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計科專業核心能力考核的大學課程考核方案目的在于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及課程考核上徹底改革偏重知識再現而忽略能力培養的傾向,以社會需求與企業需求為導向,突出院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當地第一線培養能力應用型的服務人才的宗旨,并以培養Web前臺開發能力的課程為例,組織設計了能力考核方案,探討了能力考核方案教學改革新模式。
關鍵詞 能力應用型 核心能力考核 改革新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在目前新的教育形勢下,傳統的大學應試教育考核方式也面臨著變革,而基于學生的能力考核方式變得越來越突出。基于能力的考核方式破除了應試教育考核體質下的 “教師教、全班學生被動學”的同步教學模式,改變以成績取人,迫使大學老師在考試前劃范圍學生背重點的格局,實現了“教為學服務”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師指導、全班學生主動學”的現代教育模式,給學生自主創新的機會,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地發展。同時把素質教育納入到評價標準中來。
二、Web前臺開發能力方案解析
以Web前臺開發能力為核心的考核方案是以學校教學大綱為依據,提供一種客觀的、有序的、有組織、公平的考核框架,通過三階段的三種標志性成果來測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學生的Web前端開發能力的一種考核方法。考核內容采用專業成果作品考核,以考查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運用為目標,主要針對本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設置不同階段的成果作品。傳統單一的考核模式,既封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扼殺了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忽視崗位能力的培養,不適應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而能力考核不僅解決了以上問題,而且更加突出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突出學習是學生的主體。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1)考試的靈活性與開放化
在整個方案實施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與特長,選定主題,一人一題目,自行搜索組織素材,按照要求設計,學生起主導作用,老師起輔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其主人翁的地位,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快樂,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沒有地點限制,只要有一臺電腦,安裝上課所需要的環境及軟件即可,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電腦完成亦或使用實驗室電腦完成,大大拓展了考試的靈活性。
(2)考核內容的綜合化
整個課程的期末考核通過一個完整的課程實例的開發來實現,通過分階段滲透不同知識點讓學生提交不同作品考核各階段的能力,最后學生獨立完成整個實例的設計與開發,達到對整門課程的理解、掌握、應用為目的的能力考核要求。
(3)考核內容的過程化
整個課程的考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符合學生思考問題的規律,重視學生的過程化控制,采用三階段提交不同作品來控制督促學生完成整個考核過程,在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考核的過程中,按照考核要求,老師及學生自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比如:平時的出勤點到,實驗作業及實驗報告的上交等。
(4)考核形式的多樣化
采取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法。在平時考核中加入出勤成績、實驗成績、作品成績、實驗報告成績等,不但督促了學生平時實驗課的學習效果,而且在學期末讓學生獨立完成一個綜合應用,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為我們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礎。該方案的制訂保障了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突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Web前臺開發能力,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相關職業能力,為更好適應將來Web前臺開發工作崗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Web前臺開發能力的構成及考核比重
根據不同培養階段考核要求,能力考核分為以下三階段考核,學生按時間要求提交三個階段的三種標志性的成果,考核不同階段需要掌握的專業能力。各階段成果不是老師憑主觀的印象給分,而是根據評分標準由老師和學生自評結合來評定成績,形成最終的考核成績。
四、能力考核的發展趨勢
能力考核方式打破了傳統應試教育的考試模式,打破了舊有的封閉檢驗方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改革的嘗試。該方案采用機動靈活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考試成本,增強考試的客觀性。減輕學生考前壓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提高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的有效培養。提高了就業的專業對口率,培養出來的學生從事Web前臺開發工作更加貼合實際企業崗位要求。總之,以能力為核心的考核方案顛覆了傳統的考試形式,順應高等教育的定位和改革潮流,開辟了大學考核形式的新紀元,為其它類似課程的考核提供了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王輝,張永林等.管理類本科專業實踐環節能力增值模式探討[J].遼寧教育研究,2008.9.
[2]鮑潔,梁燕.應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與研究,2008.5.
[3]張瑰等.重視能力培養是當代教育發展的趨勢[J].教育與研究,2002.3.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110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