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除了有高效的教學方案之外,還要有一個好的切入點,能夠讓學生憑借興趣學習。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要讓他們看到語文有趣的一面,然后“借助”他們的天性來促進小學語文的學習。以培養語文學習興趣為切入點,淺談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解放天性;游戲教學
一、將拼音、漢字形象化,讓記憶更加有趣
拼音和漢字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基礎的語文教學內容。
小學生對漢字和拼音并不敏感,因為它們并不“有趣”,他們并不是甜甜的糖果,也不是多彩的花朵,更不是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到壓抑和困難。將漢字和拼音形象化就成了興趣教學的一個關鍵,可以通過一些順口溜、故事或是圖畫來讓拼音和漢字成為實實在在的形象,學生能夠“接觸”或是可以通過自己已有的認識來延伸理解,這樣既便于記憶,又能夠讓學習更加快樂。我比較鼓勵采用圖畫的形式,因為一些拼音經過想象之后就像是一個個小小的音符,也像是小動物,完全可以通過一個童話故事將讀音、意思和形象的書寫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將課堂游戲化,在玩耍中學習語文
語文應該是“活”的,是有靈活的靈動。課堂游戲化能夠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從我們的生活經歷中就能夠體會到,最真、記憶最深的知識往往來自于不經意,或者是來自一個記憶深刻的場合。將語文課堂游戲化,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不論在語文比賽中誰輸誰贏,學生對知識點都會有很深的印象。但是要求在設計游戲項目的時候,要注意把握涉及的知識量,不能夠太多,否則反而不利于重復性的記憶。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故事性文章,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編排情境,然后表演出來,在“說出”語文的過程中去記憶語文。
三、實踐語文知識,讓有趣性持續蔓延
語文的有趣性還體現于生活中,它能夠幫助我們去理解別人的思想,幫助我們傳達自己的觀念,更能夠以多樣的方式來完成許許多多的生活任務。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可以通過對話、社會實踐、作文寫作、朗讀等形式展示出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要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實用、形象等特點,采用多樣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梁紅妮.初中語文閱讀之我見[J].陜西教育,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