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民工返鄉創業成為當今社會越來越熱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把火的助力下,許多農民工紛紛返鄉創業,但是在這一熱潮背后人們應該冷靜的看到機遇與威脅同在,盲目的加入返鄉創業熱潮是不明智的,本文采用SWOT模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旨在明晰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利弊以及機會和威脅。
關鍵詞 創業 農民工 返鄉
目前我國面臨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潮也漸漸興起,熱潮的背后我們更應該冷靜的對待,更應該沉著的分析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這樣才能更好的抓住機遇規避風險。
一、優勢
(一)掌握一定資金技能
2014年我國農民工總量2.7億人,增加501萬,月均收入2864元,在東部沿海地區,農民工的月均收入可達4000至5000元,民工具備了較快的財富積累能力。就行業分布而言,農民工大都聚集在建筑、服務行業,并且大部分人在自己的領域都具備一技之長,比如理發、裝修、炒菜等等,這些技能都為其返鄉創業提供了技術支持。
(二)擁有農村土地資源
我國地廣人稠,很多創業者都因找不到合適的辦公地點而苦惱,對于農民工而言,一般家鄉都會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農民工一旦回鄉創業,往往能得到當地政府以及鄉親們的大力支持。
(三)競爭程度相對緩和
雖然現階段,農村擁有創富意識的農民越來越多,但其比重非常小,政府對于在農村建立創業基地的興趣也是寥寥,農村創業這塊大蛋糕還有很大一塊沒有被瓜分。
二、劣勢
(一)缺乏創業者的素質
農民工一般教育程度較低,缺乏某些創業者應該具有的素質,比如目標能力、專業能力、營銷能力、轉化能力、社交能力、用人能力、控制能力、創新能力,雖然創業并不一定要先具備這些能力,但是這些能力往往能夠保障創業的成功,農民工恰恰很少具備這些能力。
(二)缺乏系統性的指導
今年來創業導師制十分流行,各大高校、社會組織舉辦各類創業比賽,并為創業團隊指派創業導師,提供系統性的創業指導,這些指導避免了創業者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對于農民工而言,他們回鄉創業往往是基于一腔熱血而非深入扎實的調研和系統系的思考,在創業時往往會走彎路。
(三)缺乏創業實踐經驗
農民工所具備的往往是某一方面的技能,而非某一行業系統性的認知。因此在創業時,除了擁有對技能的把控外,在其他方面,比如個體工商戶的注冊、團隊的管理、行業的分析、風險的把控等都是一片空白。
三、機會
(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首次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風在哪里,機會就在哪里,對于農民工而言,弄夠順應風向,積極創業也是一種對機會的把握。
(二)農村潛伏大量機會
農村之所以需要創業,之所以適合創業,那是因為農村潛伏著大量的機會。在農村,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傳統農業可以以新思維科學管理,留守兒童可以通過在線視頻獲得教育和關注,農村養老問題或許能從農民工返鄉創業中找到出路……因此從多角度來看,農村都有巨大商機。
(三)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落實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對創業擔保貸款財政按規定給予貼息;在返鄉創業較為集中地區探索發行中小微企業集合債券等,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和服務。
四、威脅
(一)盲目參與創業熱潮
越是當創業漸漸成為一種熱潮,農民工也越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是不是適合創業;自己想要創業是出于對項目和自身的充分分析后獲得的自信還是僅僅因為一時的沖動;自己創業成功的幾率有多大,一旦失敗如何退出,退出有何保障……
(二)心理承受壓力較大
“創業沒有那么簡單,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旱澇保收才是老百姓應該追求的?!边@一思想想必在農村廣為流傳,甚至可能在城市里大部分人也這么想,因此農民工想要創業,首先在心理上就要沖破這道柵欄。
(三)工商資本進入競爭
當前國家大力支持工商資本進入農村進入農業,發展現代種養業,如果農民工返鄉創業時,工商資本進入直接競爭,這會導致農民工創業風險的驟增,因此農民工返鄉創業時也要充分考察創業項目是否有工商資本的介入。
五、小結
農民工返鄉創業是激活農村經濟發展潛力,解決農村人力資源剩余的好途徑,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管是農民工還是政府都應該冷靜理性的看待,農民工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為項目制定完備的進入、退出方案。政府應該在政策支持之外,加大對農民工創業的指導,這樣才能更好的在萬眾創業、大眾創新這一波風潮上,抓住機遇規避風險。
參考文獻:
[1]朱明芬.農民創業行為影響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0(3):25-34.
[2]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創業就業課題組.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成功實踐[N].農民日報,2011- 10- 10.
[3]王俊敏.返鄉農民工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探討[J].財經界,2010(4):79.
[4]張秀娥,王 冰,張 錚.我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困境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2(30):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