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可
人的一生是一個“生、稚、壯、老、衰”的“順動”過程,人們普遍不喜歡這個過程過快發生,反倒希望這個過程由“順動”過程變為“逆動”過程,達到返老還童的目的。雖說,這種欲望不可能絕對實現,但相對實現則是有可能的。有了這樣的“逆向”思維,就有人發明了反序健身運動。
反序健身運動是指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動作完全相反的運動,比如,倒走、仰游、倒立、單杠懸垂、爬行、向后立定跳遠、咽唾液、腹式呼吸以及提肛等動作,這些動作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的。反序運動具有強身健體以及一定祛疾的功效,是許多老年人喜歡的新型保健方式。
反序健身運動的益處
人們的日常活動大都是軀體直立、內收、低頭和向前的。這樣,支配這類肌肉活動的神經系統就會長期處于較高的興奮狀態。反之,支配那些俯身、外展、抬頭和向后等肌肉活動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則會處于較低水平。這種神經系統興奮性程度的長期失調,必然會造成局部肌肉和神經中樞的疲勞。研究表明,反序運動能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得到全面調節,從而建立新的平衡。因此,通過爬行等運動,可以有效刺激那些不經常活動的肌肉,使神經系統得到比正常運動更全面的鍛煉。
人倒立時,由于地球引力,人體各關節、各器官所承受的壓力發生了變化,特別是關節間壓力的減弱和消除,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馳,對防止腰背痛、坐骨神經痛和關節炎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倒立時,通過肌肉骨骼系統之間的反射作用,對內臟和神經系統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機能,消除胸腔和腹腔器官充血,改善大腦血液循環、鎮靜神經,從而使視覺、聽覺、記憶、睡眠得到改善。難怪有的運動學家說,倒立5分鐘,勝過睡眠2小時。
人類處在直立狀態時,體內血液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血液的重力和心臟的動力同在一條垂直線上,心臟要推動血液循環,就要克服血液的重力影響。由于重力的影響,血液更多地分配到下肢,而心臟和心臟以上的器官血液供應減少,這樣就容易引起各種機能性疾病。而人在爬行時,可以保持人體各部位承受地心引力一致,使血液循環分配更加均衡。
倒行則可彌補前行的不足,給不常活動的肌肉以刺激,促使血液循環和機體的平衡。對那些醫療技術難以治療的病痛以及患冠心病、高血壓、胃病的人來說,試用倒行的方法,將會獲得良效。
先從簡單動作開始
1.匍匐爬行
在柔軟、平坦的地面上,做肘部貼地成支撐姿勢的匍匐爬行,狀似蝸牛匍匐爬行,爬速宜慢,爬幅宜小,也可用兩掌撐地交替向前跪撐爬行。經常練習爬行可消解氣血凝滯,防治痔瘡、椎間盤脫出等常見脊椎病。
2.倒退步行
倒退步動作先由腳趾著地,后至腳跟,身體重心隨即后移,兩肘微屈向后擺動,仿似斗獸退卻步。步行時,兩眼環視,注意安全。長期堅持這個動作對人的思維敏捷度、機體的靈活性有促進作用,還可以提高動作的節律感和協調功能。
3.交叉側行
在正常行走的同時,學練單足側向交叉的側步橫向行走,模擬螃蟹側向橫行。行走中身體隨時伴著交叉足移換重心,兩手按步伐自如地扭擺,有節律感,使交叉步與平衡覺融為一體。側步行有益于腰三角肌、臀部肌群肌力,提高髖、踝關節靈活性和人體的平衡能力。
【溫馨提示】
1.慎選練習動作
反序運動的練習很多,而人們各自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所以不要盲目練習,最好在專家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用反序運動,做到對癥練習。反序運動是基于人們平時習慣而采取的逆向練習,所以,某些體弱多病的練習者應該慎選練之,如身體特別虛弱無力的、患嚴重高血壓患者,慎練倒立、單杠懸垂等動作。
2.熱身準備充分
因為反序運動都是調動我們平時不太用的神經、關節、肌肉、韌帶等系統,所以,需要進行適當的熱身活動來刺激神經的興奮性,增加肌肉溫度,降低肌肉的粘滯性,提高韌帶活動能力,改善關節的靈活性,從而達到提高練習效果、避免損傷的目的。
3.切記循序漸進
反序運動在動作難度、練習強度和運動量上要求都比較高。所以,在進行反序運動練習時,要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一,在選擇動作方法時,要由簡單到相對復雜。第二,在選擇動作難度時,要由易到難。第三,在選擇練習強度時,要由低到高。第四,在選擇運動量時,要從小到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掌握技術、提高能力、改善神經和運動系統平衡,進而達到保健身體、增進健康的目的。
4.需要持之以恒
因為人的生活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因而,包括精神疲勞、肌肉薄弱等在內的各種問題不是很容易就能緩解和解決的,需要有一個漸變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反復練習來達到目的。具體來說,應該每周練3~5次,并進行持續鍛煉。
5.勿忘整理活動
反序練習具有一定的強度和運動量,練習后如果沒有整理放松,就會導致練習效果的下降,甚至產生新的疲勞和損傷。因此,練習后,應適當采取拍打、按摩、抖動、伸展和晃動等方法,對全身各部位進行整理放松。還可以采取諸如熱水浴等物理放松的手段,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