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水電站的發展速度逐漸的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工農業的發展,并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有利的環境。我們需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小型水電站采取有效的管理機制,使得各種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以確保小型水電站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穩定的運行。本文分析了水電站生產運行管理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水電站;生產運行;管理效率
1.電站生產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施工流程在執行中不具體
很多時候,水電站在剛開始投產的時候,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投資回收,從而盡早的發電。所以,在水電站建設前,為了能夠提高建設的速度,而忽略了建設過程中的環保與節能的問題,同時,也沒有全面的、充分的考慮建設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導致在水電站建設中,使用大量的材料資源,致使出現了嚴重浪費的現象。另外,在水電站運行期間,一味的追求高效益、高收益,完全的忽視了水電站運行的質量,這為水電站日后運行管理工作留下了極大的隱患。這些種種的不足,我們都可以視為水電站在運行中,施工流程執行的不夠具體完善,從而給水電站的發展帶來了麻煩。
1.2水電站監控制度與管理制度不全面
從我國當前小型水電站運行管理體系上看,我國的小型水電站運行管理體系的發展還不完善,還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尤其在水電站監控制度與管理制度方面表現的尤為明顯。由于水電站監控技術上存有一定的缺陷,導致了水電站的管理制度出現了漏洞,最后導致水電站的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使得水電站在監督管理一直處于一個比較混亂的局面。
1.3應急能力差
我國大部分的水電站中的運行管理體系都存有一定的漏洞,有的問題是水電站的運行規程發展不完善,也有的問題是水電站無法及時更新的問題。所以,一方面。水電站中一旦有事故發生,相關人員的處理方法無法達到處理生產事故的要求,導致水電站整體的應急處理能力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水電站建成以后,會給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使得部分水電站周圍的水位迅速下降,出現下游水量減少等問題,這給水電站的平穩運行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2.提高電站生產運行管理效率的對策
2.1電站企業要建立科學經營管理模式
對于任何企業而言,科學經營的管理模式都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水電站要平穩健康的運行發展,那么就要充分的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還要處理好自身發展與國家以及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為此,小型水電站在發展中應該建立起完善的水庫水情預報系統,按照國家防汛以及抗旱的一些規定進去執行水庫調度與發電,合理的運用水資源,處理好用水、發電以及灌溉等之間的關系,使得各方利益能夠最大限度的平衡發展。同時,還要充分的利用人力資源,與國外的先進的管理經驗相結合,與專業性比較強的公司合作,讓這些公司參與到本公司的管理當中,節約建設成本,從而真正的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好局面。
2.2加強對電站設備的檢修工作
電站之所以能夠在近幾年里快速的發展起來,不僅與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還與企業內先進設備的使用有關。設備的有效使用,可以為電站健康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為此,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要大力加強對電站設備的檢修工作,定期的對設備進行保養與檢查,一旦設備使用過程中存有問題,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保證電站健康的發展。電站所屬區域一般為地方電網,網內負變化幅度很大,因此機組調整負荷和啟停比較頻繁。為實現發電量的最大化,就必須保證電站設備能夠不間斷地安全可靠運行,同時又要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電站主要從以下五方面開展工作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①加強設備缺陷、設備維護檢修管理。電站要求值班人員發現設備缺陷后無論當場消除與否,均要由值班人員做好記錄。當出現重大缺陷時,值班負責人應及時上報安全生產部門組織人員進行消除或采取其他積極措施防止造成事故;對于一般缺陷,要列入計劃盡快進行處理。根據缺陷檢查記錄,每年舉行一次小修處理工作,根據小修及日常維護中的記錄分析再安排大修。要求做到維護檢修開始有計劃、過程有記錄、完成有評價,大大縮短了檢修工期,保證了設備的檢修質量。②加強技術監督管理。電站的技術監督是運用各種科學試驗方法,對各種設備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驗和檢測,以期了解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況及在運行中的變化規律,保證設備有良好的技術狀況。技術監督主要包括儀表、絕緣、金屬、化學等監督,關鍵對儀表、絕緣、金屬三項的監督。儀表的監督是對各類電器儀表定期進行校驗、調整、修理,保證各類儀表和計量的完整性和精確性。絕緣監督是為了防止電氣絕緣損壞,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電氣設備、防雷和接地等進行預防性檢測和試驗,并對其運行狀態進行監督。金屬監督是監督各種金屬部件在運行中的性能變化,特別是水輪機的氣蝕和泥沙對轉輪的破壞和磨損,易磨部位的磨損情況等。但是電站專業技術人員和檢測設備相應缺乏,這部分工作可以考慮外委進行,待電站運營到一定規模后再考慮進一步的自我完善。③定期切換設備試驗管理。根據電站編制的設備定期切換要求,督促值班人員嚴格做好設備的定期切換試驗工作,保證設備能快速及時按調度及來水要求并入電網。④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值班人員每小時對主要設備進行一次檢查并監視記錄數據變化,每班對設備及環境衛生進行一次清掃。安全員每周對全站設備進行熄燈檢查一次,每月初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維護檢查,加注潤滑油、黃油。在設備運行中要做好各種記錄,改正不良的習慣操作行為。⑤嚴密監管水工設施。對水工設施的管理維護是水電站管理的重要組織成部分。電站為了管理好渠道、前池等設施,設有專門水工運行班,其主要職能就是管理渠道沿線的日常巡視維護工作,防止外部人員破壞水工設備,監視地質地形變化;定期給啟閉機室里的卷揚機進行日常維護,在運行中正確處理好發電、用水、灌溉、防洪等關系。
2.3建立健全檔案制度確保技術資料系統性
電站歷來重視建設期間和運行管理期間的檔案管理工作,檔案管理主要是由人事管理、技術檔案管理和物資備品備件及公用工器具管理組成。人事管理主要是建立職工的個人檔案,根據每個職工的學歷、培訓經歷及特長做到知人善任,及時辦理各項職稱評定、人事任免、待遇調整等,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技術檔案管理實行專人負責制,確保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技術資料不因人員變動而混亂。負責人員在工作中認真收集整理歸類各種設備的有關說明書、數據、圖表等,以及維護檢修過程中現場試驗測量數據,并將其分類匯編歸檔,建立健全了文檔查閱借閱制度。物資備品備件及公用工器具管理主要有,備品備件實行專管,并建立電子檔案,便于查找及補充;備品備件的采購,由安全生產部門根據實際需要提出,材料管理人員負責整理確認,書面匯報站領導進行審批購買;備品備件采購到站后,須經材料保管人員進行驗收入庫;設備的領用要由使用人員簽字履行領用手續;公用器具有專用位置,用后放回原位,交接班時交接清楚。
3.結語
電站的管理本著從資源開發、利用出發,同時兼顧到工農業發展的需要,在確保電站能夠安全、高效、經濟、可靠運行的情況下,拓展了員工的工作能力,做到運維合一,以管理促發展,更好地發揮了電站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峰.水電站運行管理存在的若干問題和對策[J].硅谷,2014(17).
[2]左燕霞,駱連強.石津灌區梯級電站運行管理模式初探[J].小水電,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