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悠久的蘇格蘭圣安德魯斯老球場,到新晉的達泰灣埃爾斯俱樂部,創辦僅一年的全球高爾夫獎(World Golf Awards),為想要換個口味的高球愛好者,打造出一張不同以往的“欲望清單”。無論你熱愛遠眺大海,還是原始叢林,甚或珊瑚礁、鱷魚河,你總能找到心馳神往的最佳球場。那還等什么,現在就帶上你的寶貝球桿,來一次高爾夫環球之旅吧!
全球最佳球場
St Andrews Old Course (Scotland)
蘇格蘭圣安德魯斯老球場
圣安德魯斯老球場常年占據各大高爾夫球場排行榜首位,有著“高爾夫的麥加圣地”的美譽,那里是每個高爾夫球手的夢想,今生至少要去朝拜一次。
早在6個世紀之前,圣安德魯斯老球場就與高爾夫結下了不解之緣。據說1400年,蘇格蘭人就開始在圣安德魯斯鎮海邊一塊貧瘠的土地上,用果樹枝制成的木桿,擊打以皮革包裹羽毛制成的小球,至一定距離以外的球洞里。而這塊因為貧瘠而被農夫廢棄的土地,最終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圣安德魯斯老球場。
圣安德魯斯老球場還以其自然形成的地理環境而聞名于世,世界無數球場的果嶺都以此為模本。雖然具有很高的榮譽和等級,圣安德魯斯老球場卻秉持“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在老球場打球”的傳統,始終是一個公眾球場。它從不拒絕人們對它的崇敬,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在這里打球,只要你能等待。
大洋洲最佳球場
Cape Kidnappers Golf Course (New Zealand)
新西蘭拐子角高爾夫球場
新西蘭的人均高爾夫球場數量為世界之最,并且擁有美不勝收的景色。因此,這里被譽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爾夫運動勝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霍克斯灣(Hawke's Bay)坐落于北島東海岸,當地的日照時間極長,堪稱新西蘭之最。霍克斯灣因盛產新西蘭最上等的紅葡萄酒,及挑戰味覺極限的美食佳肴而遠近聞名。此外,裝飾頗具藝術風格的建筑,也是該地區的一大特色,其中內皮爾市(Napier)便擁有世界上最集中的裝飾藝術派建筑。
那里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也可以平靜你的思緒。地理位置獨特的拐子角高爾夫球場,由美國人湯姆?多克(Tom Doak)設計,位于拐子角陡峭的懸崖之上,俯瞰太平洋壯麗的海岸線。獨有的山脊和山谷景觀,讓人在自然中盡享高爾夫運動的無窮樂趣。在瀏覽球場之時,你也許還能不經意間瞥見塘鵝的美麗身影。拐子角球場的第六洞,已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高爾夫球洞之一。
加勒比海地區最佳球場
Teeth of the Dog Golf Course (Dominican Republic)
多米尼加犬牙高爾夫球場
犬牙是世界排名前50位的頂級球場,也是加勒比地區最負盛名的球場。球場建成于1971年,是皮特?戴伊(Pete Dye)家族在多米尼加設計的十余座球場中最知名的一座。時隔40余年,戴伊依然認為犬牙球場所在地,是他在地球上見過的最好的一塊地。
皮特?戴伊曾經說過,在這里他只創造了11個球洞,剩下那7個濱海球洞是上帝創造的。設計師夫婦第一次 來到犬牙球場的規劃地時,條件非常糟糕。工人用當地特有的尖刀將植被清除完畢,接著使用大錘和鶴嘴鋤等“重型”工具,清除地表上裸露出來的堅硬無比的珊瑚礁石。工人管它們叫“Dientes del Perro”,這是當地一句用來形容某物非常尖銳的俗語,意為“狗的牙齒”。這就是球場名字——“犬牙”的真實由來。
犬牙球場一共有7個球洞緊靠加勒比海,由于距海太近,甚至還會有海浪打濕衣衫,變幻無常的海風,使得犬牙球場時刻存在趣味和挑戰。這里還有眾多碗狀沙坑和炮臺式的發球臺等,充滿戲劇化的設計元素。全長160米的5號洞,腳下巨大的海浪足夠振奮人心。球洞的難度主要來自于那座位于懸崖上的小面積果嶺,你只有選對球桿,盡量尋求一個精準的落點,才能避免擊球入海。
印度洋地區最佳球場
Heritage Golf Club (Mauritius)
毛里求斯傳承高爾夫球場
“上帝先創造了毛里求斯,再按此創造了伊甸園。”馬克?吐溫曾如此感嘆毛里求斯的美。早在1844年,英國統治時期,毛里求斯便是繼英國、印度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引入高爾夫球的國家。
目前,全島共有8座標準18洞球場和5座標準9洞球場。位于島西南部的貝爾?歐布萊區,有兩個寧靜的私人度假村——傳承高爾夫俱樂部和傳承太妃兒度假村。太妃兒從前是一片甘蔗田,所以其建筑風格仍保留昔日殖民地色彩,設計靈感源自非洲及熱帶風情。為了促進良性競爭,傳承高爾夫俱樂部發展了一套獨家七色水療,用以抗衡太妃兒馳名世界的六感水療,而兩者都能為顧客提供一個僻靜之所。
傳承高爾夫球場是世界錦標級的高球場,也是毛里求斯公開賽的其中一站。球場由南非設計師彼得?馬特科維奇(Peter Matkovitch)設計,占地超過100英畝。球場綿延起伏、景色壯觀,海拔從海平面一直上升到黑河谷國家公園山麓。一邊是郁郁蔥蔥的灌木叢,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洋。球場與迷人的瓦里奇(Valriche)自然保護區相銜接,內有麋鹿和象龜等珍稀動物,置身大自然懷抱,享受最純凈自然的高球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球場晚上開設夜場,揮桿星空下,發光高爾夫球與其遙相呼應,平添了幾分樂趣。一場球之后,絕對不要錯過興建于19世紀的法國餐廳Chateau de BelOmbre,它坐落于甘蔗山頂,飽餐一頓之余,還能飽覽整個高爾夫球場,是另一種休閑。
非洲最佳球場
Leopard Creek Country Club (South Africa)
南非豹溪鄉村俱樂部
位于姆普馬蘭加的“豹溪鄉村俱樂部”號稱“南非第一球場”,它的“野性”往往令挑戰者措手不及。球場所在地克魯格國家公園,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一點就足以讓人心馳神往。英格蘭名將韋斯特伍德曾經如此形容“豹溪鄉村俱樂部”:“我與很多來過這里的球員交流過,他們都說‘豹溪’球場非常好。在這里打球,你就像置身于大自然中。不過,任何東西都有可能從灌木叢里爬出來,你一定要當心。”
雖然邊揮桿、邊欣賞在球場邊閑逛的野生動物,本身就是南非球場的一大特色,但在“豹溪鄉村俱樂部”,你將體驗的是“動物兇猛”的“驚險刺激”景象——蜿蜒流經這里的河中,居住著河馬以及鱷魚。球場第13洞果嶺是最好的觀景臺,該果嶺正好處于鱷魚河上方,清晨和傍晚,不少動物會到這里飲水覓食,運氣好的話,你還能看到這片土地上的5大霸主:大象、水牛、犀牛、獅子和金錢豹。而每個發球臺都有一座形色各異的金錢豹銅像,讓你在領略18洞的獨特魅力的同時,也像是在欣賞一部關于野生動物的紀錄片。
亞洲最佳球場
Haikou Mission Hills Golf Course (China)
海口觀瀾湖高爾夫球場
置身海口觀瀾湖高爾夫球場,猶如置身月球表面,15000多畝的原始黑色裸巖地貌,讓人有種“深空失重”的興奮感。觀瀾湖高爾夫球場作為世界上25個火山巖石高球場中最大規模,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高球場,特意請來著名設計師布萊恩?科里(Brian Curley),設計了10個國際錦標賽級的18洞高球場,每個都各具特色。
其中1號場黑石球場,是整座球場中的皇冠明珠,占地350英畝,完整地保留了萬年火山巖的原始地質,穿梭于由高大樹群、茂密叢林、大片的湖泊濕地等組成的壯闊景觀當中。原始的火山巖基底以及火山石墻、村莊的遺跡保留在球場中,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對比,同時也記錄著這里的過去。球場的前段植被相對繁茂,球道的寬度變化很大,果嶺區域則自然寬敞、利于觀看。最后的幾個球洞,圍繞一處較高的中心點,觀賽的球迷無需過多走動,就能看到盡可能多的球場情況。從發球臺到果嶺的連通順暢、地形平緩,使球場非常便于行走其中。
此外,海口觀瀾湖球場一個特別賣點——老虎伍茲的前教練漢克?哈尼(Hank Haney)創立的高球學院,在觀瀾湖提供各種專業培訓課程。配套的火山巖主題水上樂園,以及擁有168個冷熱溫泉池和流水景觀的水療中心和馮小剛電影公社“1942民國街”,將這里打造成一流的度假天堂。
拉丁美洲地區最佳球場
Teravista Golf Course (Brazil)
巴西特拉維斯塔高爾夫球場
里約熱內盧作為2016年奧運會的承辦城市,將見證高爾夫運動重回奧林匹克賽場的重要時刻。因此,如今在巴西這個足球王國,高爾夫運動方興未艾,高球愛好者們也許在這里將遇見不一樣的驚艷體驗。
特拉維斯塔高爾夫球場,位于巴西北部巴伊亞省的特朗克索,這里曾經是一處寧靜的垂釣村莊,也是巴西最早的葡萄牙殖民地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586年。想要到遠離都市、偏處一隅的特拉維斯塔并不容易,需要忍受長途旅行的舟車勞頓,但卻非常值得——高聳在大西洋白色沙灘上的遍布褶皺的沙巖懸崖就像是一張桌面,絕妙的球洞就分布在此。
這個像在高空中走鋼絲一般驚險刺激的球場于2004年完工,建造球場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在第14和15洞的挖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巴伊亞史前文明的遺址,這樣的挖掘經過了兩年才結束,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整座球場由美國設計師丹?布蘭肯西普(Dan Blankenship)打造,他曾經為鼎鼎有名的皮特?戴伊工作。
在特拉維斯塔,你將欣賞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風貌,球場的前9洞在熱帶雨林保護區中蜿蜒,而后9洞毗鄰海岸,其中第12洞到第15洞,都是沿36米高的懸崖布局,“簽名洞”第14洞的風景尤其美妙,這個三桿洞的果嶺就在懸崖邊緣,可以俯瞰整座球場的風貌,而往下40米就是茫茫大海。
北美地區最佳球場
Pinehurst No.2 Golf Course (North Carolina)
松林2號高爾夫球場
松林是北卡羅來納州高爾夫文化的中心,被認為是美國高爾夫球之家,常常被拿來與圣安德魯斯相提并論。雖然位于遠離海岸的北卡羅來納中部的沙荒地,但這個村莊的規劃已完全讓位于高爾夫。松林高爾夫度假村自1895年建成以來,已經走過百年歷史。
如今,松林度假村內共有8個世界頂級球場,眾多高球場設計大師在這里留下了驚世杰作。其中2號球場名氣最大,建成于1907年,由著名的唐納德?羅斯(Donald Ross)設計。早期的松林球場只有9洞,而穹形果嶺則是唐納德?羅斯當時的設計特點。1907年,松林2號場正式開業,經過改造后的果嶺區域面積看起來小了很多,而實際落點則更小,這要求球員進攻果嶺要十分精準。百年的錘煉造就絕世經典球場,精心的球道設計、巧妙的沙坑布局,讓無數在這里揮桿的球手憂喜交加。
2012年,重新規劃后的松林2號球場開門迎客,新的球場取消了傳統的長草區,在現代高爾夫史上尚屬首次。取而代之的是硬質土地、長有稀松灌木的沙地、松葉叢和稀疏的鼠尾草叢,這讓選手在擊球時更需謹慎,少了長草區的緩沖,一旦球飛出球道,選手面對的情況將更加復雜多樣。同時,加寬至1.5倍的球道,也讓整個2號球場看起來面目一新,現有的廢棄沙地取代了傳統的長草區,整體效果更加天然,再也不是修剪整齊的樣子。
2014年,時隔9年之后,松林2號球場再次迎來美國公開賽,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球場,依然延續其一貫的個性,保留著“美巡賽球場中最難進攻的果嶺”稱號。
中東地區最佳球場
The Montgomerie Golf Club (Dubai)
蒙哥馬利迪拜高爾夫球場
這座18洞“林克斯球場”坐落在迪拜“阿聯酋山”住宅區,長度為6763米,由萊德杯球星科林?蒙哥馬利(Colin Montgomerie)親自設計,帶有蘇格蘭濱海球場的味道。在水比石油昂貴的中東地區,蘇格蘭人蒙哥馬利為了移植家鄉特色的“林克斯球場”來到迪拜,硬把200英畝的沙漠化為濃密的綠草地,更大手筆設置了14座湖泊。球場所在的蒙哥馬利俱樂部擁有400座別墅和兩個錦標賽球場。
由私人企業和與政府基金合作的“阿聯酋山”住宅區造價高達9億迪爾汗。球場內設有72個沙坑、14個人工湖、精致的球道,加上百慕大草鋪成的果嶺,一草一木都極盡講究,綿延起伏的球道給選手的擊球帶來極大的挑戰。球場最出名的是13洞,這個短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果嶺,形狀酷似阿聯酋地圖,面積達5800平方米,差不多是九個果嶺的面積之和。在這里的360度的發球臺上,每次發球都可以享受不同球洞的挑戰。
對于各個水平的高爾夫球手來講,這座球場都相當有挑戰性,有幾個洞特別棘手,其中第18洞可謂“聲名狼藉”:這個5桿洞四面環水,一定會讓你飽受挫折。除此以外,還有著名的第5洞——4桿“蛇形洞”。在夜間,擁有充足的照明設施的第9洞,是多數夜間高爾夫愛好者的第一選擇。不過,當打過第17洞之后,許多人會過目難忘,因為這里的沙坑竟然是一個手的形狀。
新球場大獎
The Els Club Teluk Datai (Malaysia)
達泰灣埃爾斯俱樂部
數百年歷史的熱帶雨林、如綠松石般清澈的安達曼海和巍峨的馬西岡山脈,是達泰灣埃爾斯俱樂部的獨特賣點。高爾夫名人堂成員、四屆大滿貫冠軍選手厄尼?埃爾斯(Ernie Els)操刀設計的這座球場,充分利用了東南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馬來西亞蘭卡威群島的海灘與雨林風貌,打造了向大自然致敬的作品,創造出多元化的布局。在這樣一個宛如國家公園的地方打球,與震撼人心的風景和郁烏葉猴、犀鳥、獼猴不期而遇,時常讓人分散注意力。
最容易讓人分神的是兩個有著無敵海景的“簽名洞”。在第7洞,你眼看著開球飛越達泰灣,攻果嶺一桿的景致同樣攝人心魄,果嶺旁就是達泰灣海岸線。第二個“簽名洞”是第17洞,這個長148米的三桿洞走勢與海灘平行,果嶺直面安達曼海,美得讓人窒息。達泰灣埃爾斯俱樂部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全場無沙坑。球場不設沙坑有兩個原因:第一,這樣能帶來一種極度輕松、歡快的體驗;第二,球場緊鄰熱帶雨林,降雨量非常大,讓沙坑變水坑可不是好主意。球場旨在保護自然環境,同時打造一種獨特的、自然生態的高爾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