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兵
“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素質教育下,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的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選擇恰當?shù)慕虒W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際信息技術教學中一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所以,本文就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構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兩個方面進行概述,以期能夠確保信息技術課堂價值得以最大化實現(xiàn)。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學校小學階段便開始開設信息技術學科,但是,課堂效率并不是太高,嚴重不利于學科價值的最大化實現(xiàn),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的因素進行概述。
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隨著網絡化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腦,可以說,學生在未正式在學校接受信息技術教學之前大部分都對電腦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參差不齊。如果有些知識點教師選擇不講或者是一帶而過,勢必會放棄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如果依舊詳詳細細地講解,這樣勢必會讓一部分學生感覺實在浪費時間。所以,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水平的不同直接影響著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
2.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教學方法單一作為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的關鍵因素,但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的課堂采取的都是灌輸式教學模式,一節(jié)課基本上都是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嚴重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而且,枯燥的理論講授,不僅會影響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計算機數(shù)量、機房的配備等,這些都會影響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實現(xiàn)。
二、如何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在明確了影響高效信息技術課堂順利實現(xiàn)的因素之后,作為新時期信息技術教師的我們要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恰當?shù)姆绞剑Wo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進而,為高質量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1.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許多國家都普遍采取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而且,對克服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實現(xiàn)兵幫兵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而且,也有助于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
例如,在教學“我有電子郵箱了”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讓全體學生都能走進信息技術課堂,在授課時,我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我按照“優(yōu)劣互補”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了解相關知識的學生以“小老師”的形式進行互相學習,并將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反饋給我,我再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講解,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消除因為學習基礎不同而產生的兩極分化問題,而且,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搭建自主實踐平臺
自主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以促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例如,在教學“制作作息時間表”的相關知識時,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我引導學生自己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要帶有自己的特點,這樣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知識與課堂實際結合在一起,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真分析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的因素,要立足于信息技術教材,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為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做出相應的貢獻,同時,也確保學生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陳雪亭.如何構建中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