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平

摘 要:高職學院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是衡量高職學院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開展學生學習質量建設對高職學院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合工作中的感受, 分析了目前高職學院學生學習質量存在的問題,就創建優良學生學習質量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學生學習質量;特殊性;現狀;思考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 高職學院非常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評價, 但往往偏重于教師教學效果層面, 很少涉及學生學習質量。如何更好地根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行為和表現, 對其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評價, 以此給學生提供包括計劃、調節、約束、暗示、指引、激勵和促進方面的學習支持, 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 科學規范的學生學習質量評價也可為高職學院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及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依據、夯實基礎。
二、高職學院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特殊性
首先是高職學院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需要有一個重新定位過程,符合高職辦學要求的學生學習質量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完善的。二是高職學院學生的基礎較差,錄取分數偏低,這些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邏輯思維較差。同時,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較差,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也較低。三是社會觀念在高職學生中的影響,使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純正,一些學生在進入學校后抱著混畢業證的目的,并沒有把學習當作主要任務。加之學生本身素質較差,自我約束力不強,為學生學習質量建設帶來了一定難度。四是高職學院教育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三、視野中高職學生學習的若干現狀
經我院教學督導工作部門多次普遍檢查、實際抽查等方式,獲得了我院高職學生學習質量的某些實際情況。具體歸納起來看,現狀之一:上課遲到現象屢禁不止。現狀之二:上課不認真聽講。現狀之三:課余看書的人較少。現狀之四:學生在教室上晚自習的情況差。現狀之五:作業完成情況很不容樂觀。現狀之六:同學對考試的態度,有些同學甘愿畢業前參加補考,也不去參加期末補考,因為他們認為畢業前補考比期末補考“好過”!
四、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現狀
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通常由理論知識的學習評價和實踐技能的學習質量評價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三部分組成。長期以來形成的常規做法是: 在任課教師個體的主觀標準的衡量下, 以課程考試為主要手段, 以掌握知識多少為目標, 以榮譽和獎學金作為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結果的最終獎勵。受傳統的影響,習慣于通過期末一張試卷來考核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一來, 學生無形中把學習看成了一項枯燥、乏味的活動。
五、高職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若干問題思考
(一)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主體——學生還是老師?這個問題本不成為問題,因為內因決定外因,學生當然是主體。然而現實中,由于整個學生學習質量狀況不容樂觀,對學生學習質量的“管”與“抓”幾乎占據了我們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全部內容,因此,長期以來的這種工作狀態,使我們的確在不知不覺中混淆了這種認識,似乎教師正在成為“主體”。廣大學生應該是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主體。因此,在學生學習質量建設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體的決定作用,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引導與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方面下功夫。
(二)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責任人——班主任?課任教師?還是全校教職員工?學生學習質量建設決不是學校中某一個崗位上老師的責任,而應當是全體教師的責任。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 學生學習質量建設有賴于教育教學質量建設。要大力提倡嚴謹治學、從嚴治教的作風,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培養能力和開發智力結合起來。好的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學習質量能為人們所切身感受和體驗,對青年學生的思想成長和行為養成產生深刻影響。
(三)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管理層面——法治還是人治?學生學習質量建設重點之一是做好學生學籍管理工作,目前高職學院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建立健全學籍、教學管理制度,應該說“法治”的理念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具體實施過程中,“人治”的色彩則較為濃厚。因此,教學制度建設和嚴格教學管理應受到重視。
(四)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落腳點——能力提高還是就業需要?學生學習質量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只顧眼下,為了實現學生在學業上的順利畢業,還是通過建設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為今后工作崗位上的繼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無疑應當是后者,我們要“授以魚”,更要“授以漁”,要讓我們的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學會學習”。
六、高職學院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現狀,分析學習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在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體系中,采用多元化、綜合性評價方式。在成功高職學院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經過認真討論、分析與實踐,他們將評價體系分為知識結構、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綜合素質四個模塊,然后針對不同的模塊建立了可操作、可觀測的二級項目。他們的評價體系如圖(見下頁)。
在所構建的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由學生、教師、行業專家、管理者構成,分別負責不同時期,根據學生的表現與行為對學生進行評價。本體系由4 個一級項目,20 個二級項目組成,從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不同方面對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評價,得出更全面,也更科學的評價結果。
七、高職學院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操作思路
(一)初擬評價指標。將課程學習目標分解為一級指標,再將一級指標分解成二級目標,由高到低逐層進行,直至分解到指標可以觀察、測量、操作、形成末級指標為止。初擬評價指標數量較多,有必要對其進一步去粗取精。通過對指標內涵的分析、邏輯判斷、歸類合并,最終制定出既符合生產崗位要求又與課堂實踐相適應的評價指標體系。
該體系共分為兩級指標,一級指標四項,分別是知識結構、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綜合素質;二級指標二十項,知識結構分解為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論、理解專業知識、熟悉專業規程標準、熟悉安全知識與了解規章制度五個指標;職業能力分解為能較好地理解工作、計劃制定較合理、能較好地完成人員組織與協調、操作熟練程度與處理速度快、問題分析準確與解決方案合理、工作結果記錄規范與真實、能全面地完成工作、工作總結全面清晰科學八個指標;職業素質分解為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且無缺勤、工作積極認真且態度端正、團結組員且協作能力強三個指標;綜合素質分解為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文獻查找與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清晰流暢、對自我評價較合理四個指標。學生掌握了這些基本能力,可以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不斷獲取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個人素質。所以,職業能力選取了八個最基本的指標。
(二)劃分等級,確定評價標準。評價等級設計為優秀(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E)五個等級,各個等級之間的評價標準界痕清楚,由高至低順次編排,顯示出等級之間的遞階性。二十項評價指標都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并基本上與企業崗位標準接軌。學生達到相應的要求就可評定相應的等級,操作十分簡便。
(三)設定權重。為每項評價指標設定權重,達到客觀、可比的要求,例如,可以選定某門課程,以企業設置的生產崗位為依據,設計出幾個項目,分別對應若干崗位。每個項目由若干任務組成,每個任務都來源于生產崗位每日的工作,能夠很好地實現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的對接。
由于每個任務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不同,每個任務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考察重點不同,所以每個任務的評價方案不相同,每個末級指標賦予的分值也不完全相同,但一級指標賦予的分值都是100 分。每個任務的評價成績是“知識結構”(15%)、“職業能力”(45%)、“職業素質”(15%)、 “綜合素質”(25%)的加權平均值,學生在每個任務結束后的評價成績是學生小組評價成績(60%)與教師評價成績(40%)的加權平均值。學生在每個項目結束后的階段性評價成績是項目的評價成績(80%)與項目結束后提交作品及答辯成績(20%)的加權平均值。課程結束后的總結性評價成績是項目一階段性評價成績(40%)、項目二階段性評價成績(30%)、期末考試成績(30%)的加權平均值。
(四)評價結果采用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首先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等級和分數評定,然后用評語作補充說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融合了諸多方法的優點。
在成功高職學院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表明,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提高,基本具備組織管理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知識結構全面且合理,職業素質基本養成,綜合素質得到拓展,達到了評價效果,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宏,李征,李東升.關于高職生學習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6).
[2] 楊育宏,王紅艷.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質量“三維一體”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32).
[3] 彭龍慧,曹茂琴.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問題與對策[J]職教通訊.2012,(5).
[4] 時憧宇.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J]中州大學學報,2008,(2).
[5] 陳孟祥,聶軍,楊勇.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6] 楊忠輝.論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因素[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