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性命雙修養生功,修煉法的種類有頓法、漸法、男擒白虎、女斬赤龍之分。因為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生理與身體強弱之不同,在使用功法上有明顯的補與瀉,必須有所區別。
成年人(16歲以上),盡管身體強弱差距很大,但采取的功法只有一個,即“漸法”,又稱補法:虧損多者多補,虧損少者少補,以破而補圇、缺而補圓為目的。當筑基煉己完成后,漸法的任務也告完成。接著由“漸法”轉入“頓法”。
什么叫“漸法”,什么是“頓法”呢?所謂“漸”是指漸漸的、一點一點的、逐漸地填補,故謂“漸法”。所謂“頓”,從頓字的意義來說,有頓然、忽然之意,如禪宗的頓悟、頓覺,是忽然明白的意思。道家的所謂“頓法”,是捷徑,比“漸法”進度要快。但倘若煉己不純,筑基不牢,很容易得而復失,事物發展的規律往往是其進急者其退速,練功亦然。當然事物的成敗各有其因,也不是絕對的。道家正一派的創始人張伯端主張“頓法”,稱南派。道家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主張“漸法”,稱北派。故有“北漸南頓”之稱。
當人進入古稀之年時,身體內外的機件磨損殆盡,新陳代謝的功能失靈,生機斷、精已竭,西歸有日。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有一線希望。此時修持要用武當張三豐祖師所說的“敲竹斗龜”的法子,將睡龜喚醒,使其煥發青春,恢復生機,可再用“漸法”補而救之。 (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