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舒小鈴
織密網購的法網
文/本刊記者 舒小鈴
淘寶網與國家工商總局的“論戰”在經歷了6個回合的“交手”后,最終以“握手言和”結尾。“架”雖然吵完了,但包括引發此次爭議的售假等問題,卻暴露出我國現行法律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的大片空白。
填補這片空白的電商立法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相應的立法程序已經啟動,我國首部《電子商務法》法律草案有望下半年完成。但這部法律最終會包括哪些內容,形成后作用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前不久,成都市民小麗花了200元在淘寶網上買了一件毛衣。因為外出旅游,小麗就把這事給忘了。回來核對淘寶賬單時,小麗才發現買毛衣的200元已付給賣家,但自己卻一直沒收到貨。著急的小麗趕緊找到快遞公司、賣家和網站客服。快遞公司確認是賣家沒發貨,賣家卻百般耍賴就是不退錢,客服說不管有沒有簽收,系統會根據時間,自動確認收貨打錢給賣家,過了15天售后申請期,他們就不管。反復折騰下來,小麗只有“干瞪眼”,自認倒霉。
其實,在全民網購的時代,小麗的遭遇再普通不過了,對于同樣熱衷網購的你、我、他來說,類似的情況又何嘗沒有碰到過呢?
延續前幾年發展迅猛的勢頭,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繼續快速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年初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根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測算,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包括B2B和網絡零售)將達到約13萬億元,同比增長25%。
盡管近年來的數字都很好看,但這樣的爆發式發展卻被標上“野蠻成長”的標簽,其中的違法行為不斷凸顯。難以禁止的假貨、屢次上演的電商價格戰、網絡欺詐、虛假促銷、售后服務不當、個人信息被泄露等讓消費者防不勝防,電商領域的糾紛和侵權不時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在2013—2014年,離職空姐海外代購走私案、廖女士訴天貓賣家“假一賠萬”案、當當網銷售不達標保健品案、亞馬遜中國“刪除訂單案”、“太平洋直購網”網絡傳銷案、知名電商售賣假酒“賴茅”案、完美訴窩窩團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索賠案等,都成為電子商務法律案例中的典型。
這些案例雖然引起強烈關注,但是從數量上看,被立案、判決的案例只是電子商務法律糾紛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往往停留在投訴階段。多個渠道近年來收到的網購投訴數量都在急劇攀升,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工商機關共受理網絡購物投訴7.78萬件,同比增長3.57倍,涉及爭議金額3165萬元。全國消協組織去年受理的網購投訴近兩萬件,平均每天發生50件。
和實體購物比較,網絡購物普遍具有跨地域、虛擬、小額交易的特點,因此盡管投訴量大,但由于沒有形成系統的法規條款,能得到解決的并不多。當一些新情況出現時,不管是網上交易條款還是現行法律,難免只能模糊應對。
新近的案例如陸勇案。2015年初,因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公訴并遭逮捕的陸勇一案有了新結果。1月27日,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法院在當天就對“撤回起訴”做出準許裁定。兩天后,也就是1月29日,陸勇獲準取保候審,免于強制羈押。
對于是根據什么撤回起訴的,當地檢察院給出的理由是:法律和司法解釋發生變化。無論對律師還是普通民眾來說,這個理由都顯得簡單而模糊。
不僅僅是撤訴理由讓人看不懂,當初陸勇被起訴的案由——銷售假藥罪,也頗具爭議。按照現行法律規定,陸勇的行為到底是代購還是銷售,以及此種抗癌藥到底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假藥,都找不到明確的解釋依據。
如果說陸勇一案尚且僅與特定人群的利益相關,那么與電商平臺如影隨形的假貨問題,則顯得更普遍。在這個問題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如果單純用這個規定來解決電商平臺假貨問題,明顯力不從心。電商平臺上最典型普遍的假貨,是以俗稱“三無產品”假冒品牌正貨,完全按品牌正貨1:1打造,追求質量與設計上與正品無異,消費者亦知悉其非正品。雖然很可能不涉及偽劣與欺騙但同樣侵犯了知識產權,是否屬假貨之列?另外,代購的產品為國外專柜正品,并非通過正規渠道進口,嚴格意義上來講并非國內品牌授權的正品,又會否被列為假貨?種種情況在法律上仍處于灰色地帶,亟待更完善的法律法規出臺。

為規范和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早在2004年,我國就出臺了《電子簽名法》,這是我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法律。但由于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并沒有完善,《電子簽名法》在實際中發揮的作用有限。
在此后幾年里,我國相繼出臺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網絡發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據不完全統計,現有與電子商務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62部,電子商務立法有一定的基礎。但與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實踐相比,對于網購交易的法律并不成熟且沒有形成嚴密的體系,法律法規較為雜亂且效力等級較低。
因此,盡快制定一部趕得上時代發展的電子商務法,實現對電子商務的促進、保護和發展,成為各方的呼聲。2013年十二屆全國人大換屆伊始,全國人大便將電子商務立法列入屆內的立法計劃。2013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召開“電子商務法起草組成立暨第一次全體會議”,這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法立法工作正式啟動,電商法律空白有望加速填補。
此后,立法工作進展加速。目前,立法的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相關機構將力爭在2015年3月前后形成立法大綱。
責任編輯:王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