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紫砂壺的歷史長河中,歷代能工巧匠創造了浩如煙海的傳世佳作,為人們創造了美。為世界藝術寶庫增添了美。為廣大人民創造了美的享受。五色土散發著精靈般的絢麗色彩,讓人們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品味人生、品味世間一切彌足珍貴的感情。
紫砂壺的創作實為融思維、生活與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形態的顯現。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真實寫照。更是反映著每個時代的風尚。制壺藝人以意識為主導,伴以形象思維的審美意識。通過天然的材質和巧奪天工的制作技藝創作出的一種形象藝術作品,其本質特點為審美價值、實用功能價值相統一,具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屬性。
紫砂“八拜之交”套具(見圖1)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曾獲得中國陶瓷藝術大展、第十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細細想來,這成功源于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深入解讀,源于對人文精神和價值內涵的細致理解,源于對紫砂技藝精準的掌握。
每一件紫砂作品的背后都有著浩瀚的學識,作為制壺藝人重溫優秀的傳統文化,對自身的藝術創作將有著意想不到的提升。從古至今,友情、交情一直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八拜”是沿襲過去八個著名的金蘭典故。即: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知音之交——伯牙和鐘子期。刎頸之交——廉頗和藺相如,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膠漆之交——陳重和雷義,雞黍之交——張勛和范式。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生死之交——劉備、關羽和張飛。在中國的歷史上。朋友這個詞的重要堪與國家相提并論。“忠”、“義”二字就分別是對待這兩者態度的重要標準。很多時候。要想成全朋友間的義氣。需要有超越家庭、超越社會、超越自我的勇氣,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社會的冷漠程度與日俱增,朋友的概念與標準也發生了改變。在利益的天平上,朋友的友情往往很脆弱。如易碎的玉器。美麗卻不堪一擊。當友誼遭遇利益時就會被背叛、就會被出賣,利益如同一把利劍,多年的交情也敵不過利益的摩擦。
當今社會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對于純粹生命的敬重、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尊、各民族大團結的情感,即勤勞、善良、質樸、偉大的人文精神,強調“和”與“愛”的精神面貌依然是須臾不可疏離的。于是乎和諧、友愛這個理念在心里徘徊許久。直至技藝、閱歷達到了理想的境界。情感、技法和諧統一起來了才創作了紫砂“八拜之交”套具。此作品采用了上等的底槽青泥,泥料色相沉郁、穩重、莊嚴、凝練。宛如玄鐵重刀。壺藝造型剛毅豐滿,給人“穩、勻、正”的感覺。通過幾何形體的設計,八條筋瓤交叉有序,在陰、陽交叉中顯示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景。隱喻著團結和友誼產生的巨大力量。壺身和壺蓋八條筋紋線流暢勻等。壺肩略平,壺身棱線延伸至壺肩。壺口八瓣與壺蓋嚴絲合縫。整個壺體筋紋流暢、脈絡清新,開啟壺蓋,壺體內壁筋紋也清晰可見。配套的八只杯子,依據壺身制作而成。托盤暗喻為大地之縮影,壺和杯是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們,以壺鈕為中心點意為領導核心。壺嘴直而向上。壺把高高提起,壺身到壺蓋一氣呵成,合為團結友誼之大梁,大托盤集大地精華之氣,所有的力量集聚向上。壺把高高提起時一切正能量就此產生。象征著人心向上、向善的力量可以排山倒海、頂天立地,產生無窮大的能量。整套壺藝顯現了非凡的能量和靈性。
與中華傳統美德、國學知識的邂逅如彩虹閃耀著七彩的光芒,如清風安撫著我們的心靈,詮釋著熱切希望中華民族昌盛強大,力爭早日以富強、文明、和諧之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八拜之交”套具被賦予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人文精神,使賞玩者的感悟也能不斷加深,從學習“八拜之交”的情誼,洗滌自己靈魂深處的情感。在作品創作中,將人類精神文明的精髓化為創作靈感。使作品彌漫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