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螢 李瑞陽
【學府巡禮】
編者按:有人說選擇一所大學就是選擇一個城市,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氛圍,甚至未來的發展空間。上大學,去哪兒?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是大家都向往的,選擇這些地方的重點院校需要有很強的競爭實力,但這畢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廣大考生呢?該如何選擇?
其實,隨著城市群的興起,今天的二線城市已非偏僻角落里勢單力薄的城市孤兒,而是統統歸屬于大都市圈棋盤,共享城市群里雄厚的教育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便利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就業環境。因此,去哪個城市念大學,不妨根據自己的實力,放眼整個城市群,可能有更多的求學選擇。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自古備受文人騷客留戀的湘江之濱就棲息著三座兄弟城市——長沙、株洲和湘潭。提起長沙,你可能會想到書本上的“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也可能會是湖南衛視最火爆的電視節目——《我是歌手》與《快樂大本營》。但其實長沙還有兩個你不熟知的結拜兄弟——株洲和湘潭,他們仨共同組成了華中地區著名的長株潭城市群。
城市群大多以為一個超級城市以核心,但如長株潭這般以三駕馬車為核心的城市群卻不多見。中心城市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兩兩相距不足40公里,結構緊湊。以這三個核心城市為中心,一個半小時通勤為半徑,可覆蓋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五市,形成“3+5”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因“三核驅動”而顯得更生機勃勃。
高校各具特色,教育資源共享
湖南自古文教發達,《論語》中有“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評價,宋代的四大書院,湖南占其二(長沙岳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長株潭城市群的形成也促使湖南的高等教育在這里聚集。湖南省所有的“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和絕大部分一本院校集中在長株潭城市群。城市群里目前已形成長沙岳麓山大學城和湘潭九華區大學城等高等教育中心。
正如“師大的花,湖大的草”那句話說的,城市群里的高校各具優勢。湖南大學的土木、車輛、經管學科,中南大學的冶金、醫學學科,湘潭大學的基礎學科,湖南師范大學的語言學科和國防科技大學的通信學科,構成了城市群里學科種類齊全、學術水平較高的高等教育體系。
2003年7月,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簽署岳麓山地區大學資源共享框架協議,共享的范圍包括:三校在本科生培養方面逐步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同時在圖書情報資源方面實行聯合或分工采購圖書情報資料、館藏文獻相互開放等。協議的簽訂意味著不同學校的學生可以聚在一起上課,你可以肆意穿梭在不同的學校里感受各自特有的學術氛圍,這樣的求學經歷確實非同一般。
產業各具特色,就業資源共享
城市群里的產業布局也各具特色。長沙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三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占了國家市場價值的2/3,為長沙贏得了“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長沙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文化產業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株洲現已形成了以交通裝備制造、有色金屬冶金等產業為支柱的經濟體系,市內有亞洲最大的鉛鋅等有色金屬冶煉基地、全國最大的電力機車研發和制造基地,被認為是“中國電子機車的搖籃”。湘潭以發展黑色冶金、機電與機械制造、化纖紡織、化學原料及精細化工等工業為主。成熟的工業體系,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長株潭城市群里的就業機會眾多。
長沙——如果我在長沙遇見你
如果我在長沙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在橘子洲頭賞一次煙花。
如果我在長沙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一起去美食坡子街,
火宮殿、向群鍋餃、雙燕樓,據說,四娭也跑來湊熱鬧。
如果我在長沙遇見你,那么,我們一定要一起去爬一次岳麓山,不論你我是不是去過。
長沙教育事業歷來比較發達,目前已形成河東大學城和岳麓山大學城高等兩個教育中心。
河東大學城
河東大學城主要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為中心,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鐵道校區、長沙理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等構成線性大學城。
岳麓山大學城
岳麓山大學城由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三所大學構成圈形大學城,周圍分別分布:湖南中醫大學河西校區、湖南商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等。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軍中“清華”。國防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國防科大”),神秘的哈軍工的衣缽傳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搖籃,學校素有“軍中清華”的美譽。在計算機領域,學校先后研制“銀河—Ⅰ”“銀河—Ⅱ”“銀河—Ⅲ”巨型計算機,打破了該獎項連續20年被美國包攬的格局,雄踞世界超級計算機五百強榜首。在軍工領域,學校研發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低速磁浮列車、高性能路由器、無人駕駛車等4000多項科研成果。學校參與了我國“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湖南農業大學——世外桃源般美麗的大學。目前學校農學院的領銜教授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隆平教授和官春云教授,研究能力和教學實力可見一斑。
湖南大學——土木學科全國聞名,尤其在交通土木建筑方面,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學校分庭抗禮,雄踞一方;車輛工程是國家級特色學科,金融學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首批部級重點學科,素有“金融黃埔”之稱。
中南大學——地質、采礦、冶金一條龍,這些學科都很厲害,此外學校的湘雅醫學院素有“南湘雅,北協和”的盛譽。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電力、水利、輕工等是優勢學科,交通運輸工程是學校的王牌專業之一。
株洲——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憑借兩條鋼軌,一座城市毅然崛起。
沒有哪個城市能和株洲一樣,與火車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
當地作家聶鑫森這樣寫道:無數的山頭搬開了,無數的溝壑填平了。一個七千人的小鎮,鉚足勁向四面八方擴展。一座嶄新的城市,被火車拉到了這里,然后,“卸”了下來,這就是株洲。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除了湖南話,東北話、河南話、四川話……幾乎來自全國各地的語言都可以從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里飛出,各種語言在株洲共存,平等相處。
曾有人戲言,無論你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東部到西部,總會在株洲這座城市交合。株洲,是一個旅客繞不開的城市。
株洲的高校不多,學校環境最好、面積最大的就是湖南工業大學,就業率較好的是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此外,株洲還有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湘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先鋒
湖南工業大學地處長株潭城市群交通中樞——株洲。學校以包裝教育為特色,大力發展機械設計及理論、設計藝術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等與包裝設計密切相關的學科。學校培養出了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視覺形象顧問、總設計師張強,《我是歌手》《百變大咖秀》總導演洪濤等知名包裝設計師。
湘潭——一座很有腔調的城市
湘潭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素有“金湘潭”的美譽。湘潭從南朝開始建縣,距今約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這里走出來的偉人、巨匠燦若星辰。蜀漢名相蔣琬,晚清重臣曾國藩,文化名人齊白石,一代領袖毛澤東,開國元勛彭德懷,著名將領黃公略,開國大將陳賡等都誕生于此。
湘潭歷經千年積淀,科教人力資源豐富,是湖南省甚至是中部地區的除省會城市外最有實力的教育大市。目前建有湘潭九華區大學城。大學城內擁有全國綜合性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省屬重點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等院校。此外,大學城內還有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城建技術學院、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
湘潭大學——基礎雄厚的“計算湘軍”
湘潭大學(以下簡稱“湘大”)在基礎學科上實力雄厚,而基礎之中的基礎——數學,則更是學校最具優勢的學科。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是湘大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湘大數學的強大從其畢業生在中科院中的地位便可知一二。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有四個研究所,其中兩個研究所的掌門人是湘大的畢業生——袁亞湘、周向宇;應用數學所的副所長曹道珉,其本科、碩士均在湘大就讀。因此,有人戲稱中國計算數學被湘大人所壟斷了。湘大“計算湘軍”的美譽可謂是實至名歸。
衡陽——一座奔跑的城市
衡陽地處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為“陽”,故得此名,又因“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棲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稱“雁城”。
作為湖湘文化的“藍墨水上游”,兩千多年文化薪火孕育了衡陽的輝煌,賦予了這座古城特有的文化底蘊和靈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衡陽有其一——蔡倫造紙;中國古代四大著名書院,衡陽有其一——石鼓書院;被譽為人類“雙子星座”的兩大中外古典哲學家,衡陽有其一——王船山;五岳名山,衡陽有其一——南岳衡山;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衡陽有其一——羅榮桓……
本科院校:南華大學、衡陽師范學院、湖南工學院等。
中國的“核”心力量——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是目前我國核類本科專業最齊全、本科生培養規模最大,核類人才培養層次最完整的高校。南華大學核技術與應用學科全國排名第二,培養出中國科學院院士計亮年、國家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張亞雷等大師。同時南華大學以核為特色,工、醫、管理等學科交叉發展,形成了“核特色、醫品牌、環保底蘊”的“三張王牌”。
專科院校: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衡陽技師學院、中鋼集團衡陽重機職業技術學院、衡陽工業職工大學、湖南工業科技職工大學、衡陽工業專修學院、湖南南方專修學院、湘南致公專修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