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亞健康”是一種處于心理健康與疾病間的臨界狀態。這種狀態下的人,就像站在懸崖邊上,雖然沒有明確的心理疾病,但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情感障礙、思維紊亂、恐慌、焦慮、自卑以及神經質、冷漠、孤獨、輕率,甚至自殺的念頭,如果沒有及時糾正,極易引發心理和身體疾病。
五種表現要特別注意
記憶力明顯下降。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內記憶力下降明顯,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出現心理問題了。比如,與人交談時腦袋突然像暫停了一樣忘記自己想表達什么,或者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頻繁忘記拿某樣東西。
反應遲鈍。做事情動作遲緩,需要對外界事物作出肢體或語言反應時比較遲鈍,或對最新的一些潮流、新鮮事物提不起興趣,接受能力變差。
情緒抑郁。一直樂觀的自己突然變得悲觀,情緒容易低落,甚至出現抑郁癥狀,對自己長期以來的興趣愛好喪失興趣,不愿意參與其中。
強迫癥狀。很多心理亞健康的人都會出現輕、中程度的強迫癥狀。如總是覺得自己的手很臟,反復多次洗手。外出的時候,明明門已經鎖好了,卻非要反復多次檢查,甚至會重新鎖好幾次。
妒忌心強。適當的妒忌心會鞭策自己,讓自己更努力。但如果對某人的妒忌達到了十分強烈甚至咬牙切齒的程度,甚至想到用一些損人的招數去陷害自己的競爭對手,就是心理亞健康的表現了。
為心理做一次美容
自省。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心理問題,平時可能不明顯,但是在心理亞健康狀態下,問題可能會暴露得更明顯。此時,可以通過自省完成自我內在的提高,不僅能強健內心,還可以避免負面情緒繼續發展。
尋找壓力源。通常情況下,心理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很可能是某個事件的連鎖反應。比如,工作壓力過大可能導致一個人整天處于焦慮和緊張狀態,這時他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記憶能力退化,導致做不好工作,繼而影響自己和同事、領導的關系,抑郁情緒隨之而來,自信喪失,漸漸變得孤僻,不愿社交,失去對很多事情的興趣。而孤僻、抑郁、記憶力衰退又會疊加在一起反過來增加壓力,最終致使心理問題愈演愈烈。因此,尋找壓力源,然后用合適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是緩解心理亞健康的方式之一。
學會放松。有時人的沮喪、抑郁及憤怒情緒會極為強烈,如果處理不當可能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此時不妨離開當時的環境,找一個讓自己覺得舒服的地方先躲避一會兒,然后舒緩地做腹式呼吸,同時盡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看看周圍的事物,聽聽周圍的聲音,想想能讓自己感到溫暖的畫面。稍微冷靜一些時,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或做自己喜歡的運動。等到情緒徹底穩定后,再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定期做個心理體檢。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要對自己的心理狀態做一個評估。例如:是不是開心,為什么,并把自己當時的想法記錄下來,一定要長期堅持。當遇到內心難以解決的困惑時,可以翻看之前的記錄,尋找相似的狀態,看看當時的自己是如何克服的。這也是一種對自己心理軌跡發展的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并及時采取對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心理問題通過自我調節無法解決,應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選自《生命時報》2014年11月4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