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利 彭林林 沈紫云 楊媛媛 楊艷 秦雪 楊安梅 李柯 段瑾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廣場舞正以其嶄新的姿態為人們共筑美好生活發揮著其它藝術形式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成為大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和形式,廣場舞運動給居民生活帶來了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影響。本文就廣場舞文化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進行了初步的討論與剖析。
關鍵詞:廣場舞文化;居民;健身
一、廣場舞文化概述
廣場舞也稱健身舞,街邊舞,是一種集健身與形體舞蹈為一體,配以富有節奏感的音樂,在廣場、院壩等開闊場地開展舞蹈運動的運動方式[1]。 20世紀90年代初,廣場舞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在全國各地扎穩腳跟,使得廣場舞文化得以傳承。廣場舞動作簡單、老少皆宜,因而頗受人們青睞,在短時間內就風靡了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和鄉鎮。
相關調查顯示[2],參與者的年齡主要分布在45到69歲之間;參與者性別不同,選擇的舞種也有所差異,男性偏愛太極類項目,女性則更鐘愛健身操、民族舞、扇子舞等舞種;職業和收入也影響參與群體,收入在800至2500元之間的普通在職和退休人員為主要的參與主體,他們有固定的收入,為緩解工作壓力、豐富業余生活而更多地選擇廣場舞。
二、廣場舞文化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一)對參與主體的影響。廣場舞對參與主體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強身健體,促進保健。廣場舞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鍛煉,它是以一種全新的舞蹈形式讓參與者得到全身心的鍛煉。跳廣場舞能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得到有效鍛煉,加速新陳代謝過程,改善心肺功能。同時還能刺激大腦神經,有助于減緩記憶力衰退。作為一個集體性項目,廣場舞為參與者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友平臺,大家在這里可以認識更多除工作以外的新朋友,更加有利于他們完全的從繁重的工作壓力中解脫出來。加快群眾文化活動的普及,物質文明的發展。廣場舞凝聚了眾多文化與人類智慧的結晶,這不僅可以大大的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文化建設,同時反映出人們的文明程度,以及老百姓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關注意識。
廣場舞對參與主體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運動強度過大,時間過長,容易引發參與者疾病的發生,危害其身體健康。部分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其運動強度,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容易因過度興奮而造成身體傷害。舞者之間的相互競爭攀比,使廣場舞參與者被貼上了好斗、不明事理、自私自利的標簽,造成不良風氣盛行,嚴重阻礙了廣場舞的發展。
(二)對未參與者的影響。廣場舞對未參與者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廣場舞為人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使人們在集體中找到了友誼與歸屬感。未參與者容易被廣場舞氛圍所感染,從而參與其中。優美活潑的舞姿給未參與者帶來視覺享受。
廣場舞對未參與者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噪音擾民。廣場舞的興起和發展給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噪音。影響公共秩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當前的城市廣場舞活動大都在居民小區周邊的空闊場地進行,隨著城市廣場舞的興起和發展,人員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原有的場地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廣場舞愛好者的需要,因此搶占場地問題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建議
(一)對參與者的建議。廣大廣場舞愛好者應充分踐行和諧文明的口號,活動中堅持“每天健身一小時、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從而進一步 強化“我鍛煉、我健康、我幸福、我快樂”的意識,在全社會形成自覺鍛煉、主動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風尚。
在選擇活動場地時,應遵循因地制宜和合理規劃。盡量遠離住宅和學校集中區域,還要做到自覺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進行廣場舞的鍛煉時,應該兼顧他人的正常生活和休息,科學制定跳舞時間。若有音樂伴奏聲響比較大的廣場舞,一般應選擇在每日上午7點之后,晚間9點之前開展。嚴格遵守國家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合理控制音樂分貝。多個團隊在同一場地或同一區域開展活動時,音樂交叉形成干擾時,應友好協商控制音量。
廣場舞活動內容應該嚴格遵守有關部門的相關規定,積極健康向上,不以任何借口組織和參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動。
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強度,文明鍛煉,科學健身。在陶冶情操、豐富生活的同時,擁有寶貴的健康,成為人生的贏家。
(二)對未參與者的建議。一方面,未參與者應該理解和支持廣場舞的發展,并且客觀公正地看待廣場舞;另一方面,應適當提高對廣場舞的關注度及其社會作用的認識。舞者們用他們的舞姿扮靚我們的城市,用他們的節奏緩解了我們的壓力,用他們的精神傳承了我們的文化。對于這樣的一族,我們應該要給與足夠的尊重。攜手共創更加和諧、幸福、美麗的生活。
參考文獻:
[1]高峰. 分析廣場舞帶來群眾文化生活與現狀[J].魅力中國,2013,(22):54-54
[2]代敏. 武漢市主城區中老年人廣場舞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