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小波看來,葡萄酒是一種健康飲品,葡萄酒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如何破解當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低迷局面,陳小波從幾個方面支出了高招。
“國產葡萄酒面臨著二次創業的難得契機。如何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我們這一代釀酒人肩負的歷史責任。”
在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昌黎基地,說起國產葡萄酒,陳小波就打開了話匣子。平時儒雅和藹的陳小波,只有在談及類似話題的時候,眼中才會閃爍出少有的興奮與激情。
作為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小波可謂中國葡萄酒行業的重量級人物:他是華夏長城自己培養的第一代釀酒師,從1988年建廠伊始一路走來,見證了華夏長城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2011年,中國輕工業協會聯合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授予陳小波“中國釀酒大師”榮譽稱號,表彰他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杰出貢獻。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芬芳馥郁的紅酒香氛中,陳小波與記者分享了他對國產葡萄酒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
干紅是改革開放的產物
葡萄種植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葡萄酒同樣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長期以來只能生產低于國際標準的半汁葡萄酒。1979年,國家組織專家對中國葡萄種植產區進行細致的考察,最終確定與法國波爾多處于同一緯度的酒葡萄生長黃金地—河北省秦皇島昌黎作為干紅葡萄酒的種植區。他們要在這片土地上喚醒沉睡已久的中國干紅葡萄酒。經過幾年的努力及反復論證,中國第一瓶—北戴河牌赤霞珠干紅葡萄酒在這里誕生,從而填補了中國干紅葡萄酒在國際上的空白。
“從這個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出,干紅葡萄酒就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干紅,1988年,中國首家生產干紅葡萄酒的企業—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現隸屬于世界企業五百強的中糧集團)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家生產干紅葡萄酒的專業型企業,陳小波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進入華夏,開始了一生釀酒的事業征程。在開發研制中國第一瓶赤霞珠干紅葡萄酒的同時,華夏率先在國內嚴格按照國際葡萄釀酒法規生產,堅定執行OIV國際標準,以后原產地、品種、年份三大模式走高品質路線,總體發展全方位與國際接軌,其產品華夏長城系列干紅葡萄酒,不僅填補了國內干紅葡萄酒出口的空白,還出口歐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12月,華夏長城干紅葡萄酒一舉捧回了法國第29屆國際評酒會特別金獎,為中國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盛宴上贏得了尊貴的一席之地。
處境窘迫的國產紅酒市場
這樣的成就雖然足以令人自豪,但陳小波并未感到滿足,他將目光投向了世界一流葡萄酒釀酒水平,談到當今中國紅酒的市場與發展趨勢,陳小波表示,雖然近年來中國葡萄酒企業在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成績值得肯定,但與國外同行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據了解,中國葡萄酒的消費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七倍,但是國內葡萄酒行業正面臨著一個格外艱難的調整時期,近年來,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葡萄酒均加快了搶占中國市場的步伐,中國葡萄酒產業面臨的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
受進口品牌葡萄酒的影響,國內葡萄酒產量和銷售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國酒業協會報告顯示,葡萄酒制造業的銷售利潤率已從2012年的12.23%降至2013年的10.27%,由于消費需求不足以影響上游生產環節,一些種植商選擇拔除葡萄藤,放棄種植,此外,國產葡萄酒風格單調,釀酒葡萄種植品種和葡萄酒類型同質化嚴重,品質也亟待提高,如何應對進口葡萄酒的沖擊,對國產葡萄酒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再振中國紅酒雄風
面對這樣的局面。陳小波沒有喪失信心,在他看來,葡萄酒是一種健康飲品,葡萄酒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如何破解當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低迷局面,陳小波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出了高招。首先要加大對國產葡萄酒的保護和監管力度,在國外,葡萄酒產業屬于農業產業,享受農業補貼;而在我國,葡萄酒產業屬于工業產業,不僅補貼少,而且面臨較高的稅收,中國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從種植生產銷售稅收等多方面采取相應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讓國產葡萄酒提高性價比;加大監管力度,嚴打偽劣產品,凈化市場環境,是國內葡萄酒走出困境的先決條件。
其次國產葡萄酒要實現品種多樣化,品質優質化的發展目標,未來,中國葡萄酒企業應多元化的發展各個品種,比起啤酒黃酒和白酒,葡萄酒其實還沒有完全形成廣泛的消費群體,應該積極探索適合中國人口感的葡萄酒,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從苗木的選擇種植抓起,各產區根據土壤氣候,種植適合當地的苗木品種,在釀造工藝方面,積極開發葡萄酒新酒,在傳統工藝上創新。
再次,發展葡萄酒產業可以帶動一系列產業的發展,對葡萄酒原輔、機械、設備,制瓶業、印刷業、包裝業、運輸業等相關產業都有促進作用,種植葡萄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區農業的組織化程度,而且還能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應,從生態效應來看,一方面,葡萄適合生長在貧瘠、沙化的土地上,農民種植用以釀酒的葡萄不僅不占用耕地,還可提高收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葡萄可以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特別是一些戈壁荒漠,開發葡萄酒產業改變當地經濟狀況的同時,最大的還是對當地環境的保護。

此外游客還可以在體驗葡萄酒產區風情、葡萄園風景、了解葡萄品種,參觀酒莊、學習釀造工藝,品嘗葡萄酒和休閑娛樂購物等活動中加深對酒文化的認識,這也能夠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在法國波爾多,葡萄酒旅游貫穿著每一個季節的每一天,致使全年旅游無淡季。以秦皇島為例,有效的開發葡萄酒旅游,完全可以作為這個旅游城市冬季淡季的一種補充。
“當前國產紅酒確實面臨著一些困難,但換個角度看,又何嘗不是發展的機遇?我們在一片沙地上白手起家,開創了中國的干紅產業,到現在取得這么大的成就,說明我們中國人是完全可以釀出好酒的,只要抓住機遇,戮力進取,實現國產紅酒業二次創業的夢想,我有充分的信心。”陳小波期望國產葡萄酒發展的第二個春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