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在高考作文中,寫作文體主要分為兩大類:記敘文和議論文。在寫作當中,首先要使文章符合文體要求,這也是高考作文等級評分標準中的重要一項。
一、記敘文的文體要求和特點
記敘文,是以敘述表達方式為主,描寫、抒情、說明和議論表達方式為輔,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它要求通過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達寫作主題。比如寫“我的父親”,考生可以通過描寫一系列的事件來塑造“父親”的形象,表現其寬厚慈愛、吃苦耐勞、樂于助人等性格特點。其中可以有對“父親”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還可以有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可以是通過父親所做的事件來正面表現其性格,也可以是通過他人的評價、議論來側面表現。由此可見,記敘文中對于人物的塑造,有直接描寫、間接描寫;有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有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而這些寫作內容,都是議論文中不會出現的現象。總之,寫作記敘文應側重于對事件、人物的細膩描寫、刻畫,在敘述故事中讓人明白某些道理。
二、議論文的文體要求和特點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換言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議論文是要通過充分的事實,證明某個觀點。比如有關“誠信”話題的議論文。考生首先要在文中明確論點“誠信乃做人之本”;接著用一些論據證明這個觀點。比如:曾子殺豬,商鞅立木取信,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等事例;使用的論證方法,可以是對比論證,也可以是引用論證。考生在論證的時候,論點要鮮明,論據要充分,論證方法要多樣化。在總論點下,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提出分論點。總之,寫作議論文應通過一些事例或名言,充分證明某個觀點。
三、如何符合文體要求
作文之所以會出現文體不清的現象,原因是在記敘文中出現了大段的議論,甚至還出現了論點;在議論文的論據中,出現了對事件具體而細膩的描寫。比如對“超越自我”這個話題的寫作。如果是記敘文,就要通過敘述事件進行感性表達。這個事件是具體的、感性的,事件里有對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有對環境、場景的描寫。比如,“我”學習鋼琴,經歷過很多的磨難、挫折、壓力,一次次超越自我,感受到了鋼琴帶給“我”的成就感。通過“我彈鋼琴”這件事表達“超越自我,走向成功”這一道理。如果是議論文,就需要通過一些論據說明,也許一句話就是一個論據,或者幾個排比句成為幾個論據。比如排比論證:“希格斯若無一步一步地向學術更前方向超越,我想他那物理學王者之冠也不會輕易摘得;莫言若無一步一步地向文學更深層次的挖掘,我想他那諾貝爾文學獎的獎杯也不會輕易獲得;喬布斯若無一步一步地向更高科技化的跨越,我想他那蘋果之父的美譽也不會輕易得到。”通過希格斯、莫言、喬布斯的論據,論證了“超越自我,走向成功”這一道理。
要符合文體要求,關鍵是處理好記敘文中的“議論”,議論文中的“記敘”。記敘文中的“議論”,一般言簡意賅,短小精悍,在整個作品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議論文中的“記敘”,是對事件的簡要概括,切忌出現對整個事件的敘述,甚至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
【例文展示】
王五升遷記
□劉思博
一輛小轎車在環城大道上疾馳著,如同瘋了一樣。看那車牌號,明眼人都知道,是王市長的專車。略顯富態的王市長望一望窗外,皺了皺眉。司機看到市長的表情,明白現在離全市領導干部大會開始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了。司機不禁加大了腳下的油門。加速!超車!加速!遇到紅燈也不打算停下,企圖直接闖過去。
這時,從路口冒出一個年輕的交警來。交警看了看眼前的情況,蹲下來拍照,并打算寫罰單。司機見勢不妙,回頭看了看王市長,王市長閉著眼睛,似乎在養神。司機立刻下車吼道:“長沒長眼啊,你沒看到這個車牌號嗎?”
“對不起,請不要妨礙正常執法!”交警標準地敬了個禮,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這是市政府的車,你知不知道啊?市長著急要開會,你不幫著清理道路也就算了,倒貼起罰單來了,你是嫌命太長了嗎?”司機的嗓音提高了八度,震耳欲聾。
交警依然淡定地答道:“不論是誰的車,違規就要受罰。如果你對我的執法有不滿或有異議,可向我單位領導反映,我是一大隊三中隊的,我叫王五。”
“好!好!好小子,我記住你了!等著扒警服吧!”司機惡狠狠地撂下一句話,便開車離開。車喇叭的聲音在司機的粗暴地施壓下響得更刺耳了。
王市長睜開了眼,若有所思。
……
推開會場的大門,臺下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遲到的王市長。王市長略微欠一欠身子,說:“真是對不起,我的車剛才被攔住了,耽誤一些時間。市區外環路口的年輕交警真是個好小子,把我的車攔下了。這不,遲到了。”
會場上頓時引起一陣騷動,大家交頭接耳地議論紛紛:“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啊,得教訓教訓。”“那可不,市長的車啊,這下可夠他受的了。”……此時,最心慌的莫過于交通局局長了,他不停地抹著頭上冒出的冷汗,直咬牙根。
這時,王市長話鋒一轉:“可咱們現在就缺這種一絲不茍的一線執法人員,只有更多的執法人員像他這樣秉公執法,市區的交通狀況才可以得到改善呀!”臺下立刻起了附和聲,點頭如雞啄米般。市長接著說,“為了樹立典型,我提議破格提拔他。大家意下如何?”王市長威嚴的眼神掃視著會場。交通局局長立刻如得到大赦般,接口道:“市長,一大隊三中隊還缺一個隊長,我提議讓王五同志擔任。”
大會一片寂然,不久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王市長回到家里,開門的正好就是那個小交警。他殷勤地接過市長手中的公文包,遞上拖鞋,等市長坐下后,立刻捧上一杯熱茶。
“沒出什么岔子吧,二叔?”
“放心吧,一切都辦妥了。”
本文通過講述王五升遷的故事,表達了官場腐敗的主題,主要塑造了王市長、司機、交警三個人物形象。王市長,是一位圓滑世故、老謀深算的官員;司機,是一個善于察言觀色、狐假虎威的小人物;交警王五,是一個通過不正當方式升職的小人物。作者在塑造這三個人物時,注意細節描寫,運用語言、神態、動作描寫,展現出三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活靈活現、生動形象、呼之欲出。
此外,作者還很注意營造氛圍,通過會場參會人員的反應變化,展現出官場人員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