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蘋
:感謝您接受采訪!我們今天訪談的主題是職前教師。對于他們而言,您認為最大的挑戰和動力是什么?
安東尼:我認為對于職前教師來說,愛孩子是最大的動力之一。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的一些學生去外面實習時總是抱怨,他們并不愛孩子。然后,作為一位“新教師”,我們無法在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教給他們太多的東西,因此他們需要很好地掌握知識并能將這些知識轉換到課堂中去,這是最大的挑戰之一。接下來,他們需要思考的是課堂里的挑戰,例如課堂管理。
:那職前教師怎么去轉化學到的知識呢?
安東尼:轉化需要知識信息,轉化需要知識聯系。如果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學術研討會,有一個很好的專題活動去討論職前教師如何更好地將他們在大學學習的知識和在實習時學到的經驗結合起來,我想會更好。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一樣,他們面臨著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的挑戰,我們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把握、學習課程中的各個部分的關系。現在他們不能很好地把握各個部分的關系,這其實與我們課程體系脫不了干系,因為我們的課程體系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讓職前教師去整合知識和經驗,有一些職前教師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把這些知識和經驗整合起來。
:您對職前教師知識經驗的轉換問題有什么建議嗎?
安東尼:這對于職前教師或許是最大的挑戰。職前教師應該要建立與課堂的真切的聯系,這會影響到他們理論學習和教育實習,以及課堂上如何掌握話語權,如何關注學生課堂行為,等等。一位職前教師只有建立與課堂的真切的聯系,其他的學習才會發生。什么叫作建立真切的聯系?那就是說,你應該成為你自己,而不是變成別人,你要自己去建立與學生的聯系,當然還有課堂上的其他的聯系。
:您剛剛提到了課堂管理。如果課堂紀律很差的話,那么職前教師要怎樣去管理課堂呢?
安東尼:我見過許多中國課堂,紀律確實一般。我們一般會說課堂氛圍如何,而不說課堂管理如何。我們改變措辭是因為語言有時候對觀念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我們不說“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經營管理”,而是說“營造氛圍”“創設環境”。課堂上,你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保持你的話語權,與學生們進行互動;另一方面你要觀察學生的反應,關注學生的行為。如果你在這兩方面都兼顧到的話,那么你就擁有了一個好的課堂。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組織學生,這時你就需要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如果你沒有掌握話語權,沒有開展很好的講解,你就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也就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了,課堂的紀律會越來越糟糕。總結一下,掌握話語權和關注學生行為對于課堂氛圍的創設是至關重要的。
:您能解釋一下話語權的含義嗎?
安東尼:舉個例子吧。如果你在教科學課,那么你就要想辦法點燃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正因為學生們都找到了樂趣,他們也許就不會有不良行為。這就是你掌握了話語權。學生有了更多的樂趣,才會有更多的參與。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你不能完全聽憑于你的計劃,假如有學生沒有按照你的計劃來,你也要積極地思考應對策略,最終將掌握話語權與關注學生行為結合起來。我之所以不說“課堂管理”而說“課堂氛圍”,就是因為“課堂管理”將教師話語權給排除了。
:您能介紹一些有關當前職前教師培養的新理念、新方法嗎?
安東尼:當然可以。我認為我們學校的教師培養項目就體現了新理念。我們現在有一個項目叫作調查研討會,這個項目有4個學期,在第一個學期中,我們會教學生什么是調查,怎樣提出一個好問題以及如何確定自己的選題,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告訴他們一些基本原則。在第二個學期,我們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作出計劃,查找信息。舉個例子,一位職前教師想弄清楚如何在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他開始做關于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文獻綜述,然后在實習課程中,他還可以嘗試一些其他的事情,例如對學生進行調查,對教師進行調查,最后,他才能得出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最佳方案,也就是研究的結果。總結一下,我想說的是讓職前教師成為研究者,借助調查研討會的形式鼓勵他們去研究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實踐和研究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職前教師不能停止在某一步上,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問題,然后去研究,去尋找答案,最后又促進教學實踐。
:您對于職前教師的實習有什么建議呢?例如,這些實習教師都很忙,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安東尼:職前教師確實非常辛苦。我給你打一個比方吧,在這所學校中有5位職前教師,我認為他們需要每周開一次研討會,如果我也在這所學校的話,我會每周將他們集合起來一起研討。因為每位職前教師都有一位不同的“師傅”,而且他們每天面對的教學實踐也不盡相同,因此他們在一起可以討論很多的問題,例如:“哦,我遇到了一個大的挑戰,該怎么辦?”“我想嘗試這種方法,大家看是否可行?”一開始這僅僅是談話交流,我要等待它慢慢變成專業交流,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來說,職前教師在談話中要經歷著三個階段。學者富勒(Fuller)在1970年的時候說過:“職前教師在談話中,第一步是討論自己,第二步是討論學生,第三步才是討論教學實踐。”專業交流不能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分析和思考。因為職前教師可能會面臨新的教學任務、新的挑戰,在這些不確定因素下,他可能會更多地討論自己,因此這三個步驟可能會出現倒退的情況,但是職前教師一定要繼續保持與其他教師的溝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
:您對職前教師的課程設置有什么建議呢?
安東尼: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這又要提到我們的項目了。我想課程設置中一定要有我們之前提到過的調查研究方法,有教育教學方法,有研討會,這個研討會專用于討論好的教學方法。除了這些,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學校經驗”。職前教師不應該把所有的課程都修完了,然后才開始實習,而是學一些課程就去實習一段時間,然后再回到大學校園中去,這樣循環往復的過程才能幫助教師建構好我所說的“學校經驗”。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研究生)
(責任編輯: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