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裝飾色彩是一種語言,是人們對文化品位追求以及對內心情感需求的一種表述。本文從文化角度入手,闡述了室內裝飾色彩搭配中的形式美與人們所形成的心理狀態反應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室內裝飾中的色彩應用進行了研究,提高室內空間的審美效果。
關鍵詞:室內裝修;色彩應用;空間裝飾
室內裝飾中的色彩應用是一種創造性藝術行為,裝飾色彩的運用不僅需要了解相關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從感性角度重新發掘美感,從而達到一種“全面審美”的狀態,即室內裝飾是一種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結合基礎上的審美。
一、色彩審美的發展及其與文化的關系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藝術審美需要與時代結合在一起,即使是在同一時代下,不同地區所受的文化差異也會造成色彩審美的迥異,正如畢加索所說的,“不是藝術本身在變,而是人的思想在變”,因此,現代色彩藝術需要適應文化發展需求尋求自我的突破和發展。
我國使用色彩的時間非常早,從考古中的彩陶、壁畫等文物就可以看出很早之前人們就已經使用色彩表達他們的美好心愿,在禹舜時期,黃、黑、青、紅、白就用來代表五行。另一方面,中國古代哲學文化也深刻的影響了色彩的審美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政治化和色彩倫理化使得某些色彩成為一種觀念的符號,深刻影響了國人對色彩的內心感受,例如人們崇尚紅色作為喜慶、大氣、正統的代表,而白色則被視為一種脫俗、隱逸、純潔的藝術境界,因此色彩從一種物質表現手段升華為一種精神境界的象征。
如今,社會發展已經趨于多元化和全球一體化,不同文化之間不斷沖擊和交融,西方文化也給中國傳統色彩審美帶來了巨大變化,因此色彩信息的準確性必須建立在大眾對色彩普遍認知的范圍之內,選擇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色彩組合來滿足人們對內心世界的表達。
二、室內裝飾中色彩的應用
室內色彩是室內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空間色彩的運用,人們可以營造適合室內功能的環境氛圍,例如在餐廳的室內色彩設計中可以使用暖色調(如橙色等)來烘托就餐的溫馨和親切,促進就餐者的食欲,而在醫院中則多選擇白色等淺色系作為室內主色調,這正是受到空間功能限制,以及滿足人們內心對白色代表純潔、安靜的文化契合。由此可見,色彩也被視為室內環境的靈魂,對室內氛圍營造以及用戶的舒適感和空間感都起著非常大的影響。
2.1室內色彩的影響因素
室內色彩的搭配需要從諸多方面進行考慮,空間色彩的應用并不是設計者憑空隨意揣測出的,常見的考慮因素有以下幾點:
1)功能要求
正如前文所述,餐廳和醫院在主色調上的選取受到了其空間功能的限制,如果在醫院中使用色彩絢麗的背景色調,容易引起就醫者的心理恐慌和煩躁,但是在一些公共娛樂場所,豐富的色彩搭配反而容易帶動人們的精神興奮。
2)光照條件
色彩是靠光而存在的,因此,光照條件可以影響人們對于顏色的辨別,太陽光作為室內主要光源時,色彩搭配需要根據光線進入室內的強弱以及角度來搭配。比如強光和弱光對同一物體的照射容易給人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強光對人的視覺沖擊較大,使人容易產生刺激、煩躁的作用,而弱光則對事物的表達顯得非常柔和,而室內從東側透射的光線容易造成室內色調的清冷平淡,而從室內西側透射的光照容易將室內顯得耀眼和明亮。
3)裝飾材質
室內裝飾中常見的材質有涂料、織物、陶瓷、木材、石膏等,這些裝飾都有自己的物理屬性,從而會造成室內光的不同反射度和吸收度。相同色彩配置方案使用在不同的材質上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在上述材料中,陶瓷玻璃制品的色彩反射值最大,織物的發射度最小,因此色彩照射在前者物體上容易對周圍空間產生投射。又比如金屬材質可以使得色彩變硬,從而影響用戶的內心感受,而如果在某些表面進行亞光或泛光處理則顯得柔和淡雅一些。
2.2室內色彩的設計原則
室內色彩是人們進入該空間的最直接感受,極大的影響人們心理的思想活動,一個優秀的室內色彩設計應當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民俗傳統、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生活習慣進行設計,本文重點強調從以下兩個原則進行室內色彩設計:
1)契合空間功能
空間功能是影響室內色彩設計的重要因素,由于色彩能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對人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影響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因此,在色彩設計之初就應該根據空間的功能類型進行定位,比如住宅、商業、公共、辦公等。
2)契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形成大多受到當地地理自然條件以及人文條件的影響,強烈的地域特性要求設計師因地制宜的進行室內色彩設計,運用特定地區或名族的傳統色彩,可以取得使用者心理上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
2.3室內色彩設計方法
色彩是一種語言,在把握一定的色彩設計原則的基礎上,設計師可以通過一些“語言”的組織來強化情感的表達,常見的色彩設計方法有以下兩種:
1)關系色彩法
在追求素雅、清淡的空間中,關系色彩法要求設計師選定一個適合室內的色相,通過運用此色相的明度、純度的微小變化達到有深度的室內色彩氛圍;而在追求豐富、變化的空間中,關系色彩法則要求設計師運用色環上相鄰的色彩使室內產生統一但富有變化的色彩效果,例如用于小型文化場所以及其他需要豐富華麗視覺效果的場所當中。
2)對比色彩法
對比色彩法指的是通過補色設計進行的色彩分布,該方法根據空間的整體需要,選擇一組適合的補色并利用補色之間的強烈色差呈現出鮮明對比又不失和諧的空間氛圍。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空間面積的大小以及明度和純度的均衡調節,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色彩的主次分明和疏密有致。
三、結束語
裝飾色彩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可視化媒介語言,其審美的架構和信息的傳遞是通過將人們對色彩的感知和經驗進行對照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思想,本文從地域文化入手闡述色彩藝術的理性和感性,理性則來自于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室內空間的功能設定,感性則來自于個體對色彩的判斷,這可能是地域文化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光照強度、物體材質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因此,在室內裝修中,設計者應該盡可能的考察這兩方面的內容,對空間主色調、背景色調以及色彩搭配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高履泰,蔣仁敏.建筑色彩原理與技法[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23-25.
[2]吳佳芬.淺談形式美法則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大觀,2009(10):16-30.
[3]徐曄晗.室內設計擁塞的分析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