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簡稱《愿景與行動》)。《愿景與行動》認為,貿易合作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
作為我國重大經貿外交戰略,關于“一帶一路”各行業均有相關版本的解讀,都試圖從中找到行業發展的契機。出國展覽一向是外貿情況的晴雨表,也是促進外貿發展的重要平臺。圍繞“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舉辦或參加國際性展會,不僅是對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同時也將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帶一路”規劃共涉及國內18個省市,沿線覆蓋了中亞、南亞、西亞、北非等發展中國家地區。沿線國家的發展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據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
在今年年初各地商務部門相繼發布了重點支持展覽計劃,其中也包含重點的境外展會項目。相比往年,一些省份重點支持的展會已經緊緊圍繞著國家戰略展開,特別是將“一帶一路”市場作為開拓重點。例如,浙江省就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今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組織展會60個,占項目總數的58.8%。其中包括吉爾吉斯斯坦貿易展會等4個境外自辦類貨物貿易展會,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中東迪拜五大行業展、印度國際貿易博覽會等境外重點類貨物貿易展以及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境內國際性展會。除了政府重點支持的境外展會,國內一些出展企業在斯里蘭卡、波蘭、馬來西亞、約旦等國家業已默默耕耘許久,相信憑借“一帶一路”的東風,展會項目將迎來升級。
回顧歷史,兩千多年前,各國人民就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從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輸往沿途各國。如今,更多樣的貿易往來勢必將帶給沿線國家更多美好愿景,也將給出展業帶來更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