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妮 江俊起 李桂亭


摘要分析普通昆蟲學實驗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內容及目標。旨在通過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重新編寫教材、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加強標本建設,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學改革,達到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使教學趨于科學、完美,有利于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普通昆蟲學;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S-01;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28-368-03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of General Entomology
DUAN Yani, JIANG Junqi, LI Guiting*
(School of Plant Protectio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Abstract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of General Entomology were analyzed, the reform content and target was put forward, including strengthen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e teachers' practice teaching leve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rewrite the textbook,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the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men; reform test mode. The aim is to establish a teaching system which makes teaching perfect and benefits training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General Entom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1改革背景
1.1新農村建設要求農業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
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農村對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急需大量具有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大量應用型人才既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應用型人才主要是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二次開發的人才。本科應用型人才應具有更寬厚的知識,更強的知識和技術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更高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應具有更快的上手能力,更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其人才的主體規格為:基礎實,知識寬,能力強,素質高,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專業能力。農業院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特征:較強的動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二次創新能力;較強的知識學習與更新能力;較強的溝通、交往能力和寫作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較強的基本技能;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1]。
1.2實驗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
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的知識,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長學生的實際才干,是實施全面科學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與課堂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
1.3傳統的普通昆蟲學實驗教學體系不能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普通昆蟲學實驗是植物保護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的重要課程,也是關系到學生能否真正掌握植保專業知識、學校能否培養合格植保人才的關鍵性課程。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傳統的教學體系已難以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3]。普通昆蟲學實驗教學體系中主要存在問題如下:
1.3.1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水平低下。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水平對教學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目前,實驗課教學常被認為是從屬教學,經費投入相對不足,設備老化,教具損耗嚴重,實驗設施不齊備;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分散,實驗室小而全,重復購置儀器設備,投資分散,資金浪費嚴重;由于缺乏實驗室的開放制度,實驗室開放少,閑置時間較長;這些都影響了實驗教學效果。
1.3.2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教學團隊建設相對薄弱。
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對實驗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高校教師學歷水平不斷提升,一大批高學歷的年輕教師成為教學的主力軍,但這些年輕教師有一些弱點:①職業態度欠佳。一些年輕教師敬業精神不夠,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工作上,故而教學質量不高。②由于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樣化,如單招研究生、工程碩士、工商管理工程碩士等,使得一部分能力并不強的年輕教師高學歷化,而教學水平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③動手能力與實踐經驗不足,目前高校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理論到理論,尤其是多數年輕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沒有經過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實際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強[4]。這些弱點導致年輕教師實踐教學水平有限,實驗教學效果欠佳。
教學團隊是由若干具有互補知識、技能的教師,在教育教學行為上有共同目標和規范,相互協作、溝通所組成的正式群體。大學教師團隊的理念,是基于教師專業化思潮的發展,以及管理團隊協作理論孕育出來的,它既符合教師群體專業化的特點,也體現了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求。通過團隊建設,可以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動教師群體展開組織學習,開發教學資源,達到教學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和相互轉移。構建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但缺乏名師主導、師資隊伍缺乏協作基礎、評價制度科研業績主導、官本位影響等問題直接影響團隊建設及效果[5]。
1.3.3教材老化。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實行教學的基本工具。實驗教學應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與當前新技術相結合,緊跟學科研究的最新動態,盡可能將先進的生產技術、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中[6]。實驗內容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應占有一定比例,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目前采用的主要教材中的內容多為形態觀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滿足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技能的要求。
1.3.4教學手段和方法相對落后。
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對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學科研究的發展,當前的教學手段已不能滿足使學生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方法的需要。普通昆蟲學實驗教學中,目前主要是利用放大鏡、顯微鏡、掛圖、標本、模型及幻燈片等進行課堂教學,實驗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基本仍以灌輸式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狀態。當前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1.3.5標本數量少、質量差。
昆蟲標本是普通昆蟲學實驗教學的主要材料,標本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形態特征的掌握。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標本使用中的耗損,以及未能及時大量補充新的標本,現藏的標本相對數量較少。一些標本由于年代太久,顏色變化,體毛、鱗片脫落。一些幼體標本因長期浸泡褪色,致使許多形態特征不易觀察。一些較稀有種類標本匱乏,實驗教學中無法提供。實驗教學所用昆蟲標本多為針插干制標本,新鮮標本和活體標本相對缺乏。實物標本本身還存在缺陷,如變態過程實物標本無法形象生動的展示。由于標本數量少、質量差,導致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脫節,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1.3.6考核方式單一片面。
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通昆蟲學實驗成績仍以筆試成績為主,輔以到課情況、實驗報告完成情況。筆試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習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但是,對于一門實驗技能和科研水平含量較高的昆蟲學實驗課而言,筆試未必能考核出學生的真實能力。以實驗報告作為評價依據,常常使學生過分注重實驗報告的完成而忽視實驗操作和觀察,達不到實驗教學的目的。當前考核方式相對單一片面,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
2改革內容
2.1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管理
逐步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條件,改善管理機制,建設儀器設備先進、資源共享、開放服務的實驗教學環境。儀器設備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質精良,組合優化,數量充足,滿足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等現代實驗教學的要求,同時加速設備更新,使常規實驗裝配、實驗手段近代化。實驗室環境、安全、環保符合國家規范,設計人性化,具備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條件。加強科學管理,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2.2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針對年輕教師缺乏實踐經驗這一情況,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對所有剛走上講臺的年輕教師進行教師職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訓,使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實踐技能。②為教師提供各種繼續受教育的機會,使他們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③為教師創造條件,定期到有關部門、公司、企業掛職鍛煉,為教師進行科研和社會調查研究提供機會。④聘請知名高校實踐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職教授,定期對教師開設講座,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4]。⑤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與經驗交流活動,以為教師增加互相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學水平。
針對教學團隊建設相對薄弱的問題應加強教學團隊建設。要組建一個高效協作的團隊,可以從團隊目標設計、成員選擇、組織形式內部管理與運行機制形成并動態調整的構建模式來推動教學團隊建設。目標設計以促進教師合作、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為主,以合作關系為基礎選擇團隊成員,去行政化、形成名師主導的組織形式,建立完備的團隊內部管理與運行機制[5]。最終形成一支按照年齡、職稱等合理配置,由學術帶頭人或高水平教授負責,熱愛實驗教學,教育理念先進,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實驗技術,勇于創新的實驗教學隊伍。
2.3重新編寫教材,優化教學內容重新編寫教材,整合形態觀察部分的內容。增設反映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實驗技能的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擬增加昆蟲繪圖和攝影技術、昆蟲學研究常用軟件使用、昆蟲DNA提取技術、昆蟲工藝品制作、昆蟲飼養技術等實驗內容,豐富標本采集、制作及鑒定實驗的內容。詳細講述標本采集、制作及鑒定的方法和昆蟲文獻檢索方法;增加采集的時間,讓學生深刻體味昆蟲世界的神奇與美麗;增加標本制作及鑒定的項目,切實提高動手能力。并將教學內容模塊化、層次化。
2.4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改進教學手段的具體措施為采用多媒體技術、顯微互動技術,網絡技術,實現雙語教學、電化教學、立體化教學,使教學生動有趣。舉辦昆蟲鑒定大賽、昆蟲攝影大賽、邀請相關專家做學術報告、組織學生觀看昆蟲學科教片、參觀標本館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實驗室,進行開放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教師利用節假日和周末,帶領學生外出采集昆蟲標本;在教師輔導下,讓學生自己鑒定昆蟲,觀察昆蟲生物學特性等;選拔部分同學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創新實驗。改進教學方法的具體措施為采取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如:探究式教學、問題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比較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現場教學等,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和參與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5加強標本建設
增加新鮮標本、活體標本數量,使特征易于觀察。增加觀賞昆蟲標本數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電子標本庫,使標本更形象生動,同時彌補實物標本的缺陷,拓展學生視野。具體方法是:建立養蟲室,組織學生中的昆蟲愛好者飼養昆蟲;定期外出采集標本;提高教學實習和生產實習中學生采集和制作標本的質量;一些稀有標本通過交換或購買獲得;通過下載、購買、拍攝、交換等途徑收集有關數字材料,將其歸類整理后建電子標本庫。
2.6改革考核方式
探索能全面反映學生綜合能力的成績評價體系,構造多維評價系統,使考核方式能反映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建立新的試題庫,增加主觀題、論述題的比重。考核內容多樣化,包括考試成績、上課考勤、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實驗操作
3改革目標
通過教學內容的一系列改革,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實驗教學隊伍水平明顯提高;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合理;教學手段和方法更加先進有效、活潑新穎;教學標本的數量大量增加,質量明顯提高;考核系統更具科學性。最終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使教學趨于科學、完美,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瞿志印.高等農業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幾點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9(8):3-5.
[2] 劉明貴.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農業教育,2010(2):6-9.
[3] 李曉明,李世廣.植物保護專業普通昆蟲學實驗課教學模式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0):5455-5456.
[4] 胡杰,黃瓊,蔣遠勝.提升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11(1):30-32.
[5] 石巧君,章喜為.省屬高等院校教學團隊構建模式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1(2):36-40.
[6] 楊鷺生.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5(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