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航油
2015年3月21日上午8點20分.海南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搭載156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于10點50分平穩降落在北京國際機場。本次航班使用的是新型能源生物航油.這是我國首次使用生物航油進行載客商業飛行。這個航班使用了由中石化從餐館收集的餐飲廢油轉化而來的生物燃料,標志著我國航空業在節能減排領域進入商業飛行階段,也將對新能源應用和綠色低碳飛行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生物航油低碳環保,能夠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另一方面還有可能進一步改變餐飲廢油的扭曲走向.能夠解決其有可能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顧之憂。
“抗癌女交警”
2015年4月2日上午9點22分.33歲的雅安“抗癌女交警”趙瀟莉因病重搶救無效去世。她當交警15年,一直在基層一線工作。生病后,她一直帶病工作,直到病情惡化不得不住進醫院。
2013年3月,趙瀟莉感覺到自己身體出現異常,“每天都覺得累和疲憊”。還沒來得及去醫院好好檢查.4月20日,雅安發生地震,趙瀟莉帶病到一線工作。當時,她就在雅安通往震中生命通道的人口崗亭處,指揮眾多車輛有序進出災區。就這樣,她帶病工作了一個月。
2013年5月.趙瀟莉被確診為胃腸道惡性間質腫瘤。2013年6月,趙瀟莉做了手術。醫生告訴趙瀟莉的家人,這種病的復發率高,即便做了手術,也會復發。“手術之后,她在家里只休息了1個月左右,就開始閑不住了,鬧著要回去工作。她還是那么犟,又去站馬路了,做一線工作。”
“一元餐”
在江西省瑞金市綿水社區,8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只需一個電話,便有“一元錢”美餐送到家中。送餐的是社區一家餐飲店的老板朱瑞明,他說:“這些老人兒女不在身邊,身體也不好,我希望盡綿薄之力去關心關心他們。”
2010年,朱瑞明在綿水社區開了一家餐飲店。在一次與社區老人的閑聊中.他發現社區里的年輕人多在外刨業或忙于公務.留守在家的老人沒有人照顧.“他們如果生病臥床.吃飯問題都難解決”。為了解決社區老人“吃飯難”的問題.2012年1月,朱瑞明把全社區80歲以上無人照顧的老人列為服務對象,每天免費為他們送瘦肉粥、骨頭湯、炒粉、湯面等。考慮到老人們的牙齒不好,每次為老人煮飯,朱瑞明都交代廚師把飯菜煮得爛一點。由于老人不接受免費餐,朱瑞明便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錢餐費。他說:“生意人不僅要會掙錢,更要有責任感。為老人提供‘一元餐’,能為社會做點事,我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