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本文意在結合具體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案例,探討如何追求課堂教學的線索,以展現課堂教學的凝練之美。
關鍵詞
思想品德 教學案例 教學線索 凝練之美
在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同樣的教學內容,有的課堂讓聽者覺得教學目標混亂,教學內容蕪雜,教學推進模糊,學生無所適從;有的課堂則讓聽者覺得教學目標清晰,教學內容澄明,課堂結構流暢,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態從容舒緩,展現出一份凝練之美。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很多,但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建立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思維,是否建立了課堂教學的線索。清代文學家劉熙載曾說:“惟能線索在手,則錯綜變化,惟吾所施。”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案例,探討如何追尋課堂教學的線索。
教學內容:八年級思想品德《學會承諾》。“學會承諾”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難點,通過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學會承諾的要求,更需要增強學生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誠實守信的態度和守信為榮的道德觀念。以下是兩位教師的授課實況。
授課一:
導入新課:組織團員學生重溫入團宣誓詞,明確這是團員曾經做出的承諾;組織學生思考自己已經做出的承諾有哪些,怎么去對待自己曾經做出的承諾;導入課題“學會承諾”,明確身邊處處有承諾,我們要學會承諾,踐行承諾。
講解新課:教師講述電影《大兵小將》的主角成龍身陷北川中學詐捐門事件。
討論:1.成龍捐款的承諾遲遲不兌現,給北川中學及自己帶來了什么影響?
2.成龍身陷詐捐門的原因有哪些?
3.身陷詐捐門后,成龍該怎么辦?
圍繞該事件,教師通過討論、點撥、碰撞,讓學生總結做出承諾前、做出承諾時、做出承諾后的注意點;歸納出學會承諾的方法;探究并形成有關承諾的“人生寶典”并完成“我的承諾”。
授課二: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觀看小品《有事您說話》片段,導入新課主題“學會承諾”。
1.走近承諾。教師現身說法,與學生分享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做出的承諾;推己及彼,讓學生表述作為一名學生應有的承諾,并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教學主題的認識。
2.學會承諾。圍繞小品片段,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做出承諾時應考慮的因素;思考承諾后該如何對待承諾,在承諾無法兌現時又該怎么辦。
3.踐行承諾。回顧已學過的知識,讓學生思考如何踐行承諾,做到言行一致,信守諾言。
課堂總結:師生圍繞“身邊處處有承諾,我們要學會承諾,踐行承諾”,提煉關于承諾的宣言,在朗讀感悟中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可以感受到,兩位教師都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潛心研讀,圍繞教學重點和學情,創設了不同的教學情境,積極地引導學生,實現了與教材的對話,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深刻的感悟。教學過程流暢自然,讓我們感受到清晰的課堂教學線索。教學線索是教師遵循教學規律,圍繞教學目標,為達到教與學的雙向目標設計的貫穿教學過程的脈絡。通過建立教學線索,教與學中的思考不再是一個個點,而是一條清晰的線,從而讓課堂教學線條簡潔、板塊清晰、步驟明朗,不愁不能“惟吾所施”!那么,教學線索又在何處呢?
1.以教學案例為線索,讓課堂熠熠生輝。
上文中的《學會承諾》,教材中提供了三則教學案例,各有側重,很好地豐富了教學內容,詮釋了教學的重點,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課程資源。但簡單地依托這三則案例組織教學,往往展現給學生的是孤立的零碎的知識,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教學應該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調整或補充教材內容,使教學更貼近學生、更有序。教師一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引用生活中的事例——“成龍詐捐門”,通過展示教學案例,引導學生走入教學情境;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去研討、去感悟;通過點評案例,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教學案例貫穿課堂,形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線索,讓整節課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2.以學科知識點為線索,讓課堂一氣貫之。
思想品德教材蘊藏著豐富的內涵,體現了科學的哲理,其中的學科知識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但教材編排時,往往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不很明顯,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把知識串成線、結成網,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教學中藝術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學會承諾》一課的知識點是“承諾”,教師二整編了教學環節,以“走近承諾”“學會承諾”“踐行承諾”三個環節,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的組合,建立一個有序的明晰的邏輯系統來設計、實施教學,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成功地實現了教學目標。該教師以知識點為線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設計了一種階梯型的教學過程,形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線索。有了它,如何導入新課,如何展示教學重點難點,如何有效拓展,如何合作探究,教師胸有成竹,學生融會貫通,師生共鳴,教學相長。
建立教學線索,使課堂變得更為簡潔、清晰、流暢、豐富、深刻,進而達到優質和高效。如何才能找到并利用好這些線索呢?
1.感受生活,積累素材。
依托教學案例尋找教學線索組織教學,要求教師除了用好課本上的典型素材外,更要主動走出課堂,關注社會生活,選取有價值、有意義的人、事、物,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改造、加工,把豐富的生活素材整理成教學資源,系統地展現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實效。
2.沉潛教材,涵泳玩索。
依托學科知識點尋找教學線索組織教學,要求教師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篩選、重組和創造,從中提煉出教學線索,表現出一種高屋建瓴的教學設計,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追尋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的線索,讓學科教學于單純之中表現出豐滿,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細膩,展示教學的藝術之美,體現教學的凝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