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于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典故一定并不陌生。西蜀丞相諸葛亮對馬謖十分賞識和器重,但因為馬謖在鎮守街亭時的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致使街亭失守,使西蜀軍隊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諸葛亮為了嚴明軍紀,揮淚斬了馬謖。這“揮淚”里,有軍法的嚴明,有對馬謖的痛惜和不舍。細究其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行為其實是對軍隊的管理。就諸葛亮個人而言,雖對馬謖存有萬般不舍,但為了嚴明軍紀,為了以儆效尤,諸葛亮必須這么做,這是一個管理者情非得已、但又不能不為的選擇。對于企業而言,當員工出現問題時,也常常面臨這種選擇,雖沒有揮淚斬愛將那般嚴重,但也需要我們積極進行思索和探究。讓員工在企業中成長并不斷進步,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對員工進行適當的教育和培訓。青年員工作為企業的新生力量,存在著一些發展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能夠使其枝杈斜生,但是,這部分群體也有著很強的可塑性,如果加以正確的教育、培養和引導,往往能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我作為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教培科科員,立足本企業,談一談自己關于鋼鐵企業青年員工教培方法的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和指正。
關鍵詞:青年;員工;教培;方法;建議
在當今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的開發是對人才的經營,往往決定著一個企業有著怎樣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是人力資源開發必須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專業技能的提升
啟功先生曾在自撰的墓志銘中寫道:“博不精,專不透。高不成,低不就。”其實這一點很能概括當前一些企業和單位中青年員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態。中國的老百姓常常說“一招鮮,吃遍天”,這其實是對“術業有專攻”的一種通俗易懂的闡釋。對于人才而言,“術業專攻”也是最重要的要素。
鋼鐵行業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行業之一,鋼鐵企業的青年員工作為企業未來的接班人,是將來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所以要在專業技能方面不斷提高。作為龍鋼公司人力資源部教培科一員,我對這一點也感受頗深。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個人的競爭力不僅取決于你的素質和能力本身,企業對特別符合自身效益的人才的需求狀況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專業技能水平相當的青年員工而言,那些在專業技能方面著意提升自己的員工往往能在無形中為自己的價值增添籌碼。勤學如青苗之起,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日有所虧。企業的青年員工應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要充分認識到世界是在不斷變動的,環境在更迭,科技在進步,如果永遠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貪圖安逸,那勢必將會被時代拋棄,被社會淘汰。所以,企業的青年員工應時刻做一個“在雨中奔跑的孩子”。
企業也應該把提升青年員工的技能作為企業人才戰略的一部分,對青年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時,要積極引導員工意識到提升專業技能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其不斷學習,不斷鉆研的危機意識。同時,在青年員工的技能提升上要盡可能地給予幫助,可以結合企業現有的資源和理論對員工進行培訓,也可以在企業內部舉辦“技能競賽”,在豐富員工業余生活的同時,鼓勵員工間相互學習和交流,為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的技能水平搭建平臺。同時,還要盡可能地給青年員工創造“走出去,學回來”的學習機會,積極學習與企業緊密相關的最新生產工藝或操作技術,促進員工和企業的共同進步。
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創新也同樣有著四兩撥千斤的重要作用。青年員工作為企業中較有活力的一個群體,往往更容易在工作形式和內容上有所創新,所以,對于企業青年員工的創新意識培養是尤為重要的。一些企業認為這種創新意識培養是可有可無,甚至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看法是極不科學,也不利于企業的長足發展的。龍鋼公司一直把創新培養作為員工教育和培訓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因為我們相信,磨刀不誤砍柴工,創新一定是一把利斧,它能夠幫助我們的員工在某一時刻給自己和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線工程,它不可能在一時三刻就對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素養的提高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創新意識一旦形成,就會如我們學到的知識、成型的世界觀一樣根植于員工腦中,成為員工個人和企業發展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對于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企業要重視對企業員工的創新意識培養。在培訓方法上,人力資源部門也要積極探索,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尋找員工創新意識培訓的最佳途徑。在培訓中要鼓勵員工大膽嘗試,發散思維,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縛,辯證地、多角度看待問題。對于員工的想法要耐心聽取,并選取一些比較典型的或有研究價值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討論、研究,這樣一方面激發了員工積極創新的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認識到自己是企業中的重要一員。對于在思路或技能創新方面有較大貢獻的員工,要及時進行表彰和獎勵,鼓勵更多人加入到創新工作的行列中來。
文化知識的充實
中國有著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這是歷史和前人給予我們的巨大的精神財富,它對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對企業的青年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時,文化修養的浸潤也是不可或缺的,這種文化知識的充實,能夠幫助青年員工提高文化修養,約束自身行為,從而推動企業文化的樹立。團體是社會的縮影,如果每個企業都能把文化充實作為員工教育培訓的一部分,那對于社會整體的道德品質建設與和諧文明社會的構建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知識的充實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一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需要長期的堅持。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和各類新興媒體的迅速崛起,青年員工的生活已被無孔不入的便捷網絡所占領,無論是乘車、等待的時候,還是外出聚會,人們都低頭刷著微博,講著微信,瀏覽著朋友圈,傳統文化在這樣的時代,想要占領青年員工時間上的一席之地似乎變得不太可能。龍鋼公司對于文化的力量一直十分重視,在教育和培訓過程中,我們讓思想學會了轉彎,既然無法選擇時代,那么就充分利用時代的產物。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媒體便捷的特點,讓其成為開展文化知識充實的載體。企業可以開通相關的文化傳播平臺,如人們常用的微博、微信等,利用網絡平臺更新或傳播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和展示企業內部的道德文明模范,鼓勵大家參與和學習。這樣一來就把文化培養開展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既節約了大家的時間和企業的培訓成本,豐富和充實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讓培訓的范圍變得更廣泛。企業還可以定期舉辦以弘揚傳統文化為目的的相關文化活動,用濃郁的文化氛圍陶冶員工的情操,引導員工用學習傳統文化這種健康文雅的方式來充實自己的業余生活。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產業的多元化,關于鋼鐵企業青年員工的教培還會向我們提出更多新的挑戰,但是創新、學習、以人為本的要素是不變的,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不變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斷轉變工作的方法,拓展自己的工作思路,并對如何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為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而進行不斷的思考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