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的女兒。還沒有遠離父母的時候,家里有一小塊地是我的“責任田”,我在那塊狹長的七厘田里耕耘勞作,積累了不少心得——播種時滿懷希望的喜悅,間苗時難以抉擇的不舍,施肥時巴望莊稼長得快一點的期盼,收割時難以抑制的快樂,這些都在我心田里沉淀。如今,我在工作中遇見的一些事情,還常常能與種地的經歷聯系起來,有些心得還真能給我啟迪。
一、不同品種的莊稼需要不同的照料,教育亦如此
不同的莊稼種植、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不一樣的講究:有的土地要深翻,有的需打壟;有的莊稼要栽在壟溝里,有的要種在田壟上;有的需要種得密,有的需要種得疏;有的耐旱,有的喜濕……教育形形色色的學生也是這樣:有的孩子膽小,需要不斷鼓勵;有的孩子過于自信,需要不斷鞭策;有的孩子家境富裕,條件優越,需要讓他懂得關心別人;有的孩子家境貧寒,并因此而自卑,需要不斷激勵他戰勝自我;有的孩子對自己要求過高,壓力太大,要不斷幫他減壓;有的孩子得過且過,過于放松,要適度對他施加壓力……
比如我有一個學生,父母從蘇北農村來到省城,從擺小攤賣西瓜到開包子店,辛勤勞動維持生計。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男孩子越來越覺得父母的職業不體面,從而影響到了他對自己的定位。從原來的淡定從容、自信樂觀變得越來越消沉、越來越敏感。觀察到他的細微變化,作為班主任的我趕緊行動起來,找他談心,告訴他,在他身上有許多富裕家庭的孩子缺少的品質,比如堅毅,比如嚴謹,比如細致,這些都是他從父母那兒繼承來的優良品質,常常讓老師感動。我還經常轉發一些出身卑微的名人事例和一些勵志的文章供他閱讀,讓他明白很多優秀人物的出身都很平凡,但正是因為有了堅忍不拔的意志,才創造出不平凡的人生。同時,我注意在班級里倡導自立自強、不攀比、不炫富的價值觀,讓孩子們懂得只要是勤勞致富,都是光彩的。如今,小男孩已然成長為一個陽光少年,我相信他一定會有燦爛的未來。
二、長期使用有機肥料,田地才能可持續發展;語文教學亦如此
有這樣一種說法:“有的孩子到了中學就沒有后勁了。”剛工作時,我還聽前輩講過,某某小學的孩子都是靠“化肥”催出來的。聯想到從前種地要在播種前下很多基肥,在壟溝里深埋下人畜糞或是綠肥,這樣土壤才會一直保持它的肥力,年年都有好收成。
相應的,我一直堅持在語文教學的第一線,長年累月地教學生聽說讀寫,常常在琢磨怎樣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并把這種興趣保持下去。我認為,大量閱讀就是在給學生的語文學習下足基肥。我的恩師——著名閱讀推廣人徐冬梅教授倡導親近母語,我深受她的影響,一直篤信并奉行她的主張: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每年假期,我總愛引導學生讀幾本經典,不僅讀,而且要精讀、細細地品讀。我用微信語音匯報的方式,每隔幾天,讓孩子們向我匯報一次閱讀的進展和心得,我則及時中肯地點評,并熱情地鼓勵他們。孩子們由于能不斷得到老師的肯定與幫助,讀得越來越有興趣,也越來越有長進。有一位家長說:“謝謝老師的表揚與監督。老師放假仍堅持工作,點贊!”我說:“老師本就該如此。試想,如果農民兩個月不侍弄莊稼,那田地不就荒蕪了?”唯有堅持不懈地施以“有機肥料”,學生心底那顆愛閱讀的種子才能扎下深深的根。
三、及時發現病蟲害,采取有效措施,莊稼才能茁壯成長;孩子的成長亦如此
小麥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需要種植者不斷地根據農時進行田間管理,需要除草、施肥,各個生長階段會遭遇不同的病蟲害,還得及時防治。記得我種小麥的時候,有一天傍晚發現麥地有一小片黃色,心里想著明早來治。等到第二天,卻看到原本綠油油的麥苗黃了一大片,盡管后來用了藥,但是長勢卻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心里那個后悔呀!要是前一天晚上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就不會遭受這么大的損失。
我們的學生從懵懂無知的孩童逐漸成長到意氣風發的少年,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作為一個引領他們成長的教師,就得像一位勤勤懇懇的農夫在田頭照管禾苗一樣,細致入微地關注他們的動向,觀察他們的變化。記得有一個男孩,有一天在課堂上蔫蔫的,我問他身體有沒有不舒服,他說沒有。可接下來的幾天里,他總是萎靡不振,精神恍惚。我打電話跟家長聯系,得知家中并沒有什么特殊狀況。于是,我立刻猜到這定然是對什么東西上癮了。經過觀察、詢問,我了解到這孩子迷戀上了《哈利·波特》,每天晚上該就寢的時候卻偷偷看書,而且常常忘了時間,看到很晚,甚至第二天上課時,他心里還在想著《哈利·波特》。知道了病因,就好辦了。我跟他分析:喜歡《哈利·波特》并沒有錯,錯就錯在太過于迷戀了。合理地利用時間,處理好學習與課外閱讀的關系,這樣兩不誤,才是聰明的孩子該有的狀態。由于發現及時,而且從根本上肯定了他看書是沒錯的,只是時間要把控好,這孩子愉快地接受了我和家長的建議。后來,我還在班級中組織了《哈里·波特》的讀書討論會,讓愛看這部作品的孩子從地下轉到地上,光明正大地讀書,并讓他們給電影片段配音,表演其中的精彩橋段,研討人物形象……由于發現及時,救治得當,使沉迷課外書耽誤學業這件壞事變為好事,而且“苗兒”不但沒有倒伏,反而成長得更茁壯了。
我一直不喜歡“教師是辛勤的園丁”這個譬喻,因為園丁更多的是修剪、整枝,更注重的是花木外在的美觀。我特別想做一位富有詩意的農夫,在教育這塊麥田里做一個守望者、一個耕耘者,以靜待花開的耐心,聆聽麥子拔節的聲音,滿懷喜悅地走下去。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十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