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卡洛夫
南方餃子館
◎ 揚卡洛夫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幾乎都是藏族人居住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
小時候,父親喜歡帶我去一家當時縣上新開的館子。那館子雖然位置有點偏,但店面很精神,招牌上寫著青底白字——“南方餃子館”,很是硬氣。
那天,父親看了半天的菜單,說:“兩碗餛飩,一大一小。”老板娘端上后,我嘗了一口湯——還行,紫菜的味道。接著,我吃了一口餛飩,意外地好吃——皮薄餡大,入口即化,再配上湯,簡直化開了我的心靈。吃完后,我忙拉住父親說:“爸,明天可不可以再來吃?”父親點了點頭。
自打那次吃了餛飩,我爸就天天帶我來,我也非常樂意。老板娘每次都熱情地招呼。有一次,我和我爸踏進館子,還沒開口,老板娘就對后廚喊道:“兩碗餛飩,一大一小。”我那時覺得,這東西一輩子都吃不膩。
母親進修回來后,我和父親不是每日都能去了,因為母親討厭那家飯館的味道,不過我和父親一周還是會去兩三次。逐漸的,成長期的我食量大增,直到后來,父親發(fā)現(xiàn)我在吃他碗里的餛飩,忙跟后廚喊了聲:“以后兩個大碗!”這才解決了“糧食危機”。
平淡的日子日復一日,卻不無聊。時間過得很快,我發(fā)現(xiàn)父親的碗里常會剩下很多餛飩,我問他是不是吃膩了,父親說沒有,還是好吃,就是不太舒服,吃不下了。慢慢地,兩個大碗又變成了一大一小。
有一天,和父親離婚的母親突然跟我說:“搬到城市去住吧。”我同意了。臨走前,父親和我再吃了一次餛飩,他跟我說:“還沒吃膩啊?”我擦了擦嘴:“這東西永遠吃不膩,我想爸爸你肯定吃膩了。”父親搖了搖頭,說他現(xiàn)在只是身體不好,等到身體好了,就把這家店吃垮。
再回家鄉(xiāng)已是兩年后。辦好父親的后事,我無所事事,突然很想去南方餃子館看看,卻發(fā)現(xiàn)找不到那店了,后來才知道搬到了其他地方,等我再找到那家店時,已遠不如原來氣派。進門的時候,老板娘差點沒認出我,看了許久,才說了一聲:“小不點都這么大了,哈哈哈!快!兩碗餛飩,一大一小!”我忙擺手:“一碗,小的就好。”老板娘呆了一會,說:“你坐,我給你做去。”店里還是沒什么人,看著空蕩蕩的四周,我感覺有點拘謹。老板娘把餛飩端了上來:“慢吃哈。”我嘗了一口湯,感覺有些平常,然后拿著筷子吃了起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和父親要一個小時才能吃完的餛飩,其實五分鐘就能吃完。喝下最后一口湯,我擦了擦嘴:“唉,吃膩啦!”
(雨濤 摘自《ONE·一個》圖/張瑞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