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玉芳
傅少華,紹興人。戴著眼鏡,目光平和的他相比剛創業時的沖勁,已多了一份對紡織行業的思索。十年外貿,他的尚輝紡織在中高檔薄型面料上越走越深;十年觀察,他看清只有專業與創新才能掌握議價權,而很早就開始的電商嘗試也讓他認定,只有專業平臺才能助他一臂之力。
十年外貿
現年33歲的傅少華人行已有13年。剛開始,傅少華只是織造廠的一名普通業務員。那時,一心接單的他并沒想過自己最終會開公司做老板,但其實客戶的積累從那時就開始了。
“有一個外國客戶是我在織造廠時就已有合作,十多年下來,他已經是我的穩定客戶之一。”傅少華說。四年后,他又進外貿公司工作了兩年,傅少華表示,外貿公司接觸的面料遠比織造廠要多,這讓他著實開了眼界。
直到2009年,傅少華創辦尚輝紡織,開始創業之路。然而就在剛創業的一兩年,棉價瘋漲。“就像一棵樹剛發芽就遭遇寒冬,”傅少華笑著比喻道。“那時的棉紗價往往上午一個價格,下午一個價格,剛簽訂完合同就又漲了一塊錢,利潤根本無法保證。”公司一度因為資金周轉不靈而舉步維艱,所幸市場行情最終好轉,熬過了寒冬的傅少華終于讓公司開始走上正軌。
專注產品
七年打工,六年創業,傅少華接觸了太多客戶。利潤薄,沒有議價權是他最深的感觸。他認為靠低價走量并不是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于是,他堅持以“專而新”的理念,向中高檔服裝面料發展。傅少華認為客戶更愿意選擇專注某一領域的供應商合作,因為這樣的企業更專業,品質也更有保證。
同時,傅少華注重創新。他通過考察各地市場,分析客戶訂單需求等方式,力求讓自己的產品緊跟時尚潮流,走在市場前沿。據悉,尚輝紡織年銷售額已達2000多萬元,產品遠銷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并為國內及東南亞地區提供服裝加工再出口。
電商通途
早在2004年,還是織造廠業務員的傅少華就嘗試做電商。“當時一年的投入要十多萬,但由于經驗與精力不足,雖能接到訂單,但收入基本與投入持平。”
不過他認為,產品再好也必須先讓有需求的客戶找到你,在沒有門市店的情況下,想讓新客戶直觀了解公司及產品,電商是既節約成本又快速有效的方法。
2012年,在尚輝紡織走出初創的困境后,傅少華決定重拾電商渠道。“正值網上輕紡城這個平臺發展起來,我就入駐了”,最初他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卻沒想到收獲百萬元訂單。
一位常年在南通采購色織布的江蘇客戶,由于急需采購一批棉滌府綢而從網上找到傅少華。經過一周的溝通,江蘇客戶下了100多萬元的訂單,這讓傅少華深感電商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快速對接需求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
如今,傅少華已入駐網上輕紡城有3年,網上商鋪也已交給專人運營。在他看來,“要想做電子商務,還是要借助專業類的電商平臺,這樣前來瀏覽的專業人群集中,企業所能享受的服務也更具專業性,相對更適合紡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