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課間到班級巡視,看見和同學們有說有笑的小A時,記憶的潮水便又向那件往事傾瀉而去。
上學期開學伊始,剛接手現在這群孩子,我對他們的認識幾乎為“零”,而他們對我這個班主任也不甚了解。就在我們彼此增進了解時,第二周周一的早晨,我發現一個叫小A的學生沒有來。“怎么回事?他生病了?還是路上遇到特殊情況了?”我在心里嘀咕著。問問班里的學生,沒有人知道他的情況。于是,我迅速撥通了小A家的電話。
接電話的是小A的奶奶。我問她小A沒到校的原因,她生氣而焦急地說:“我也不知道他跑哪兒去了。星期六早晨他從家里走后,就一直沒回來。我還以為今天他能到學校去呢。”“那您就沒找一找?”我緊接著問。“找了,但沒找著。我和他爺爺都快被氣死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有的時候甚至一星期都不見他的人影。說也沒用,打也沒用,唉!”我立即意識到:我要找這個學生好好地談一談。我告訴小A的奶奶,一有小A的消息就立刻告訴我,同時,我也發動其他學生幫忙尋找。
兩天后的一個中午,小A的奶奶到學校找我,說在一家網吧找到了小A,還說他的爺爺正在看著他,怕他再跑了。當我們到達網吧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小A光著上身,手被一條腰帶捆綁著,而腰帶的另一頭則死死地攥在他爺爺手里。小A聲嘶力竭地掙扎著:“叫老師來也沒用!我不上學了!誰也管不著!”看著他那雙滿含憤恨的紅腫的雙眼,我突然心疼起這個幾乎和我一般高的男孩,趕忙要求他爺爺將腰帶松開。小A的爺爺猶豫了。見老人家不放心,我轉過身對小A說:“和老師好好談一談,行嗎?”也許是被我真誠的話語和目光打動了吧,他居然點了點頭。
我給他解下了腰帶,并勸其爺爺奶奶暫時回避一下,隨后,我們就在一個僻靜的地方坐了下來。我先用拉家常的口吻和他聊天。一開始,他的態度很冷淡,但隨著我的引導,他的話匣子逐漸打開了:從爺爺奶奶對自己粗暴的管教到父親常年在外對自己不聞不問,從幼時母親狠心離婚而去到迷戀網絡不愿回家的緣由……說到傷心處,他不免落下淚來。我耐心地聆聽著他講述的一樁樁痛苦的往事,深深地體會到,因為缺乏愛,他的內心已經被壓抑得太久太久了。最后,我告訴他,我愿意做他最好的朋友,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只要他遇到了困難,隨時可以來找我。他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并且答應我第二天一定準時到校上課。
回校的路上,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為這個從小就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深感不幸的同時,我又覺得孩子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幾句溫暖的問候,一聲真誠的夸贊,一個鼓勵的眼神,甚至只是靜靜地傾聽他們的訴說就足夠了。我也不由得重新審視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嚴師出高徒”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愛的教育永遠不會是成功的教育。當我們面對那些心靈脆弱或是心靈有創傷、有陰影的孩子時,我們應當加倍小心地呵護他們,而這種呵護,就是愛。
讓我們共同播撒愛心,讓那些因為缺乏愛而干涸的心靈得到滋潤,讓那些孩子也能夠健康地成長于天地間。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新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