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D-LTE是指TD-SCDMA的長期演進,是TDD版本的LTE技術。本論文根據TD-LTE通信系統特點,研究了在規劃設計中涉及到的TD-LTE關鍵技術,提出了完善的TD-LTE無線網絡規劃設計流程。同時討論了規劃設計流程中運用的核心原理和算法。
【關鍵字】 TD-LTE 無線網絡 覆蓋規劃
一、TD-LTE通信系統
LTE是以OFDM技術為核心,取消了無線網絡控制器(RNC),采用扁平網絡架構,由3GPP組織制定的全球通用標準。LTE包括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兩種模式。
TD-LTE是指TD-SCDMA的長期演進,是TDD版本的LTE技術,采用了TDD(時分雙工)、OFDM(正交頻分復用)、MIMO(多輸入/多輸出)以及高階調制等多項關鍵技術。
二、TD-LTE無線網絡組成及其規劃
2.1 TD-LTE無線網絡組成
TD-LTE在組成方面同前代相比最大區別在于取消了RNC,eNB與EPC間通過S1接口直接相連,eNB與EPC節點多對多連接,形成網格網絡,eNB之間通過X2接口直接相連。
EPC可分為控制面實體MME和用戶面實體S-GW(SGW/ PGW)。
S1接口是eNB與EPC之間的接口,它分為用戶面和控制面。S1的控制面接口(S1-MME)提供eNB和MME之間的信令承載功能。S1的用戶面接口(S1-U)提供eNB和S-GW/ P-GW之間的用戶數據傳輸功能。
X2接口是eNB和eNB之間的接口,該接口用于負載管理、差錯處理以及終端的移動性管理,用戶面接口稱為X2-U,控制面接口稱為X2-CP。
2.2 TD-LTE無線網絡規劃步驟
TD-LTE規劃流程同樣包括數據采集、規模估算、站址規劃、網絡仿真、性能評估和調整五個階段。
數據采集,先根據建網策略提出建網指標,收集準確的現網基站、地理信息、業務需求等數據,用以明確建設區域及場景。規模估算主要是通過覆蓋和容量來確定網絡建設的基本規模。容量估算則是分析一定時隙及站型配置條件下,TD-LTE網絡可承載的容量,計算是否可以滿足用戶容量需求。站址規劃主要是依據鏈路預算的建議值,結合目前網絡站址資源情況,進行站址布局,并在確定初步布局后,結合現有資料或現場勘測來進行可用性分析,確定目前覆蓋區域可用的共址和新建站點。網絡仿真是指在完成初步站址規劃后,進一步將站址規劃方案輸入到TD-LTE規劃仿真軟件中進行覆蓋及容量仿真分析。
通過分析仿真輸出結果,可以進一步評估目前規劃方案是否可以滿足覆蓋及容量目標,如存在部分區域不能滿足要求,則需要對規劃方案進行調整修改,最終滿足規劃目標。
2.4 TD-LTE無線網絡規劃要點
TD-LTE網絡規劃中,傳播模型用于計算發射端到接收端的路徑損耗。
目前采用COST231-Hata模型作為初始模型:

其中:
d單位為km,f單位為MHz;
L為城市市區的基本傳播損耗中值;
hb、hm為基站、移動臺天線有效高度,單位米;
a(hm)為移動臺天線高度修正因子;
Cm為城市修正因子。
采用COST231-Hata模型計算(2.6GHz頻段)典型城市鏈路預算結果如下:

現階段TD-LTE容量規劃主要考慮小區平均吞吐量,要求在每扇區1載波同頻網絡、20MHz、2:2子幀配置條件下:小區下行平均吞吐量達到20Mbps;小區邊緣用戶下行平均速率不低于500kbps;TD-LTE試驗網容量仿真業務模型取定方式為單小區10個FTP用戶。
TD-SCDMA網絡CS64業務覆蓋能力略強于LTE網,因此TD-LTE如果要達到鄰區空載、10用戶同時接入時、邊緣單用戶下行吞吐量大于1Mbps的覆蓋目標,理論上需要在TD-SCDMA現網站距基礎上增加少量站點。
三、小結
本文通過介紹TD-LTE技術,引出了TD-LTE網絡規劃設計,并詳細介紹了TD-LTE網絡組成及規劃要點。但無線網絡的規劃設計、建設及優化是一個重復遞歸的過程,如何做好網絡建設和優化,提高通信質量,需要我們不斷的實踐探索,總結完善。
參 考 文 獻
[1] 沈嘉、索世強、全海洋等;3GPP長期演進(LTE)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2] 王映民,孫韶輝等;TD-LTE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6
[3] 胡宏林,徐景;3GPP LTE無線鏈路關鍵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