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書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它是文化,是藝術,是不可輕言棄之的國寶。
和很多熱愛書法藝術的朋友一樣,我也是從唐中文先生的書法作品中認識他的,他的作品吸引了我,作品深得古意,風格獨出,書法藝術造詣精深。而探究一個人的成就,離不開對他成長歷程的回眸。

唐先生籍貫重慶大足,自幼酷愛書法,少時家境貧苦,未能受到良好教育,然在國家危難之時,秉承民族大義,毅然參軍入伍,投身到保衛祖國邊疆的浪潮中,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經過戰火洗禮,從懵懂少年變成了進步青年,閑時也未曾放棄書法的練習,這也為其以后選擇書法創作的題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接到復員命令后,離開了軍營,被分配到機關單位工作,然而對于書法的熱情絲毫未減,不顧朋友、家人反對,決然辭去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書法的創作與研究中。

正是因為先生對書法的執著,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才造就了當今書壇的一顆璀璨的新星。
觀其書法標新立異、匠心獨具、多變靈活、渾厚有力,此乃書見其功。作品中充分體現漢字本身美的素質,合乎平正、勻稱等原則的要求,其作品有勢、有氣、有韻,靈動中又有節奏的變化。筆墨豪放,典雅飄逸,他的書法作品章法善于布局,疏密有致,結字清新自然,灑脫流暢。增強了作品的妙趣和藝術感染力。書法作品剛中有柔,秀中見奇,已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顯示出作者本人的道德修養和藝術修養。
書法藝術首先要有文字本身以外的欣賞性、可讀性。通俗的講就是要可看、好看、看不夠,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藝術享受,這才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書法繼承難,創新更難,在創新中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難上加難。然而書法只有創新才能發展,也只有創新才是書法發展的目的。唐先生的書法作品,已形成了顯著的自我風格和特點,可稱得上是書壇中難得的藝術人才。
“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筆墨寫人生。唐中文先生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是他的人品、天資稟賦、思維方式、生活環境和創作經歷的綜合表現。他的藝術風格能在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苑中自成一體、獨樹一幟,并為書法界所承認,這與他嚴于自勉的人格魅力,孜孜不倦的藝術創新精神是分不開的。現在,他除了從事書法研究工作之外,還擔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央電視臺中國環球旅游頻道《云南之最》攝制組文化藝術總監、云南綠世界林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化總監等,其一直奔波在為藝術拼搏的路上。
一生求索,贏得累累碩果。相信唐中文的書法藝術必然能在中國書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追求書法藝術崎嶇而又光輝的道路上,唯愿先生展現出更多的潛質和創作激情,以平和的心態、寬容豁達的性格和隨遇而安的處事哲學面對藝術,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