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魯爾便發現父親走路時的樣子與別人不同,總是一腳高一腳低,兩條腿似乎不一樣長。但父親依舊是魯爾的驕傲和榜樣。他是一名技術人員,有不少科技發明。
魯爾上中學時,學校里開設了體育課,有很多項目,魯爾都做不好。一次,在走平衡木時,其他同學都輕而易舉地走過去了,魯爾卻始終不行,接連幾次從平衡木上掉下來。
魯爾難過極了。父親知道后對他說:“對不起,都是爸爸的錯,這是家族遺傳,你爺爺、爸爸在平衡能力上都存在著天生的缺陷。”
“家族遺傳?”魯爾驚訝地看著父親。“是的,不信你看我。”說著,父親將一條長凳移到了魯爾面前,然后站到上面開始走,剛走兩步便掉了下來。
“這可比我們學校的平衡木寬多了!”魯爾覺得自己比父親要棒。“是的,跟爺爺、爸爸相比,你已經進步很多了。我明天就去學校跟體育老師解釋。”
第二天,魯爾經過操場時,意外地聽到體育老師在和另一位老師談論自己:“魯爾小時候曾是個腦癱兒。”“您可別瞎說,腦癱兒是智力低下的代名詞。”“是他父親親口告訴我的……”
腦癱兒?智力低下?魯爾無法相信,他瘋狂地跑回家向父親求證。
“爸爸本來想隱瞞這一切,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父親平靜地說道,“不錯,你小時候的確得過腦癱,但只是輕度的,比爸爸小時候好多了。”
“難道又是遺傳?您別再想騙我了。”魯爾大聲地吼道。
“是真的,難道你沒有發現爸爸走路時總是一腳高一腳低嗎?這是嚴重腦癱留下來的典型后遺癥,這么多年來一直伴隨著我。”
直到此時,積聚在魯爾心中多年的疑惑才得到了解答。
“但是,兒子你要記住,這種病的后遺癥并不可怕。你看爸爸,在工作和生活中從不比任何人差。”
此后,魯爾不再為自己曾是腦癱兒而自卑,他深信自己一定會成為和爸爸一樣非常優秀的人。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魯爾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大學,畢業后又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魯爾32歲那年,父親因腦溢血突然死亡。按照家鄉的風俗,在火化前,作為兒子的魯爾要親手幫父親換最后一次衣服和鞋襪。當魯爾脫下父親那雙幾乎穿了大半輩子的皮鞋后,驚訝地發現:兩只鞋的內部鞋底竟然不一樣高,高的那只鞋內放著一層用厚鞋墊做成的內增高。
魯爾的眼淚洶涌而出,他無法相信,父親為了他,竟在20多年里,一直一高一低地走路。父親的愛,就隱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
(選自《環球人物》2013年第23期)
讀后一品
父愛像一本厚重的書,讀后耐人尋味;父愛如一杯甘醇的酒,令人回味無窮。文中,魯爾的父親用20多年的行動表達著對兒子的濃濃愛意,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思有所悟
1.通讀全文,說說標題“隱藏在步伐里的父愛”指的是什么?
2.請仔細閱讀小說,找出三處與文章開頭一句相照應的語句。
3.結合上下文語境,回答下面的問題。
(1)魯爾的眼淚洶涌而出,他無法相信,父親為了他,竟在20多年里,一直一高一低地走路。(分析黑體字的表達效果)
(2)父親的愛,就隱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分析這句話在文章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
4.從父親一高一低的步伐里,我們可以認識到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5.請寫一段魯爾在知道父親為他所做的一切后的心理活動。(不少于100字,答題紙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