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的真實性不是指簡單記敘真人真事,而是指文學的真實。也就是說,它應該是真實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而絕不應該是真實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機。高中生的記敘文如何才能寫出這種“高出生活的真實”呢?
一、內容體現“真”
1.藝術化的真人真事。“真”不等于實錄。考生要學會對原生態的生活進行合理的取舍和藝術的加工。寫作能力一般的考生,對虛構的內容是難以駕馭的,為確保真實性,可以選擇身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來寫.并適當進行藝術加工。在寫作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真人,首先應該是自己熟悉的人,既可以是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親人或朋友,也可以是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陌生人。知人知面才知心,只有選擇熟悉的人來寫,才能寫出個性,給人以真實的印象。其次,應該是有個性特征的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2)真事。首先應該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可以是自己親自做過的、親身經歷過的,也可以是耳聞目睹過的,這些事寫起來必定得心應手。其次應該是具體、生動的事,而不是空洞的事。如優秀作文《第一步》中,寫一家人對“開塘養魚”一事的態度:
晚上,一家人坐在月光下吃晚飯。老爸的頭成45度角傾斜,手捧著個碗,嘴卻不動,傻傻地愣在那兒。“發子,你魂出竅啦!”爺爺放下碗,筷子輕輕地敲了敲老爸.“爸,我在想事呢。”“想啥事,是不是想把咱家那塊靠塘的地扒成個魚塘,是不?你媳婦都告訴我了。”老爸瞪了老媽一眼,怪她嘴上沒個看門的,泄露了組織不成熟的想法,提前向上級作了匯報。
2.情境化的真情實感。“真情實感”判斷的標準在于:符合時代性特征,符合人物個性特征。即特定情境中特定人物必然會產生的外在表現與內心活動,是一種突現“情境”的真實性.并藝術地反映社會現實。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選材與表達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如優秀作文《碰撞》中對杰森被撞后不同的人內心感受的真實刻畫:
“女士,是你撞的我呀!您可得給個答復!”杰森漲紅了臉爭辯。
“得了吧!別想找茬,我可不會管!”胖婦人一挺胸,快步離開,生怕杰森拉住她。
二、手法促成“真”
1.寫事善選“生活場景”。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高考作文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展示你對生活的發現、體驗、思考。高考滿分記敘文的共同特點往往就是能做到生活化、情感化、細節化(文學化)、哲理化。考生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擷取材料,貼近自己的生活,平中見奇,平中見新,平中見深。所以考生要學會將人物放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去描寫。如寫老師,可以將之放在教室、辦公室這樣的生活場景中去描寫,也可以將之放在某次特殊的活動場景中去寫,還可以將之放在非常規的場景(如網吧、大街等)中去寫。
2.倡導藝術虛構。很多人認為中學生寫作就應該寫真的,讓學生虛構,不就是造假嗎?這其實是對虛構的誤解。虛構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解決記敘文空洞無物、考生無物可寫的問題。但“虛構”要遵循一個原則,即以寫實為主,適當虛構,將生活中的一個片段、一個鏡頭、一句對話、瞬間情景,加以想象,擴充成豐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許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可以把它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寫:也許是不同的人經歷的事,可以把它綜合到一個人身上來表現。如此,所記敘的事件會更有典型意義,形象會更豐富,內容會更充實,主題也將更有現實意義。考生在選取一個真實事件為模型時,倘若事件本身簡單,就必須發揮想象,補充一些細節,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使事情具體,曲折,生動。如優秀作文《專注》就充分運用想象,虛寫了兩個偉人的對話,并將其置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通過梵高對理想的執著與專注的故事.表達了主題。
3.善用細節描寫。對景物環境、對動作細節要充分描寫,反復渲染,其目的是讓作文語言走向詩化.走向情緒化,用詩化的情緒化的語言抓住讀者,感染讀者,打動讀者。如果一篇記敘文沒有詩化或情緒化的語言,那這篇文章就是失敗的!如優秀作文《走在異鄉的路上》寫年輕母親懷中安靜熟睡的孩子,抓住孩子可愛之處反復描寫,不斷渲染,為后文年輕的媽媽那深情一吻作鋪墊.使那深情的一吻成了異鄉路上最動人的風景。細節決定成敗,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話了。用心方出華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