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許多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需要學習者具有較為豐富的生活經歷。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時,普遍都很感興趣,教師應結合初中學生思維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保持住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 物理 思維 教學效率
初中學生,特別是剛剛開始學習中學物理的初中學生,思維水平雖然已基本達到形式運算階段,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由于他們還未進行系統的物理思維訓練,其物理知識、經驗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其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還比較差。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視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改進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必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過好基礎關。結合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筆者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了一些探索。
一、生活走向物理
初中生的思維特點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年齡、經驗決定他們獲得的物理知識大部分要通過對具體、形象事物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礎上完成抽象,才能形成概念。因此,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出發,從他們已經或者容易了解其活動規律的事物出發,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直觀性原則,借助掛圖、形象的語言、教科書的插圖、探究性的實驗等讓學生獲得大量的直觀感知,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學生上升到理性認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八年級教材上就有大量的探究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加以應用。
例如,在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內容時,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是人推車那樣沿著力的方向運動著的物體所受到的作用力,而對那些缺少直觀形象的知識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如車也在拉人這一作用。筆者在上課時讓學生通過手拍桌子和用手指壓鉛筆等實例,讓學生自己感受力的作用,通過組織學生認真做實驗、認真觀察物理現象,生動地感受物理概念,可以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這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再通過分析推理,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就使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有機地結合起來。
再如利用有趣的實驗,引出“杠桿”的概念。開始,先將一只釘子釘入木板內,找一個力氣大的學生試著用手拔,學生拔不動。接著,給學生羊角錘、硬棒、細繩、方木塊等,讓他們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把釘子拔出來?
學生踴躍發言,許多學生按圖1所示的方法拔起釘子,也有少數學生想出按圖2、圖3所示方法將釘子拔起,上述所有方法說明上述裝置能起到省力的作用,教師然后再提問:利用羊角錘、硬棒拔釘子的過程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回答:在力的作用下都能繞一點轉動。在此基礎上,就很自然地引出“杠桿”的概念。
二、尊重個性,積極引導
初中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顯的發展,他們不隨便輕信教師或書本上的結論。教師要特別珍惜學生的這種可貴品質,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進行課堂練習時,可以將學生對于某一練習的各種解法公布于眾,即使寫錯了,也不要諷刺、挖苦,要充分肯定他們獨立思考、敢于思考的成績,要善意地指出他們的錯誤和缺點。但是初中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判斷性是不成熟的,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發展他們的獨立性,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他們逐漸克服獨立思考中存在的不足,使他們學會從本質上去分析問題。
如在九年級電學歐姆定律I=U/R剛學過,講解它的變形公式R=U/I時,許多學生一看到這個公式就會誤認為,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也有一種成正比和反比的關系,筆者就指導學生聯系前面剛剛所講的決定電阻大小的幾個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通過這一知識點的講解再加上例題,逐步引導學生明白R=U/I只是作為計算電阻大小的一種方法,聯系密度公式ρ=m/V,說明: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電壓和電流無關。
三、實施開放性和生活化教學
新課標強調物理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必然要求教師要創造一切條件,體現物理學科“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特點。
在物理教學中,除課本知識外,筆者對實用性的知識教學十分重視,力求學不在多,而在于有用。
例如,在教八年級物理“長度的測量”這一知識點時,如果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課堂中,那只是照本宣科,結果學生也能完成對單位如千米的認識,能順利地進行單位間的換算,但無法形成“千米”這一概念的真正表象,筆者認為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因為在我們這樣的城市學校,大部分基礎差的學生頭腦中有的往往是“千米”兩個字,而沒有千米的長度。因此,筆者在教學時,就把課堂搬到運動場上,讓學生親自走一走,體驗一下千米到底有多長,走完需多長時間,并且讓學生注意實際長度與你的估計有多大的差別。這樣一走不但達到認識千米單位的目的,而且原有的模糊認識或錯誤判斷在現實中也得以糾正,同時也為以后學習速度概念打好基礎 。
物理來源于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這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這樣形成的知識才是有源頭的活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會不斷提高。
總之,筆者認為,任何一名優秀的初中物理教師都要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分析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注重個體的差異,理論聯系實際,才能使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濃厚,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