果的方式也逐漸增多。2002年財政部和教育部在北京宣布:2002年起我國將設立國家獎學金,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定額發放給45000名在校大學生,總規模為每年兩億元,該項政策在2007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修改:中央繼續設立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5萬名特別優秀的在校學生,獎勵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8000元;該意見還將國家助學金分為一等和二等兩個等級,金額也由原來的2000元/年·人上調為4500元/年·人和2300元/年·人。新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針對高校中成績優秀的貧困生,額度為5000元/年·人。社會企業、個人也在學校設立各種獎助學金,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呈現出金額不固定、受助群體有指向性、受助群體更加廣泛等特點。國家獎助學金、社會獎助學金都對學生產生非經濟效應,但各種獎助學金的性質不同、金額有異、給予的對象也不同,產生的非經濟效應也不一樣,到底這種這種非經濟效應差異有多大,各種效應又有怎樣的聯系,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根據本文要得到的結果,設計了調查問卷設計了相應的模塊,共分為4個部分,如表1。

表1 高校本科生獎助學金及榮譽稱號作用調查問卷模塊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22份,其中專業背景分布為:理科54份、工科53份,文科115份。
在本模塊的調查中,涉及到國家級獎學金、市級獎學金、校級獎學金和社會獎學金,通過對各等級不金額的激勵效果調查發現:①在被調查的222位同學中,認為上述4種獎學金在金額相同情況下,激勵效果不同的占到了98.2%,只有4位同學認為只要獎勵額度一樣,不論是什么類型獎學金的激勵效果都是一樣;②在獎金額度相同的情況下,國家級獎學金的激勵效果明顯大于其他三種獎學金;③校級獎學金和社會獎學金在金額相同的情況下,激勵效果基本持平;④金額越大,同類型的獎學金激勵效果越大,如圖1。

圖1 獎學金非經濟效應量化對比
在助學金非經濟效應調查模塊中,根據實際情況,只設置了國家級助學金、市級助學金和社會助學金3種類型,有86位被調查者認為助學金只要金額一樣,對學生的激勵效果就一樣,占到了38.7%,如圖2所示。
由于在各模塊中的數據都是模塊內比較,圖二和圖一中的數據不具有可比性。從圖二中可以看出,國家級的助學金在金額相同的情況下較市級和社會助學金的非經濟效應大,社會助學金10000元的激勵效果還不如國家級助學金4500元。同時得出市級助學金非經濟效應線性方程:

圖2 助學金非經濟效應量化對比
y=0.0054x+56.8。
其中x表示市級助學金額,y表示非經濟效應的量化數值。
本模塊的主要作用是將本文第2、3節的研究結果通過中間變量,把這些本身不具有可比性的結果量化到同一個基本線上,從而得到獎學金、助學金對學生非經濟效應直觀的比較結果。
(1)在該調查模塊,19.8%的被調查者認為只要金額一樣,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激勵效果一樣。為了便于計算,且減少單一調查數據對結果產生的誤差,調查問卷設計了各類型獎學金與市級助學金5000元、3000元之間的激勵關系,將各類型獎學金與市助學金5000元、3000元等量代換,如表2。

表2 各類型獎學金與市級助學金5000元、3000元非經濟效應量化對比
(2)根據圖1、圖2的換算關系,可得到以下排序結論,見表3。

表3 獎學金、助學金2300元非經濟效應量化排序(以市級助學金為基準)
(1)不論何種獎助學金,頒發單位級別越高,相同金額的非經濟效應都越高,且明顯。如獎學金中國家級獎學金的非經濟效應是相同金額校級獎學金和社會助學金的1.4倍。
(2)在金額相同情況下,社會獎學金、助學金的非經濟效應是同性質中最小的。如國家級助學金的非經濟效應在金額相同的情況下是社會助學金的1.5倍。
(3)各類型獎助學金在金額相同的情況下,非經濟效應從高到底排序:國家級獎學金、市級獎學、國家級助學金、校級獎學金、社會獎學金、市級助學金、社會助學金,作用最大的國家級獎學金是社會助學金的1.83倍。
通過上述比較,對學校在獎學金、助學金的配置過程中有如下建議:在社會資源進入高校的同時,應強化學生對社會獎學金和助學金認識,提高他們通過競爭而奪取獎助學金的熱情,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對社會資金的“偏見”,從而提高社會獎助學金的非經濟效應,讓社會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1]姜立國.高校助學金激勵作用途徑研究[J].北京教育,2013(6):31~32.
[2]朱大峰.導向和激勵: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河南社會科學,2010(9):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