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這是值得我用一生來思考的三個問題。如果說人有宿命,那么,從踏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我與教師這份職業的不解之緣。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怎么才能收獲自己人生道路上成功的鮮花呢?其實,成功沒有捷徑,在三尺講臺之上,我明白,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愛是最偉大的力量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王國維筆下古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必須經歷的第一層境界。2004年稚氣未脫的我,來到了陶行知創辦的南京曉莊學院,在這里我得到了一次全新的人生洗禮,我被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深深折服,被他“愛滿天下”的情懷深深感染,被他對祖國教育事業的熱愛深深打動。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陶行知精神。
懷著對偶像的崇拜,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我在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廣泛地閱讀來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年少輕狂的我學習錢鐘書“橫掃清華圖書館”的氣概,在曉莊圖書館的書海里遨游。廣泛閱讀,在提升我眼界的同時,也讓我對教師這份職業愛得更加堅定。
2008年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我的心里裝著每一位學生,對一些情況特殊的學生則是傾注了更多的關愛,用愛心巧妙化解了學生間的糾紛。我用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們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用自己的行動來鼓勵學生們多讀多寫。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較全面的提高,學生們也經常有作品獲獎或發表。
出于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我對工作一直抱著極大的熱情。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我白天認真向前輩學習經驗,晚上認真備課,空閑時間在網絡上學習名師們精彩的講課視頻,不斷反思,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保持不斷進步的趨勢。
把簡單的事情反復做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边@是古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的第二層境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工作以來我不好高騖遠,認真做好每天的工作,每一節課都堅持先獨立思考再備課。經常為了備好一節課,去翻閱大量的資料,曾經為了備好《木蘭詩》一課,我認真研讀了近30年所有相關論文,并寫了近萬字的思考總結,終于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優秀的教師之所以能取得較高的成就,大都跟他們廣泛地閱讀是分不開的。有人說,優秀是種習慣。工作以來我嚴格要求自己,每天讀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滴可以石穿,大量的閱讀既是增強自信,也是提高自身水平有力的保證。為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帶頭堅持每天閱讀,并不斷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通過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都愛上了讀書,并且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
教育學生我同樣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反復做,每天語文課前都有學生輪流到講臺演講,學生每個星期都有固定的練字日、閱讀日、修改作文日以及摘抄讀書筆記日等。“教是為了不教”,教育的最理想境界就是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在培養學生習慣方面也主要培養他們能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好的精神。學生每次作文,我都能做到批改三次,評講三次,讓學生在反復修改過程當中獲得寫作水平的提高。經常召開讀書交流會,鼓勵學生把經典的書反復讀,讓他們把反復讀書過程中的收獲與同學們一起交流。語文教學應追求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我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注重指導他們如何整理課堂筆記。
教學水平的提高絕非一日之功。參加工作以來我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每次提升自己的機會。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我就接受了教兩個班語文還帶一個班班主任的重任,在努力鉆研教學之余,為了能把班帶好,我跟孩子們一起學習廣播操,學跳校園集體舞,當其他同事在休息時,我還在向音樂老師請教校園集體舞的動作是否到位。我的堅持與努力終于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也贏得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在工作的第二年我獲得了開設了區公開課的機會。
風雨過后才能見到彩虹
只有付出才有回報,每天閱讀,勤奮工作已成為一種習慣。2011年姜堰區教育局鼓勵中小學教師攻讀教育碩士,我積極參加,因為長期閱讀的積累,讓我在懷孕的情況下也能順利過關。其后的三年時間里,更是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在2014年12月順利拿到了教育碩士學位。
2014年還意外地獲得了泰州市初中語文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的好成績。當時正忙于準備畢業論文,接到學校參賽通知后,帶著重在參與的心理去參賽,沒想到居然能一路過關斬將,以姜堰區第一名的成績參加泰州市決賽,并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其實走完整個比賽流程,我自己心里很清楚,這一切都不是僥幸,大賽分數最大的兩塊,是翻譯文言文和寫一篇賞析古詩的論文。而對于先秦經典典籍我雖不敢說精通,也至少全部認真翻過不止一遍,《唐詩三百首》更是我不可缺少的床頭讀物。
2015年我以嘗試的心態,最終成為姜堰區作協中的一員,成功加入中國導讀導寫研究會并成為研究員。2015年5月獲姜堰區教育局“‘一三一’教學模式優秀傳人”表彰。目前發表、獲獎的論文已經達到了10多篇。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是古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的第三層境界。成功有一個定律,前面百分之八十是付出,后面百分之二十才是收獲。我知道對于現在的我而言,還遠遠沒有達到“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我的付出可能連百分之五十都還沒達到,但我可以以此作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讓我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斷提升自己。只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必然能夠看到最后絢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