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來柴扉開的島居日子
這一趟我們登臨的島嶼有兩個一一蘇尼瓦奇瑞度假村(Soneva Kiri)占據的泰國沽島(Koh Kood)與蘇尼瓦富士度假村(Soneva Fushi)所在的馬爾代夫昆夫納杜島( Kunfunadhoo)。兩者的共同點是,島上只有這一個度假村。因為從國內前往馬爾代夫交通頗費周折,通常規劃路線都會加入泰國一站,讓旅程更豐富。泰國是我們熟悉的目的地,本身的海島資源毫不遜色,與其暫作停留,倒不如與馬爾代夫一同放在天平的兩端。兩個熱帶國度,兩個海島,在同一種理念下’會呈現怎樣不同的風情?我們是蠻好奇的。
在路上就聽了英籍印裔富家子Sonu與瑞典模特Eva的愛情故事,牛津畢業的Soiiu聯兩人之名建立了蘇尼瓦(Soneva)系列度假村。作為魯濱遜愛好者,他竭力在蘇尼瓦營造孤島原始生活的氣氛。當然,蘇尼瓦的客人比魯濱遜幸福多了,有舒適的木屋居住,有不同風味的餐廳選擇;且與孤身奮戰了二十年的魯濱遜不同,上島時“禮拜五”就已在棧道上迎接我們了一一接下來的日子起居飲食都由這位私人管家照料,蘇尼瓦奇瑞度假村還為客人配備簡單的移動電話,可以隨時隨地打給管家。
上島前先將鞋子收進布袋子里。蘇尼瓦說“NoShoes,No News”,赤腳踩在土地上,忘記瞬息萬變的新聞,沒有景點要趕,只是看看云,看看海。我們脫鞋后就放松了不少,喝著香檳,舒展身體躺在斜陽里,腳板與手臂都鍍上了一層金棕色。前方的天空與海相連,從翠藍添上西瓜紅再轉為鑲金邊的黛青,魔術時刻讓人目不轉睛。
蘇尼瓦奇瑞度假村所在的沽島是泰國的第四大島嶼,僅次于普吉島、象島和蘇梅島,但人為開發程度最少,仍保留原始熱帶雨林、淡水瀑布與傳統漁村。35座別墅隱沒在密林中,相鄰并不相望,出行可自己駕駛Buggy(一種沙漠賽車)。跟一般的奢侈酒店作派不同,蘇尼瓦崇尚天然與原始,別墅全部用原木搭建而成,室內陳設簡單,沒有地毯、壁畫,木頭沙發加上亞麻坐墊。最奢侈的無疑是其對空間的利用,每一套別墅都超過400平方米,有些適合朋友或一大家子度假的多臥室別墅,更有一兩千平方米。除了臥室,大部分空間都是敞開式的,客廳、泳池、山林、大海連成一片,海風穿堂而過。這些天總是忘了鎖門,每每風來掩門,風過柴扉又吱呀一聲開了。是的,樹枝捆成的院門掩映在蒼翠中,像是回到古詩所說的“夜不閉戶”好光景里。
而蘇尼瓦富士度假村的布局稍有不同,所在的昆夫納杜島是馬爾代夫最大的島嶼之一,卻只有泰國沽島的十分之一大小。繞著沙灘環島漫步一圈大約需一小時,中間以熱帶叢林中的蜿蜒小道相連,不怕迷路的話,到哪兒都可步行。全島65座別墅散落在海灘邊,我們相鄰而居,沿沙灘可繞到后門拜訪,每個清晨與星夜,相約在沙灘拍照。遠處紅日一點一點浮上之前,細白沙灘會跑出小小的寄居蟹,有只鶴偶爾呆呆地佇立在清藍的海水里。
海島的美食與好酒
我們到泰國沽島蘇尼瓦奇瑞度假村第一晚,乘快艇到海島的另一端吃晚餐。晚霞燃燒后漸在山巒邊緣褪色,我們的船穿過一片紅樹林,已見岸邊的Benz’s餐廳點起搖曳燭火。蘇尼瓦的老板頗為欣賞這位名為Benz的大廚,特意請她在海島接近原住民居住的地方開了這間餐廳。 Benz每天到街市采買沽島和旁邊象島所產的新鮮食材,做泰國家常菜;因食材不同,每晚的菜式都有些不一樣。
我們這晚前菜是本島自種的一種略帶甘苦味的葉子,包著小蝦干、烤花生、生洋蔥、紅辣椒、青檸檬等碎粒,加一撮用蝦醬混合椰糖做的深咖啡色醬汁,卷起來吃,酸、甜、辛、辣、苦、鮮,痛快極了。接下來三道菜都有蝦一一看來今天Benz買了不少蝦一一做法卻截然不同,有的略炸蘸醬,有的拌新鮮沙拉,還有一些加白蘑菇煮碗清湯。靠海吃海,在這樣的海島,魚蝦蟹都是常見食材,如何將料理調味得有聲有色,才是廚師的工夫所在。大菜是紅咖喱煎海鱸與灑了一點青檸檬提味的辣椒炒蟹,眾人贊不絕口。
過了幾天,我們去參觀菜園子,看到不少每頓飯都吃的花草蔬菜。蘇尼瓦將環保理念引入奢華度假村,提倡“智慧豪華”( Intelligent Luxury)。他們希望能自給自足,將海水轉化成淡水以玻璃瓶盛裝,杜絕塑料瓶存在;設自然通風設備,減少制冷需求;盡量雇傭當地人;蔬菜家禽也自種自養。我們住在馬爾代夫蘇尼瓦富士度假村的日子里,每天凌晨都聽見公雞打鳴,不時看到笨鳥撲棱在叢林里,還有松鼠在墻頭走動。有天干脆就在有機蔬菜園里午餐,大廚已給我們準備了斯里蘭卡風味的素菜,然而大家看到有這么多新鮮食材,當然要親手掌勺做兩道。說做就做,馬上走到田里割了一捆水靈靈的韭菜,再去雞窩里掏了幾顆蛋,然后就開鍋了。可這爐子怎么點火?還得請教大廚。斯里蘭卡大師傅慢條斯理地走過來,伸手折下一根房頂的茅草點燃丟進爐子里,火蹭地就起來了。沒想到是用這么原始的方法,倒也簡便。
不知道愛酒如命的人,如果流落荒島會帶哪一瓶酒?蘇尼瓦富士度假村已經想好了答案。乘水上飛機上島前,先選擇一款酒作為welcome drink,進房間時就看到這瓶葡萄酒以恰到好處的溫度在等待你。每個房間都有大大的酒水間,酒款選擇品味還相當不錯。最意外的是附設酒房的By The Bar,竟然有多款陸地亦難尋的絕版老酒,比如已經關張的Rosebank,單一麥芽威士忌廠出品。泰國的蘇尼瓦奇瑞度假村還有一個專業的地下酒窖,設計得仿若洞穴,室溫極寒,有不少心水的酒款。
樹上海底皆是游樂園
就像卡爾維諾筆下“樹上的男爵”說的那樣:“從樹上觀望這個世界每一件東西,居高看,都變了樣兒,這是一件十足的賞心樂事。”我們坐在一個鳥巢一樣的樹屋里,喝下午茶吃點心,越過樹梢看得到粼粼海面的反光。侍者送餐都是吊著鋼索像“小飛俠彼得潘”一樣利索地滑過來。蘇尼瓦奇瑞度假村這間樹屋餐廳非常有名,在各種奇怪餐廳的名單里都出現過。附近還有一些更奇妙的樂園,The Den是竹子建筑,像個碩大無比的蠶繭,爬上去一看,里面有美術室、音樂室、閱讀室等等,小孩子可以在這兒做手作或學習泰式樂器,閱讀室是透明地板,往下看就是森林,腳板頓時感覺涼颼颼。度假村里還有巧克力房、雪糕房,樣式色彩漂亮極了,像是走進了查理的糖果工廠。我們從脫下鞋子上島那刻起,好像就成了野孩子,到處走走看看吃吃,好不歡樂。
同行者帶來了“大玩具”——大疆Phantom 2 Vision航拍小飛機,在馬爾代夫的海灘上引來不少艷羨的圍觀者,甚至還有海鳥以為這莫名飛行物是外敵,召來同伴嚴陣以待。小飛機可拍攝晚霞,也可在天空中回望海島上站在晚霞中的我們。原來在大海包圍之下,我們這么的小——這大概也是海洋之旅中最常見的發現與感嘆吧。
如果覺得此地還不夠荒僻,可乘游艇去附近更小的荒島野餐。我們在馬爾代夫就去了附近一個小沙洲,烈日下一覽無余,僅茅草屋一間,植被若干,覆滿如雪細沙,環顧盡是藍天藍海,某一剎會覺得,若真有天涯海角,大概就是這里吧。侍者將沉沉的編織提籃抬上沙灘,猶如變戲法一般,一碟一碟取出來,鋪展開竟是絲毫不減豐盛的大餐,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我們涂上厚厚的防曬霜下水浮潛,這里鄰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定的珊瑚礁生態圈自然保護區一一巴阿環礁。在搖曳的渴湖下,一叢叢珊瑚礁展開,數以千計曾在《海底總動員》里出現過的斑斕魚群在其間游動。若是想冒險,蘇尼瓦富士度假村的海洋生物學家可帶你去哈尼法如灣(Hanifaru Bay)與鯨鯊們一起徜徉一一它們會在8月至11月遷徙之時經過此處。還可在黑夜潛水,會看到海鰻、獅子魚、章魚、龍蝦、睡著的鸚嘴魚和發光浮游生物。
黑夜還可以仰頭看星星。蘇尼瓦的度假村都設有天文臺,購置了昂貴而專業的天文望遠鏡,可望得到月球表面與星云;其實在通往塔樓的木棧道上,抬頭就已看到漫天星星,從沒看過這么多星,像是有人將玻璃杯子碾得粉碎拋在墨藍天鵝絨布上,細碎密集地閃著亮光。坐在暗夜沙灘上,聽海浪撲打,看到遙遠的對岸隱約有璀璨光亮,似乎是夜總會,竟有種隔世之感。美食家蔡吳喟嘆島居日子,讓他“忘記了時間的存在,忘記了身處何地,就像此生沒有來過、沒有做過,遠遠的……只見到了借用的皮囊在陽光下的影子。”金光閃閃的建筑,精致的陳設,在酒吧里跳舞到天明,這里都欠奉。
要能體會低調的闊氣,原始的嫵媚,你才會愛上這樣的海島,就像張愛玲說的:“蠻荒的日夜,沒有鐘,只是悠悠地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日子過得像鈞窯的淡青底子上的紫暈,那倒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