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江湖之門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門派和武功。
門派或是大小有別,武功卻無地位高低之分。某個時期,某個門派,某種武功,出了高手,自可領風騷數年,而有的門派,人才凋零,自是光輝難再。
音樂江湖,也是如此。聲名遠揚的高手們,有些“高處不勝寒”,有些卻是“盛名難副”;有些“幸運兒”,趕上了對的點;有些“聰明人”,享盡一時“得意春風”。
夏日的某個清晨,躺在床上,將醒未醒,耳畔傳來熟悉的樂曲聲。小區里某戶人家正在放著《一直很安靜》,這是臺灣女歌手阿桑的一首代表作。我對阿桑的歌曲還算比較熟悉,因為阿桑是我“北漂”時,因緣際會下認識的一位臺灣前輩老師的徒弟,這位老師免費給我上過課,給過我事業上的幫助,也和我講述過一些音樂故事,我很喜歡他寫給林憶蓮的一首歌,《遠走高飛》。
阿桑就是這位老師發現后,用心指導訓練,達到一定水準之后,推薦進入唱片公司的。所以做音樂這一行,雖然很不容易,但在比較職業和成熟的地區,還是會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規律,像這樣“師傅帶徒弟入行”的方式,就是優質行業新人一種有保證和效率的來源。從舊時代上海唱片公司的“金嗓子”“銀嗓子”們,一直延續到今天,歐美最紅的泰勒·斯威夫特、蕾哈娜們。
這位老師是臺灣音樂行業一位較為資深的前輩,擔任過庾澄慶、周華健、郭富城、柯以敏等不少巨星和歌手的制作人和創作人。小時候,我曾一時興起,在小本上抄寫過幾首歌詞,其中有一首郭富城的歌,后來發現,竟是這位老師寫的,所以也是緣分。
阿桑的嗓音很獨特,非常有辨識度,俗話說,從藝,首先要老天爺賞飯吃。好聽的,有質感、有辨識度的嗓音,是成為成功歌唱演員的一個基礎。因為“人聲”,本身就是最美妙的一件樂器。
阿桑的歌曲,屬于港臺地區流行音樂中一個主要的門類,即“都市療傷歌曲”。港臺地區的音樂人們,比較擅于創作和制作這樣類型的歌曲。在這個門類里,音樂精致,成熟細膩,常由具備天賦嗓音和不俗唱功的歌手來詮釋演繹,在不同時期,都能留下佳作和經典藝人。
天后級歌手那英,早年在內地歌壇的發展,還是較為模糊的。在簽入臺灣唱片公司發展后,那英在形象和歌路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和提升。臺灣音樂人們給那英打造了一系列“都市療傷”類型的歌曲,找準了那英的嗓音特質和歌路方向。也正是一系列精心打磨,堪稱經典的“都市療傷歌曲”,像是《夢一場》《夢醒了》《出賣》《征服》《心酸的浪漫》《為你朝思暮想》等等,真正決定了那英在華語歌壇的天后位置。
今天在電視選秀節目上,還是可以常常聽見那些熟悉的歌曲,但這一華語音樂類型,在創作和制作上,似乎聲勢已大不如前。或許是有著種種原因,但作為音樂行業成熟的、久經考驗的一種主打產品,相信這一音樂流派還是會繼續發展和延續下去。
這一流派的經典很多,最后再推薦兩首個人太喜歡的,經典中的經典:《哭砂》《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