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下午,西安南郊吉祥村一位年近七旬癱瘓在床的老人,獨自在家抽煙時引發火災,因行動不便無法逃離,導致嚴重灼燒窒息身亡。
2015年3月4日早晨,獨自居住在鄭州市建設西路三官廟辦事處共和新街的九旬老人裴老太,去廚房做飯時,不慎被天然氣引燃衣服。當她的兒子和鄰居一起進屋救人滅火時,老太太已被大火吞噬。
5月25日19時55分左右,平頂山市魯山縣康樂園老年公寓發生火災,事故造成38位老人死亡、6位老人受傷。
全國每年死于火災的總人數中,老年人居各年齡段之首。老年人,已經成為火災中最大的弱勢群體。為何老年人遇難人數較多,老年人又該如何預防和應對火災安全事故?對此,記者采訪了河南省消防協會消防宣傳與服務中心教員蔡繼源。
老年人為火災最大弱勢群體之一
“老年人因為年紀大了,記憶能力下降,很容易因為用火用電不慎引起火災事故。”蔡繼源說,部分老年人因年齡較大、身體疾病等客觀原因,造成肌體反應遲鈍、腿腳行動不便、記憶能力下降等現象。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往往不能早發現而延誤了火災逃生的第一時間。即使能夠及時發生火災,往往也因驚慌失措、腿腳不利索等原因不能迅速逃生自救,而成為火災的最直接受害者。
另外,蔡繼源表示,很多老年人因年代的原因,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較低;或者由于身體原因,不經常出門接觸相關的消防知識,所以獲取相關消防安全知識常識的來源和途徑較為狹窄,只能通過家庭傳統教育或面對面宣傳以及生活中的經驗總結等渠道取得,造成了很多老年人消防安全意識薄弱、自救逃生本領不強等安全隱患。
老年人易遭火災威脅的原因
“冬季電暖器、電熱毯、暖手寶等取暖設備使用不當;沒有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廚房用火不當;家中電線老化等故障引發火災,是家中最易遭火災的原因。”蔡繼源表示,冬季取暖時火源引燃衣服或被褥而發生火災,是造成老年人死傷的首要因素。因此,在用電暖氣時應將電暖氣離易燃物品稍遠一些,使用電熱毯時應在睡前將電源斷掉;其次,是因電線老化短路和用火、用電、用氣不慎所致;再次,有些老人喜歡在家中燒香拜佛,或躺在床上吸煙……這些生活習慣也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
老年人應加強防火和自救常識
蔡繼源表示,老年人預防火災應當從日常生活中細節做起,子女親人則是老年人預防火災最重要的安全衛士,而老年人也不要盲目拒絕一切新事物,應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常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
“老年人在遇到火災時應在3分鐘內滅火,3分鐘內為初始期,3~7分鐘為發展期,如果3分鐘后沒有及時滅火,就應該做相應的逃生了。”蔡繼源說,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若在火災現場3~7分鐘內沒有逃生自救成功時,應將家中所有電源切斷,打開窗戶,準備一條濕水毛巾捂住鼻子,應躲在有窗戶或通道內,等待消防人員援救。若火勢較大時,將被褥堵塞門縫,防止毒煙和火源進入躲避的房間內。
子女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子女在為老年人購買家用電器時,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和大品牌的電器、定期檢查常用電器的電路是否老化或被損以及檢查樓道是否配備有消防工具等。“如果家中有老年人的話,子女最好買一些專業的滅火工具,特別是防毒面具,以防老年人在等待救援時吸入大量的毒煙導致死亡。”蔡繼源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家里可備一些消防設備,如家用滅火器、逃生索、強光手電筒、簡易防煙面具,專業上稱之為家中4件寶。
相關鏈接:
一、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二、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
三、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四、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五、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六、室外著火,門已發燙時,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并潑水降溫。
七、若所有逃生線路都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八、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者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桿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