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先生:
你好!
我是一名中學生,讀過一些你的文章,也認真看過《小時代》電影。僅憑這些,我自然對你還算不上了解.以下也僅僅是我從自身的角度冒昧給你提出的意見。
《小時代》上映后,各方評論鋪天蓋地,大都是批評其充斥拜金主義之類。我看的時候卻沒有站在那么高的角度上,只是覺得,《小時代》描述的是一場華美而不真實、絢爛而略帶憂傷的夢。我總是會想起你寫的那句歌詞:“我們手拉手也成舟,劃過悲傷河流。”就好像夢中通宵達旦開懷暢飲,夢醒后獨立空樓的那種孤寂的感覺。
我猜,這也許正是你功成名就后的心態:曾經一起進行馬拉松長跑的伙伴一個一個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相繼離開了你。最后你發現攀登上絕頂的只有自己,或許你是有點落寞的吧。你曾經不無感傷地說:“插上紅旗的人,永遠只有那么幾個。”
雜志《島》刊登過你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件事:你花了二十萬買了輛車送給爸爸,你爸爸很開心,對著鏡頭羞澀地笑了一下。那張照片卻被記者命名為“暴發戶的可笑嘴臉”。你說你買光了家附近所有的報紙,怕被爸爸發現。我知道你當時一定非常的難過,一定很委屈,想為自己的爸爸鳴不平,也一定怨恨過那位記者。我還知道,你打拼過程中此類的“陣痛”還有不少,你一路上受到過的冷眼旁觀和嘲笑幾乎數不清。但是有什么辦法呢?你只能選擇將這些委屈全部吞咽下去,你也確實全都吞咽下去了。
所以我想,或許正是你在上海這個成王敗寇的城市打拼得鮮血淋漓的經歷,讓你變得自負,變得功利,盡管你自言極度厭惡功利。你說你最愛的詩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采訪中,你也多次說出“那些詆毀過我的人,就是我的動力”“我進影壇一定會像當時我進文壇一樣,震死他們”之類的話語。可以說你發奮工作有一部分目的便是為了讓自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為了讓自己登上頂峰,讓那些昔日嘲笑你的人不敢再輕視你。確實,沒有這樣的功利心成就不了今天的你,但這樣的功利心就全然是好的嗎?如今的你開心嗎?我認為,不開心的人生不是成功的人生。
當然.你的功利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你的功利源于這個時代的功利:因為我們周圍的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用金錢去衡量一個人的成敗,因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心太過浮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刮起滿城風沙,一個人功成名就就能引起萬人品評。
但是,你反思過嗎?盡管這個社會浮躁,但你要不要浮躁仍是你個人的選擇。你永遠無法將自己的心態,將自己的行徑,歸咎于你周圍的環境。你與其去怨恨輕視嘲笑你的人,不如選擇去感激他們,感激他們給了你前行的動力。這樣,或許你的心會安靜下來,會豁然開朗許多。
我在文章開頭已指出.我并不自認為了解你,我只是想給你講講我的看法。但是我想,憑你的才華,若是真能沉下心來,寫出能經歷住時間洗刷的好作品,豈不更好?
你的讀者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