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電集團萬隆實業分公司 山西省 030053
摘要:本文主要就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要點以及質量安全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質量安全措施
一、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的概述
人工挖孔灌注樁是采用人工開挖的方式在地基中形成的井筒形灌注樁。這種施工工藝主要適合在土質較為密實的地區使用。與其他樁體施工工藝相比,人工挖孔灌注樁具有以下特點:機械體積小,在場地內占有的空間小;工程造價較低,成本低廉。施工機械操作簡單,可控性較高;易于對施工的質量進行控制;有很好的環境效益,施工中基本不產生環境污染。
二、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分析
1、施工準備工作
施工準備對于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實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應用人工挖孔樁技術前,需要準確審查孔樁的設計圖紙,并預先對挖孔樁處的地質進行必要的勘測。其主要勘測內容包括了掌握現場地質軟硬程度、地下水的含砂量、施工現場粉土及殘積土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隱患。另外還需對施工中因降水等原因造成的總涌水量及影響的半徑大小、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的問題進行估算,進而制定相應的施工期間的預防方案;其次,施工前應選擇施工現場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實施成孔施工工藝試驗,并且在施工終孔后,應將樁身貫穿的各層土壤、樁前端處的持力層的影響土壤以及勘察報告中及標高所提供的相關資料是否準確等進行細致的檢測,以保證不存在其他安全隱患,保障正常的施工。
2、場地平整及測量放樣
在正式施工前,應先平整場地。在進行場地平整時,應嚴格根據設計標準進行,確保其平整性滿足施工的要求;確保施工現場的土質滿足密實性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場地的平整過程中,還應特別注意,人工挖孔灌注樁樁位處的地面標高應比原地面標高高出50cm,還應在施工現場的周邊布置適當的排水溝,將施工場地內的積水排出,避免地表水流到樁孔內。在工程施工的前期準備階段,應嚴格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在施工現場內測定出各個樁孔的位置,并對孔位的準確性進行復核,符合要求之后,即可在各個孔位處進行十字樁埋設。為了確保其穩固性,還應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可以采用混凝土或者砂漿原料進行加固,這樣在開挖施工的后期,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樁位的參數對其位置進行二次檢驗。
3、樁位的開挖與護壁
樁位的確定與開挖是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實踐的第一個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施工人員應當根據據復測控制網資料和樁位平面布置圖來測定樁位控制網和高程基準點與此同時確定好樁位中心并且以樁位中心為圓心同時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上部圓周。然后在撒石灰線作為樁孔開挖尺寸線。在樁位線定好后,工作人員應當在監理工作與復查工作完成后方可進行開挖工作。并且每節的開挖高度應當根據土質和具體工程設計開決定,樁位高度通常在0.8~1.4米之間。
支護壁模板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樁孔壁坍塌,從而能夠確保施工的安全進行。因此支護壁模板的確立應當首先保證成孔的整體性和穩定性。此同時混凝土采用與樁基同強度的C30混凝土并且護壁模板通常采用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的方式。另外,在某工程中,支護壁模板寬度為20~40cm并且護壁高出地面40cm,從而能夠更好的進行擋土工作和擋水工作并且能夠有效防止孔口物體墜入孔內,從而確保了施工安全性的有效。
4、鋼筋制作安放及混凝土灌注
在鋼筋的制作安放過程中,首先對合理地控制鋼筋籠的焊接作業量。鋼筋籠骨架的安放應采用汽車吊裝的方式,應有專業的施工人員進行。當對較長鋼筋籠骨架進行吊裝時,為了防止骨架在吊裝的過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變形,在吊裝之前,應在鋼筋籠上進行三角支撐焊接處理?;炷撩恳淮喂嘧⑦^程中,應將灌注高度控制在60cm以內。灌注完成之后,應采用插人式振動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振搗過程采用40cm至50cm插點間距設定方式,這種方式可以確?;炷琳駬v密實。
5、樁位的檢查與循環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樁孔的護壁做好以后,施工人員應當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的上口,從而能夠用十字線對中并且用吊線錘向井底投設。因此能夠以半徑尺竿檢查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然后在對之前樁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誤差進行修整。需要注意的是,在樁位的檢查與循環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進行檢查與施工,并且對于每根樁位都進行引測,從而能夠在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促進整體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加強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質量安全的具體措施
1、加強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
在樁孔的開挖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樁位的準確性,可以在孔口處進行放線定位;在護壁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現模板支撐出現變形,應及時采取措施對其變形進行糾正;通常情況下,在12h之間應完成一節段的開挖施工和護壁施工;當護壁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才可進行下一階段的開挖施工;當進行鋼筋籠吊裝安放時,在其整體穩定性滿足要求的基礎上才可適當的提高導筒安放的速度,這樣能夠減少孔底巖層結構的暴露時間,從而降低巖層結構出現承載力變化的可能。
2、加強人工挖孔灌注樁技術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對施工人員的安全的安全知識普及是十分重要的,施工現場以及施工人員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要求。平時應該多注意施工當中的技術管理,嚴格監督、經常檢查并作出相關指導,發現問題馬上處理,不留安全隱患。
2.1 人工挖孔樁的安全措施注意事項
第一,及時清理挖出的土方,嚴格禁止將土石方放在井口周邊的一米范圍內,并且土堆的高度應該小于0.8m。第二,在井口周邊澆筑井圈,并要求必須使用砼進行澆筑,且澆筑高度要高于二十米,澆筑井圈的目的是放置雜物和水進入井內。第三,設置安全防護欄在挖孔樁的作業面周圍,高度高于一米。第四,在正在開挖或已經完成的樁孔上應該加蓋孔蓋,并設置警示牌,并標注“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字樣。
2.2 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措施
加強現場施工人員安全的具體措施如下:第一,現場的施工人員頭上應該佩戴安全頭盔,腳上穿絕緣膠鞋,在作業時,需要有人監督并及時做出防護,在井口邊的作業人員,以及相關的監督人員,不能穿拖鞋或者不穿鞋,嚴禁酒后作業。第二,當孔的深度比挖空人員的身高還要高時,就要在孔口或者是孔內設置壁略低的半圓防護板(網),并且在孔深增加的同時防護板也要延長,此時使用掉渣桶時,應該注意避讓護板。第三,設置安全繩和軟爬梯在井空內以便應及時使用。第四,井內人員必須乘專用吊籠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腳踩護壁上下井孔。聽從指揮,密切配合,嚴格按規定進行施工。井孔內外設置對講機或低壓電鈴,便于上下聯系,確保通訊暢通。第五,井底照明須用低壓電源,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或安全礦燈。注意向孔下通風,加強空氣對流。必要時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危害。第六,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換作業,樁孔上人員密切注意觀察樁孔下人員情況,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2.3 施工現場電路安全
施工現場電源線路,必須按“三相五線”制,TV-S系統要求布置,并按“三級配電”“二級漏電分級”分段保護。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工挖方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工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促進其施工質量與安全水平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閆博.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安全措施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4,02:46.
[2]張龍,袁飛.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J].江西建材,2013,03:90-91.
[3]劉永杰.淺談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