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磊(國網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工區,四川 成都 610043)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驗收要點探討
楊小磊
(國網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工區,四川 成都 610043)
因智能變電站設備與常規變電站不同,繼電保護傳統的一些驗收方法已不再適合智能變電站的要求。因此,探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驗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實際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驗收技術
智能變電站基于IEC61850標準建立全站統一的數據模型和數據通信平臺,實現站內一次設備智能化和二次設備網絡化,以全站為對象統一配置保護和自動化功能的變電站。其主要特點有:一次設備智能化;二次設備網絡化;測量系統智能;信號傳輸均由計算機通信技術實現;二次接線大為減少;良好的互操作性;數據易于共享;自動化水平高。
智能變電站對繼電保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采用ETA/ETV,實現智能輸出,并借助光纖傳輸,不僅增強系統抗干擾能力,也完全摒棄傳統互感器的二次交流回路,真正實現了一、二次系統之間的電氣隔離。現場智能開關作為終端設備接受并執行控制命令,不僅可減少現場繼保工作人員誤操作,也可簡化斷路器控制回路的二次接線設計,減少繼電保護裝置的I/O插件。由于GOOSE通信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同一標準平臺上實現實時信息數據共享,從而簡化繼電保護的配置。
我們要做好收集齊全全站二次相關設計藍圖、保護測控設備廠家配線圖;調試單位提供已完成部分的詳細調試報告及SCD文件,驗收單位進行SCD文件和設計虛端子的初步審定 ;收集站端遙信表、驗收方案的編制。
3.1 模擬量檢查。在線路開關端子箱加入電壓電流模擬量,差異化輸出,檢查線路保護、母差等采樣值和雙重化保護數據一致性、保護采樣雙通道、裝置自環狀態下差動保護電流正確性檢查。
3.2 開入量檢查。投退線路保護SV接收軟壓板和母差保護線路支路軟壓板,檢查壓板有效性。操作線路刀閘,檢查合并單元MU(Merging Unit)電壓切換和線路開入母差保護刀閘位置正確性及GOOSE軟壓板定義等。
3.3 傳動試驗。雙重化保護裝置單跳單重后加速試驗,分相測試,檢查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和保護的配合;測試線路保護啟動母差失靈功能;投入MU、智能終端、保護、母差檢修壓板,加入電氣量,檢查保護、母差的動作情況,檢查檢修壓板狀態;檢查MU、智能終端、保護、母差均在檢修狀態時的動作行為。
3.4 鏈路檢查
(1)斷開線路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尾纖,檢查保護、母差、測控裝置的斷鏈告警。(2)斷開線路保護側尾纖,檢查母差、智能終端的斷鏈告警。
4.1模擬量檢查
(1)在主變各側及本體加入電壓電流模擬量,差異化輸出,檢查保護等采樣值。(2)特別注意雙重化保護的數據,重點檢查保護雙通道數據一致性。
4.2 開入量檢查
(1)投退三側保護SV接收軟壓板和母差保護支路軟壓板,檢查壓板有效性。(2)操作高、中壓側母線刀閘,檢查MU電壓切換正確性。(3)檢查GOOSE軟壓板定義正確,投退主變保護GOOSE出口壓板(含失靈啟動),檢查GOOSE壓板有效性。(4)投退母差保護失靈啟動GOOSE接收軟壓板和主變失靈啟動聯切出口軟壓板,檢查壓板有效性。
4.3 傳動試驗
(1)雙重化保護跳閘矩陣驗證(測試時間),出口跳閘試驗,檢查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和保護的配合。(2)測試主變保護啟動母差失靈功能,測試母差保護主變失靈聯切功能,宜直接傳動。(3)測試主變非電量保護的動作行為,特別注意檢查非電量啟動繼電器的啟動功率。主變啟動風冷和閉鎖有載調壓的正確性。(4)分別投入MU、智能終端、保護、母差檢修壓板,加入電氣量,檢查保護、母差的動作情況,檢查檢修壓板狀態正確上送,檢查相關設備的告警行為正確。(5)檢查MU、智能終端、保護、母差均在檢修狀態時的動作行為。
4.4 斷鏈測試
(1)斷開主變各側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尾纖,檢查保護、母差、測控裝置的斷鏈告警。(2)斷開保護側尾纖,檢查母差、智能終端的斷鏈告警。
檢查GOOSE軟壓板定義正確,投退母差保護GOOSE出口壓板(含失靈聯切),檢查GOOSE壓板有效性;驗證母差保護邏輯,出口跳閘試驗,檢查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和保護的配合;分別投入MU、智能終端等,加入電氣量,檢查保護、母差的動作情況,檢查檢修壓板狀態正確上送,檢查相關設備的告警行為正確等。
(1)驗證備自投保護邏輯,出口動作行為。(2)檢查GOOSE軟壓板定義正確,投退備自投GOOSE出口壓板,檢查GOOSE壓板有效性。(3)分別投入MU、智能終端、保護、母差檢修壓板,加入電氣量,檢查保護、母差的動作情況,檢查檢修壓板狀態正確上送,檢查相關設備的告警行為正確,檢查MU、智能終端、保護、母差均在檢修狀態時的動作行。(4)斷開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尾纖,檢查保護、母差、測控裝置的斷鏈告警,斷開保護側尾纖,檢查母差、智能終端的斷鏈告警。
檢查各間隔接入智能終端的機構信號,斷路器和刀閘位置必須雙位置接入及各間隔MU、智能終端通過SCD接入測控裝置的其他信號;同時確認各保護裝置直接發送到站控層網絡的信號及一體化電源、消弧裝置等設備發出的信號等。
(1)保護和錄波裝置波形的調取和打印,允許裝置直接驅動網絡打印機打印,也可以通過站端監控機或保信系統召喚打印。(2)保信系統必須具備調取所有保護和錄波波形、定值的功能。(3)自動化信號的合并及與調度端聯調。(4)保護信息系統與調度端的聯調。(5)圖形網關機與省調的聯調。(6)站控層設備的結構以及各功能在設備中的分配:五防、順控、保信、圖形網關等。(7)站控層網絡I、II區分區是否合理。(8)后臺監控機總分信號應在同一張畫面內。(9)網絡分析儀接入數據是否正確,每個采集單元采集的MU不超過5個。(10)GPS運行狀況,雙鐘切換是否正確,雙源是否都有效,相關設備接收對時是否正確。(11)逆變電源運行狀況,切換是否正常。(12)順控功能的實現,二次信號閉鎖是否完備。(13)保護裝置投入檢修壓板后,上送報文帶檢修標志,后臺和保信系統是否能夠有效處理。
[1]高翔.智能變電站應用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李俊.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驗收的探討[J].電工技術,2009(11).
TM7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