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逐步形成,為了能讓學生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更應該符合這一發展趨勢。而良好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技能讓學生畢業后更好就業,具備相應的英語交際能力尤為重要,在以往的中職英語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受到少數民族語言、生理特點和傳統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影響比較大,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不盡人意,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中職教育的教學重點,也是大家在英語教學工作中積極研討的重要課題,結合自己近年來的工作體會,我認為在英語教學工作中應注重從“注重字詞句的提煉,創新教學方法,強化英語口語運用”等三個方面著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不再學習“啞巴英語”,使英語既是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促進學生就業的一項技能。
關鍵詞:職業教育;英語口語能力;制約因素;提高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058-03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我省“9+3”計劃職業教育模式的大力實施,進一步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有力地推進了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在服務我省“兩加一推”,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中職學生就業競爭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益”談幾點工作體會。
一、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作用
中職教育是對我國歷年來應試教育的一種改革。一直以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里接受的英語學習都是以應試為主,老師給學生教授更多的是詞匯和語法方面的知識,能指導學生運用英語流暢地進行交流的情況不多,“啞巴”英語已經越來越成為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的中職英語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還是一門技能。因此,寫、能看懂一些英文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聽、能說,能與人交流,理解別人的思想,才能讓學生在就業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使工作干得更加出色。
二、制約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因素
1.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
我省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和革命老區,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豐富的文化和語言,中職學生大多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我省是經濟條件落后,語言環境較差, 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英語發音受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比較大,在學習英語時就經常鬧笑話。即便個別學生詞匯量很多,語法知識掌握得很好,也還是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準確的與人交流,學習英語難度較大。
2.學生心理特點的影響。
中職學生正處于從半幼稚走向半成熟生理階段,由于生活、學習語言環境的影響,在學習英語口語過程中容易形成從眾、定勢、缺乏自信的心理,有的難以改變原來的語言習慣,一開口就是說漢語,或在說英語時夾雜著漢語,沒有養成說英語的習慣;有的缺乏自信,覺得說英語別扭,羞于在別人面前說英語,或擔心自己發音不準,說成一些“中國式”英語,招致別人的笑話;有的則是看到周圍的人都不說英語、不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時,也就心安理得地隨大流了, 不愿意花很多的精力去練習口語。
3.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
當前,中職學校教學方式也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由于學生在入校前大部分處于應試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語法教學,學生成績評判標準以考試卷面分數為主,忽視口語教學,課本中的“聽、說”部分往往只是擺設,“啞巴英語”教學現象十分普遍。入校后又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由于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將來的就業形勢尚可,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學能力十分有限,無法有助于英語聽力、口語表達、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并出現了一些影響英語學習的新問題。
三、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中職教育的教學重點,也是我們在英語教學中積極研討的重要課題,結合近年來的工作體會,我認為應注重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注重字詞句的提煉,夯實基礎知識。
英語口語是由單詞和語句組成的語言,就像萬丈樓房需求一磚一瓦層層蓋起來一樣。若是磚瓦質量欠好,那么這座樓房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相同的道理,若是根本的詞句沒有把握好,那么在與人交流時就會感覺到無從“說”起,甚至連一個語句都很難“說”出。這就是因為頭腦中沒有“存貨”形成的。因此,要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必須注重字詞句的提煉。一是挖掘教材內容,掌握第一資源。教材文章難度適中,詞匯豐厚,是十分好的詞庫。在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把握教材需求的大多數詞匯以及考綱中悉數詞匯、詞組,并對詞句進行提煉,“說”出一篇合格的作文。如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材《英語 基礎模塊 》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 ! 為例,本文主要要求學生掌握迎接客人及恰當回答。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 在適當情況下談論天氣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 ?通過采取分組對話的形式,仿效課文句式練習,課堂氣氛一下子會活躍起來,教學目的就達到了。二是結合教學需求,提煉好詞好句備用。許多英文版新聞、雜志和經典的電影、歌曲有著豐厚的詞庫,指導學生把里面的好詞句收集、歸類整理,從中可以提煉出一些優美的詞匯和語句,改造一下,放到自己的語言中,為口語表達時備用。比如,英文電影《Toy Story》,《The Lion king》,《21st Century》等等,都是很好的資源。三是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流。與人交流是提煉字詞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徹底攻克英語“聽”和“說”的法寶。在教學或日常生活中,要經常鼓勵學生與周圍的人用英語來交談,有助于英語口語的學習,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運用自己已掌握的英語知識來交流思想,鞏固了已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同時,還能從別人那里學到了英語口語的語匯、短語、句子結構,以及表達各種內容的說法。
2.創新教學方法,突破傳統教學模式。
由于我國中職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來,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制約了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應用,要在創新教學方式上求突破。一是緊扣教材內容,設計好口語課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緊密圍繞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的要求,做好教材分析,把教學內容設計簡化為口語化,緊扣內容主題開展互動教學,把教學內容從過去的“傳授—接受”形式,變成“互相提問—發表觀點”,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積極主動運用英語,確保每節課能夠熟練地、有效地掌握一、二個交際功能的表達法,使英語課堂教學過程成為語言活動過程。 二是突出重點,掌握好“說話”技巧。在課堂上要調整教學策略,改變以往英語教學中過度偏重于語法和理論知識的講解,結合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準確地讀出新單詞的發音、句子的語調以及朗讀課文時的語感,特別要提示學生運用重讀、停頓、升調、降調技巧,并根據語調的不同,重音的移動,表現出不同心理狀態。通過反復練習,培養學生在以后的朗讀中注重正確使用語音、語調和重讀、弱讀及升降調,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們朗讀起來聲情并茂。三是采取多種形式,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協作教學、現場教學、能力分組制、開放教學等組織形式,改變傳統的“教室”觀念,把“教室”當作“聊天”等多功能室??砂褜W生按人數分組,在運用本課詞匯、句型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編排、表演不同情景中的對話、短劇等。也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放一段電影、聽一段歌曲等,讓學生以不同方式學習。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把教室“搬”到戶外,比如校園里、操場上,做一些需要大量語言表述或對話的有益游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主動地、自由地用英語“說話”。
3.強化英語口語運用,提高教學實效。
在強化學生英語口語運用中,要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按照市場需求,發揮優勢專業和辦學特色,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益。一是因材施教,突出教學的重點。根據市場需求專業的設置情況,結合學生英語口語培養目標,特別是要結合我省少數民族學生的生理特點、民族語言等情況, “因材施教,分類教學”,讓不同民族、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號入座”, 實施多層次、多規格的培養模式,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增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打造更多的“名牌產品”和“拳頭產品”。二是開展頂崗實習,強化英語口語的應用。開展頂崗實習是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學生就業一體化的重大舉措,堅持“學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把學生安排在專業對口、業務性強的崗位上實習,如涉外酒店管理、旅游等。通過開展頂崗實習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這既為中職學生長遠的發展奠定基礎,又為中職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提供了幫助。三是發揮英語口語特長,拓寬就業渠道。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隨著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深化,適應社會和企業需求是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辦學方向,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在中職教育體制改革中得到廣泛推廣,教學的目的和質量的提高均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所有專業學科的教學目標都是為提高學生就業率服務,英語教學也不例外。英語教學必按照學校辦學要求,把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學習技能來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和增加就業崗位,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 英語教學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針對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對策。但對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英語,能夠把握英語知識,能流利地用英語與人交流,不僅是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廣大英語教師共同追求的夢想。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
[2]《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
[3]《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9+3”計劃的意見》(黔府發〔2013〕1號).
[4]《當前中職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析》 楊云暉《致富時代(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