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后,中國互聯網除了BAT之外,還將誕生千億級公司的話,會是在哪個領域?
紛享銷客CEO羅旭的答案是,“一定是在企業級市場”。
傳統軟件公司從微軟、SAP、甲骨文到思科、用友,都在謀求轉型,摸索移動端的機會。國內的互聯網大公司如騰訊的微信企業號、百度的直達號,亦是緊盯移動企業級市場。坊間還有傳言,阿里正在緊密接洽國內一家知名的傳統軟件公司,意欲收購其20%股份。移動端企業級市場很熱。
若是在兩年前,風投對這個市場還需要“想一想”,那時他們認為,市場大但時機還未到。當時我們采訪一些以“企業協作”、“社交化”、SaaS模式等點切入企業軟件領域的創業團隊時,大家對于市場的判斷還是“等待爆發點”。
羅旭認為,移動企業級市場的真正爆點是在2015年。置身其中的紛享銷客是一款銷售人員管理移動App,一年半之前這款App名為紛享平臺,主攻企業協同管理,是一家創業僅三年有余的公司,但是在2014年卻連續完成B輪千萬美元、C輪數千萬美元的融資。在2014年底公布C輪融資消息前,羅旭說,“從業者、VC都能感覺到爆點即將來臨,你能感覺到大家的瘋狂”。
在他看來,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已經在三個領域引發了巨大顛覆:新聞,客戶端干掉門戶網站;社交,從Facebook及微信的成功到陌陌、脈脈的風生水起;B2C的消費服務,各種O2O的火熱。下一個正在被顛覆的是,企業辦公軟件。
如果“移動互聯網”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則是“人人在線”。在羅旭看來,這是包括“紛享銷客”在內的移動辦公App的“好時代”:
人人在線,為組織效率的提升,信息的高度對稱,以及管理的虛擬化扁平化,創造了無線的空間和想象力,這會徹底重塑軟件產業;人人在線,讓組織的內部與外部連接起來,微信的企業號試圖完成這個鏈接,不過羅旭認為現在“體驗并不好”,一旦徹底連接起來,將會徹底顛覆企業組織的形態;當人人連接之后,未來的企業軟件上面跑的不僅是信息流,還會有交易,讓企業真正進入到消費供應鏈條中去。企業的組織架構將要發生顛覆性變化,一種可能是,在高度扁平的結構化組織上,還會有虛擬化的組織,其特點是完全扁平化、交互社會化,基礎是永遠在線。
這從另一個維度解釋了為什么像“紛享銷客”這樣的創業團隊,或者移動企業級應用服務能“踩到風口上”。羅旭透露,2014年12月,紛享銷客已經上線了上下游企業間服務的報數系統。次月,將上線以服務代理商為核心的伙伴管理系統,幫助企業管理自己的經銷商、分銷商體系。現在紛享銷客正從工具型銷售APP往平臺轉,當用戶覆蓋面達到既定目標后,甚至會往生態走:把水電煤等基礎服務、核心功能做到極致,構建開放平臺、開放API接口,讓平臺的通用性和差異化得到滿足。
事實上,移動企業級市場的風口,不只是在移動辦公這個領域,再比如互聯網與通信網的融合。
在此之前,由于技術、政策、網絡承載能力等等原因,這兩個網是封閉的,通信網是運營商的網,在互聯網做通信服務則有很多現實限制。但是最近我們注意到:一方面,互聯網公司在積極試探電信運營商的底線,最開始是騰訊推出了微信電話本,緊接著互聯網大佬們紛紛推出自己免費打電話的App,比如阿里的“釘釘”、小米暢聊、YY微會、360免費電話、網易易信等,他們都是通過互聯網App出發,調用傳統運營商網絡資源,實現手機用戶免費通話,這是典型的互聯網與通信網的融合;另一方面,像“容聯云通訊”這樣的創業團隊在做的,于政策允許范圍內,通過互聯網調用傳統通信網的號碼資源、線路資源,實現通信最大限度的融合。容聯云通訊也是在最近宣布剛完成1500萬美元B輪融資,這也是一家一年里獲得兩輪融資的創業團隊。
雖然在移動企業級市場上,還將面臨諸多挑戰,比如:當下網絡環境和智能移動終端硬件性能的限制;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PC端會否被移動端全盤接管,全面移動化會否過激;企業級應用的移動端與PC端如何互聯互通、如何取舍等等。但是不容置疑的是,移動企業級市場的“風”已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