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杰++李夢娟++張惠忠
摘 要:隨著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駛入快速發展軌道。QC公司作為50家新能源汽車概念的上市公司之一,其盈利能力和盈利質量因而得到投資者關注。本文通過對QC公司盈利質量的分析評價,并對QC公司進一步提升盈利質量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盈利質量分析;對策建議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于21世紀初。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不斷富裕,對于汽車消費的需求日益提升,但是常規燃油作為不可再生能源被大量消耗及由此帶來的廢氣排放給資源環境帶來了嚴重后果,因此采用電池、天然氣等非常規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節能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市場上將刮起新的熱潮。2009年開始,在密集扶持政策出臺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駛入快速發展軌道。公司盈利質量分析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新能源汽車概念類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尤其是盈利質量究竟如何、會不會帶來長遠的投資收益等問題,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本文以QC公司為例,對新能源汽車概念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進一步提升該類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的對策建議。
一、上市公司盈利質量分析的相關指標體系
分析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從盈利數量和盈利質量兩個方面的指標進行。盈利能力數量分析指標主要有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等。因為按會計分期假設和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公司賬面利潤,只表現為一種應計現金流量與股東的可能財富,如果賬面利潤不能及時轉化為足夠的實際現金流入量,勢必給公司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倘若公司長時間處于現金短缺狀態,必然會陷入財務困境,沒有質量保證的盈利對公司及其股東而言是禍非福,盈利質量的高低比盈利數量的大小更加重要。因此各分析主體在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時,還必須從公司利潤來源的穩定可靠性、利潤實現的時間分布和利潤的現金支持能力等角度深入分析公司盈利的質量情況。
(一)利潤來源的穩定可靠性分析。在公司利潤的總體構成中,主營業務利潤占比大小是決定公司利潤是否具有穩定與可靠性的基礎??赏ㄟ^分析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和主營業務利潤占營業利潤的比重兩個指標反映出來。一般而言,這兩個比重指標越大,表明公司利潤來源的基礎越穩固,盈利的質量越高。另外,還可以通過比較分析公司往年的盈利指標,得出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大致趨勢,考察盈利的持續性和成長性,從而判斷公司的盈利質量。
(二)利潤實現的時間分布分析。時間價值是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重要因素。同樣數額的利潤,如果實現時間分布不同,其內涵質量是截然有別的。同時在分析利潤實現時間分布的結果時,還應當分析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如果已實現利潤的時間分布是完全隨機或偶然的,說明這種利潤并非真正穩定可靠,因為無法肯定公司未來也能獲得同樣的利潤。衡量利潤實現的時間分布的合理性,可通過分析以下兩個指標:
①利潤實現的期限結構 = 不同時間段實現的利潤額÷相關分析期實現的利潤總額。②利潤期限系數比率=[∑(不同時段利潤額×折現系數或期限系數)]÷分析期利潤總額。分析時,既可以按平均資金成本率或必要投資報酬率為折現率計算出不同時間段的利潤額對期初的折現系數,也可以這樣計算:折現系數=(分析期總月份+1-利潤所在月份)÷分析期總月份。
(三)利潤的現金支持能力?,F金之于公司,猶如血液之于肌體,因此關注現金流量對盈利的支持程度,意義重大。一般可分析以下指標:①銷售營業現金流入比率=營業現金流入量÷銷售收入凈額。這一比率主要用于衡量公司當期銷售收入與營業現金流入量的對稱關系,同時也從一個側面揭示出公司當前是否處于過度經營狀態。該比率越高,表明公司應計現金流入量對實際或有效現金流入量的轉化能力越強,銷售收入的質量越高。②應收賬款收現率 = 應收賬款平均收現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該比率反映公司應收賬款收現管理水平的高低。③營業凈利潤現金比率 = 營業凈現金流量÷營業凈利潤。該比率反映一定時期公司營業活動的結果對利潤的現金保障水平,表明公司實現的營業凈利潤的有效性、質量程度以及整個經營管理運行所處的狀態,如果公司現金不足,有可能導致現金性風險。
另外,上市公司可以用每股凈現金流量與每股收益相比較,反映公司盈利的質量及可支配的現金情況。如果每股收益較高,但每股現金較低,股東就無法期望取得較高的現金股利。還可以通過權益資本現金流量比率(即營業凈現金流量÷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和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即營業凈現金流量÷平均資產總額)等指標考察公司利用資本或總資產創造營業凈現金流量的能力,說明公司盈利的質量。對現金流動能力的分析還可以用于公司償債能力和財務彈性的評價之中。
二、QC公司盈利質量分析
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對能源的節省效果是未來汽車業的一大主題。隨著經濟發展中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我國新能源汽車于2009年開始駛入快速發展軌道。QC公司是擁有自主開發能力、核心制造技術、完備檢測手段的汽車零部件、系統總成的專業生產和銷售企業。作為新能源汽車概念的50家上市公司之一,QC公司在2012年12月和2014年2月連續收購A123公司和菲斯科公司成功介入特斯拉這個新能源汽車概念,已實現了動力電池產業化,成功開發了電動轎車、電動公交車、雙能源電車、電動電力服務車、電動電力工程車等車型,成為A股市場同時具備電池和整車的新能源汽車概念稀缺投資標的,所以QC公司的盈利能力質量值得投資者進一步了解。
從2010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銷售利潤率、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等盈利能力數量指標看,據QC公司報表數據計算,銷售凈利率分別為5.85%、6.42%、4.67%、6.28%和7.95%,資產報酬率分別為4.54%、4.10%、3.14%、4.14%、4.61%,凈資產收益率分別達到6.18%、7.00%、5.08%、7.74%、9.86%,每股收益分別達到0.2元、0.16元、0.10元、0.13元、0.18元,這四個主要盈利能力指標2012年處于低谷,但從2013年開始趨于上升,2014年上半年都基本達到了近幾年來的最高,當前已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這與該公司介入新能源汽車業的程度以及近幾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業的發展軌跡基本同步,也說明新能源汽車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值得看好。
但如上所述,單純的用盈利數量分析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不夠全面的,很多指標存在著人為的因素或其他影響,造成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不能做到準確的決策判斷。所以對一個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不能僅僅依靠盈利數量指標,更應關注公司盈利質量,才能真正把握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面通過相關指標對QC公司的盈利質量展開分析:
(一)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QC公司2010年至2014年上半年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比重分別為:2010年 =
2.76/2.94 = 93.88%;2011年 = 3.04/3.26 = 93.25%;2012年 =
1.95/2.23 = 87.44%;2013年 = 3.05/3.39 = 89.97%;2014年上半年 = 4.25/4.47 = 95.08%。從上述數據看,QC公司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近幾年來都處于較高的水平,說明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占企業總利潤的絕對份額,利潤來源比較穩定可靠,雖然2012年較其他年份有明顯下滑但仍處在一個較優水平,并且2012年之后處于上升趨勢。
(二)銷售營業現金流入比率。為了指標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選取了QC公司2010年上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營業凈現金流量,分別為:2.06億、1.45億、1.24億、3.85億和5.64億。計算出該公司銷售營業現金流入比率如下:2010年上半年=
2.06/41.39=4.98%;2011年上半年=1.45/42.84=3.38%;2012年上半年=1.24/40.94=3.03%;2013年上半年=3.85/47.45=8.11%;
2014年上半年=5.64/49.68=11.35%。2013年上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QC公司銷售營業現金流入比率指標對比過去三年同期上升得十分顯著,表明該公司應計現金流入量對實際現金流入量的轉化能力明顯增強,從而盈利質量得以不斷提高,公司現金流量對營運的支持力不斷上升,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應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有較好的預期。
(三)營業凈利潤現金比率。通過計算比較QC公司的營業凈利潤現金比率(即營業凈現金流量÷營業凈利潤)可以發現,公司該項指標的發展趨勢與上述反映公司盈利質量的二項指標相同,2013年和2014年QC公司的營業凈利潤現金比率的不斷升高說明該公司的營業凈利潤的質量較好,當前公司經營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可以對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抱有信心。
通過對上述2010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QC公司各項盈利數量和質量指標的計算分析可以看出,QC公司盈利狀況的發展基本上呈現前三年有所降低,2012年處于低谷,然后又開始上升,2014年達到最高數值,而且反映盈利的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公司當前的公司盈利狀態體現出趨好的持續性和成長性。這說明該公司介入新能源汽車業的戰略決策得到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的普遍認可,也說明我國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實現保有量達到5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值得看好。
三、進一步提高QC公司盈利質量的對策建議
根據以上對QC公司有關盈利能力尤其是盈利質量相關財務指標數據的分析,雖然公司近年來盈利能力持續上升,但有些指標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如其資產報酬率還達不到制造業的5%-10%的范圍,有待提高。下一階段,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定型,受益概念股之間的競爭必將日益激烈,因此QC公司要繼續提高盈利能力,不但要在超前研發下一代技術和實施生產方式、管理制度、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要始終努力走在本行業的前列,而且需要繼續提高資產營運效率,加強成本控制,減少成本費用支出,在合理防控財務風險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資本來源結構和投資配置結構,建立健全科學的投資決策和風險防范機制,在不斷提高盈利數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現金流量,穩定和提高主營業務的利潤貢獻,努力提高盈利的質量,讓投資者等相關利益者對公司的未來更有信心。
參考文獻:
[1] 渠翠玲.怎樣利用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經濟論壇,2009(10):P105.
[2] 高巍.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中國商界,2009(9):P217.
[3] 張???對上市公司獲利能力及穩定性指標的分析與評價.甘肅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6(1):P43-44.
[4] 余艷春,李春風.企業獲利能力的評價芻議.財會月刊,2005(6):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