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會計一直在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中努力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考慮中國的國情,還需要考慮小企業的獨有特點。小企業的會計準則必然會漸進地趨同。為了使這一過程穩定有序進行,相關地準則必須同時根據中國特色和實際情況不斷修改。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國際趨同
一、概況
1.《中小企業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制定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的中小企業的生存都面臨嚴峻挑戰。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2009年7月9日,正式發布了《中小企業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該準則給很多國家指定中小企業會計準則提供了藍本。這本簡化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較之完整版的報告準則的會計要求減少了90%以上, 如此,以來,中小企業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成本大幅降低。
2.中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各國的制定實踐簡況
對中小企業IFRS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及其下設的中小企業事務所委員會的回應是很積極的,同時它鼓勵157個會員組織考慮如何將這一準則運用到自己的國家或地區去。很多企業已經選用了IASB《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作為自身信息披露的依據。包括馬來西亞、南非、智利、巴西、新加坡、挪威、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以及丹麥等區域均表示將會采用或者已經采用了中小企業IFRS。
英國到2008年4月為止,其《小型報告主體財務報告準則》(FRSSE)經過了六次修訂,使得英國國內80%的中小企業會計主體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滿足(Reid and Smith, 2007)。中小企業IASB的頒布,使英國ASB也開始考慮其FRSSE與IASB的關系。英國是應該用IFRS for SMEs代替FRSSE,以建立兩個層次的會計準則的體系,還是建立一個三層的會計準則體系,即將IFRS for SMEs作為中間層,在保留原有的FRSSE,成為發展討論的一個焦點問題。基于ASB后來發布的《政策建議:英國GAAP的未來》的咨詢文件,ASB最終傾向于采用IFRS for SMEs代替FRSSE。
加拿大會計準則委員會(ASB)2011年正式實施了其制定的《私營企業會計準則》。加拿大規定,私營企業可以再這個獨立的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IFRS)之間做出選擇。
美國而言,其會計準則制定委員會(FASB)對是否需要單獨對中小企業制定準則的討論由來已久,然而,準則制定機構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此事。早在2004年3月,美國成立的小企業咨詢委員會,為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處理其會計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孫光國,2009)。此外,IASB的《中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初步意見》(討論稿)的也包含了很多美國的積極探討成果。
中國國務院于2009年9月22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1年11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化部、國家稅務總局、銀監會五個部門聯合發布《小企業會計準則》(財會[2011]17號),并要求全國小企業在2013年1月1日前實施。目前相關部門人員都在強化意識,與此同時,財務從業者需要提供自身業務能力,積極學習新準則。在我國, 目前現有企業根據營業規模,被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級。根據現有制度,大型和中型企業適用相同的會計準則。不對外籌集資金的小型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境內個體工商戶則執行《個體工商戶會計制度》,二者實行有差別的會計制度報告。此外個人獨資或合伙制小企業,上述兩制度皆不適用。實際上,現有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和《個體工商戶會計制度》的結合起來就是我國的中小企業會計制度。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陳毓圭表示,我國中小企業應該是實際上能夠靈活運用國際、國內會計準則的。下表是對幾個國家的制度的比較。
表 各國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比較
二、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比較
我國會計準則采用的是漸進式的國際協調方式,先是協調,再是國際趨同,再是等效,是慢慢調整的,并不是一下子生搬硬套,中小企業的會計準則也將會采用這種方式。不可否認的是,現行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相比小企業國際財務準則,依然有不少差距,但我們必須循循漸進。
中小企業IFSB的目標主要是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信息,致力于幫助使用者做出更為合理的經濟決策。在這之中,企業所得稅的確定并不是其特定目標,畢竟該準則不可能適應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稅收情況。
我國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也是重點考慮外部使用者的需求。而在我國,稅務機關和銀行是小企業的外部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并且,絕大多數小企業僅僅是為了向稅務機關確定應繳稅款而制度企業財務報表。
1.制定策略和思路
制定中小企業的IFRS的策略一般是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原則以及強制相關性指南里取得其基本概念,然后修改在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成本效益這兩大原則下進行。最終,中小企業IFRS,簡化是其遵循的首要原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相關性,然后是可靠性。
在我國的國情下,與稅法趨同是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首要制定原則,其實是簡化,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首先要求可靠性,相關性是其次。與稅法的趨同,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可用性,同時,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情況下,會計核算和納稅工作申報量得到降低,這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但是稅法以保證稅收的征收為目標,會計報表則應提供真實完整的信息,二者應當適當分離。這兩者的博弈中,準則的稅法趨同原則高于簡化原則,例如對研發費用和借款費用的處理,我國準則規定,小企業經過12個月以上建造才能達到使用狀態的存貨的借款費用,以及為建造、配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可資本化。而IASB將所有的研發成本和借款費用可資本化,更著重成本效益原則和信息相關性角度考量。
2.具體會計處理
(1)收付實現制的使用
中小企業IFRS規定,除現金流量信息以外,應使用權責發生制。我國準則則沒有作專門規定。中小企業IFRS采用的是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并且除非有特殊要求,在初始確認時,應采用成本計量資產和負債。我國準則是從稅法的角度考量,規定資產以歷史成本計量,取消了公允價值的計量,負債按照實際發生額計量,不計提減值準備。基于這一點,小企業對質量差的資產也不能計提減值準備,不能真實反映償債能力。
不論是中小企業IFRS還是我國的準則都相對完整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要求的列報和披露都大大簡化。我國準則與稅法趨同的原則導致我國準則要求列示小企業繳納的各種稅費,同時要求列示企業所得稅的調整項目,并且在附注中披露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納稅調整過程。
3.我國與IFRS差異分析
綜合上述,我國中小企業會計準則與IFRS存在以上差別。我國會計準則趨同是大勢所趨,然而我國小企業數量多,分布、涉及行業十分廣泛,同時硬件設施和從業人員素質相比國際處于較低水平。要求小企業應用統一的準則會增加會計成本,提高企業的運行風險,在國際趨同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考慮這些實際問題,一味的追求國際趨同肯定是不行的。我國2013年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考慮了我國小企業賬面混亂,信息失真的情況,也遵循了國際趨同和的原則,在整體考慮的基礎上,加入了稅法趨同原則,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同時為了減少造假空間,考量到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以及小企業硬件局限,力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總之,我國準則的政策導向性比較明顯,我們國家的會計發展階段和經濟發展階段共同決定了現狀。隨著經濟進步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的國際趨同會愈加完善。
三、中小企業會計國際趨同
綜合上述, 我國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參考中小企業IFRS的基礎上,是考慮了中國的實際國情的,而不是簡單的照搬。
我國在國際趨同的過程中,更多的應該是爭取等效認同,如果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能夠認同我國的會計準則,我國小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和產品市場就能獲得更多的認可。與此同時,爭取國際小企業會計準則制定的話語權,讓國際會計準則充分考慮到中國特殊國情才是最有利的。這樣才能降低我國小企業執行國際會計準則的成本,促進小企業的發展和成長。
同時,我國準則是以中國特殊國情為基礎,扶持小企業的大趨勢為背景,適應了稅收和金融的要求,在減少稅會差異的基礎上,簡化了一些會計處理,淡化了小企業在會計估計和會計判斷中的減值測試以及謹慎性原則的使用。也對預計負債的確認以及可變現凈值的確認做了簡化。這些修改是針對我國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情況作出的。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趨同是必然的,也是漸進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中國特色,不斷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和完善準則,達到逐漸的穩步的趨同,在以中國特殊國情前提下,不斷吸收、創新國內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優秀成果。在準則的實施過程中,國內小企業人員素質較低是個鮮明的特色,所以加強會計教育和宣傳很重要。國際化趨同要增強會計準則的宣傳,提高公眾和會計人員的意識和認知。中小企業IFRS和我國準則的差異更是會導致會計人員的接受和處理的挑戰,會計職業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如此看來,加強會計基礎教育,后續教育十分重要和急迫。會計從業人員應積極面對挑戰,提高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Z].2011,10(18).
[2]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Z].2009,7(9).
[3]郭亦偉.小企業會計規范國際比較[J].會計之友,2008(4).
[4]何帆,何躍群.基于財務跨級概念框架角度評析《小企業會計準則》——以IASB與ASB為計較對象[J].會計之友,2013(8).
作者簡介:陸閩燕 (1991- ), 女,漢族,籍貫:江西南昌,單位:江西師范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