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中,選材要切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獨具慧眼,以新制勝。避俗取新精選材,應遵循以下原則:選材要著眼當代,緊貼現實生活,堅持只選新的,不選舊的:只選親身經歷的,不選道聽途說的:只選小材料,不選大材料:只選深刻的,不選淺薄的:只選具體的,不選空洞的:只選有趣的,不選平淡的:只選罕見的,不選常見的。
具體說來,要想使選材用材凸顯中心,并且充實、典型、真實、新穎,有以下幾種做法:
1.把熟知的材料選出來。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身經歷的,親耳所聞的,真切感悟的事情,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實動人的。只有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對于自己不熟悉的材料,選用時很容易出現表達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選用。
2.把獨特的材料篩出來。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成長歷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每個人都會有獨特的材料可寫。保證選材的獨特性,有一個很簡單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將你看到題目后最先想到的兩個材料拋棄不用(因為這些材料也是別人容易想到的).使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3.把時代的影子照下來。社會在發展,生活在改變,新事物、新話題層出不窮,選材只有與時俱進,作文才能具有時代感。考生平時要關注社會熱點,關心時事新聞,這樣,才能為文章引入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
4.把陳舊的材料改過來。對于舊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應該完全照搬,而是要經過技術化處理,做到常用常新。具體來說,可以進行延伸拓展,沿著原有的故事情節,繼續設想后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可以逆向解讀,撇開一般性的認識觀點,從與之相反的角度去審視舊材料:可以轉換視角,從敘述主體、切入角度上創新等等。
5.把精華的部分亮出來。材料的精華部分,主要是指與主旨緊密勾連的那部分,指具有較強感染力的那部分。對于這些地方,寫作時要濃墨重彩,細致描繪;要放在開頭、結尾等重要和醒目的地方。
但有了好的材料,還不等于就有了好的文章。考生還需要對所選材料進行加工提煉。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也是一個提升作文品格的過程。
那么,如何才能寫成一篇高品質的文章呢?筆者以一首七絕來概括:
與時俱進譜新文,撫今追昔底蘊深。移花接木巧嫁接,挖掘自我風流競。
“與時俱進譜新文”,“時”指新時的內容,新時的技巧,甚至新時的語言。如一篇題為《難題》的作文中,對《金剛經》里“金”“剛”二字的重新解讀,便讀出了“大智慧”。立意高深,讀來令人受益匪淺。
佛說:“無欲則剛”,《金剛經》里的“金”“剛”二字便是印證了這個道理的。人說,“金剛”是佛祖手中的法器,無堅不摧、無往不利、所向披靡。其實,佛本是無形無影而存于大道之中者,何來堅利之物?所以,“金剛”乃是“大智慧”,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最堅韌、最鋒利的神物,正所謂:“大道無形”“大隱隱于市”者。而擁有大智慧的前提,則是無欲,無欲便無求,無求則能冷眼看盡花開花落、世間萬物,超乎時空之限,跳出世俗輪回,擁有大智慧。佛也曾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空即事物的本質。現象與本質在大智慧下被統一、被消解,難題不再成為難題,最簡單的便是最難的,最難的也是最簡單的。
“撫今追昔底蘊深”。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是生動的教科書,它啟人心智,引入思考。考生可以“撫今追昔”,向縱深處開掘,以史為鑒,談古論今,將古代事實正反并用.從而顯示自己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文化積淀,使文章富有理性色彩。如《綠色生活》中的片段:
我不知道契訶夫臨終之前寫下的那篇不朽的《櫻桃園》是想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女主人為何不愿將櫻桃園改成別墅群賣掉。
大江健三郎說:“契訶夫的時代并沒有過去!”是的,契訶夫的“櫻桃園”,氤氳的霧氣總是彌漫著早晨的清香,這也是女主人對綠色生活的向往。在綠色的懷抱里棲居,詩意地生活,現代人的字典里沒有這個概念!
現代文明的馬達聲轟鳴著駛向每一個“櫻桃園”。城市的一角,電鋸的牙齒啃噬了一棵樹的骨頭,紛飛的白色“鮮血”旁有一張張陰笑的嘴……于是,現代人的生活少了一種生命中最原始的色彩,到處是亮花花的白色石灰墻,到處是衣著鮮亮的紅男綠女,到處是煩雜的炫目燈光。這里沒有綠色的生活。
“移花接木巧嫁接”。將“移花接木”的技巧用到寫作中能拓寬思路。考生可以圍繞某個話題,或以故事傳說為“由頭”,或者以文學形象以及文學化了的歷史人物為主體材料.虛構情節和情境,在立意和構思上力圖創新,使它貼近現代生活,反映現實要求,注入現代生活氣息。這種方法在舊故事里融人了新思想,是一種巧妙的借鑒,不是抄襲,而是一種刨新。比如《悟空不是當官的料》一文中的片段:
你多次沖撞領導,唐惜說不是妖怪,八戒也跟著說是好人.而你卻較著勁說是妖怪。領導不是神仙,一時犯錯誤也是有的,可你不能讓領導下不了臺,到底領導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而八戒對師傅唯命是從,俯首帖耳,有意見頂多背后嘀咕兩句,組織紀律性比你強得多。
猴子屁股坐不住,開會你肯定不行。如果推選你當了領導,文山會海你應付得了?八戒懶一點是事實,但這也正說明人家“坐功”好,能穩住,開三天的會也撐得住。
作者巧借《西游記》中的人物,移花接木,新編與現實密切相關的故事。悟空本是本領高強的正義者形象.但卻在競聘中輸給了貪吃貪色又貪財的八戒。作者盡展自己獨特的創新能力,不僅把故事編得“合情合理”,還借此反映了當前社會的一些弊病。有文采,有思想,令人叫絕。
“挖掘自我風流競”。這要求考生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最獨特的,富有個性的素材。
比如說.不少同學對體育運動很感興趣,談到某個球員、某場比賽,便如數家珍,口若懸河。但寫起作文來,卻無從下筆。其實,只要稍微動動腦筋,妙手剪裁一下.幾乎每一篇作文都能跟體育聯系起來。比如面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個文題,可以探討體育的價值所在,它既是運動美的展示,也是道德美的表現,既有戰勝對手的欣喜,也有挑戰自我的美妙,既有更高更遠更強的追求,也有重在參與的激情,既有完美的成功,也有殘缺的美麗。面對“誠信”這個文題,可以結合奧林匹克精神批判“興奮劑”事件和“黑哨”事件展開論述:面對“心靈的選擇”這個文題,可以寫一位運動員或熱愛體育的人在人生轉折關口的重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