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慢”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均衡全面發(fā)展。在此,筆者主要談談“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慢” 創(chuàng)造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20-01
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發(fā)展提高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新時代的語文教學需要活潑開放,建立和諧輕松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提高基礎能力,夯實地基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牢固的知識大廈。
一 注重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教育一定要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語文教學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往往是讓學生大量地抄寫和背誦,專注于提高學生應付考試的能力。這樣做恰恰忽視了語文教學的真諦,即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自學能力的發(fā)展。長此以往,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進而對學生語文能力的長久發(fā)展埋下隱患。當前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小學時代語文能力的強弱對于其以后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如果在小學教學中片面地追求快而忽視學生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就會造成一系列問題,比如記憶混雜、各項能力發(fā)展不均衡、漢字書寫凌亂等。這些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 放慢教學速度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自學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頻繁要求學生必須在極快的時間內掌握原本還很陌生的知識。因此,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先通過相互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對于學生交流合作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普遍存在趕進度的情況,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加快教學速度。讓學生有節(jié)奏地預習和理解,在課堂中科學地引導學生思考,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慢慢吃透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教學質量必然有極大的提高。
三 放慢教學速度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學生還處于智力發(fā)育階段,他們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都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夠完成。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教導學生,引導和點撥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思考。很多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因為時間比較緊張緊接著就把答案講了出來。這樣一來本來學生完全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也因為時間關系成為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產生心理沖突,緊接著教師的講解又來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會下降。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初步理解之后盡量有深入的理解,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再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分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夠有長足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得也會更加順利。
四 放慢教學速度增強課堂的寬度和深度
教師迫于教學任務的壓力在課程知識量巨大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壓縮教學內容以達到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課程進行程序都會有事先考慮。小學語文對于基礎的關注度高于寫作,所以很多教師在加強基礎知識的同時無形中就會出現(xiàn)忽視作文重要性的問題。對于教材文本的講解往往選擇重點進行講解而忽視全文思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于重要知識點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他們對于整個知識體系卻比較陌生,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放慢教學速度,將注意力有選擇地放在增強課堂的寬度和深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全面地瀏覽課文思考問題。在給學生講解知識點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從全文思考問題的方法,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要因為教學任務的壓力而壓縮課堂學習的知識量,在比較慢的教學進度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 詳細點評學生的作業(yè)引導學生鞏固知識
課堂作業(yè)的本質在于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因為課堂作業(yè)本身的客觀原因使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因此他們的答案也就不可能完美。這個時候教師的糾正和點評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基礎知識學習學生能夠花苦力氣完成,學生的記憶能力基本都能夠完成基礎知識的任務。但是在文章理解和閱讀方面學生就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有技巧地理解,同時還要教導學生從大局思考問題,理解具體詞句和段落在文章中的意義。這個時候單純的數量和速度不能成為衡量工作效果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深入的理解,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進度,不能單純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問題,在課程設置中做到銜接有序,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理解時間。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不是單純地趕進度,更重要的是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朱志英.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J].科教文匯,2011(11):99~100
[2]王彩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2(20):14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