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做到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為學生設置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本文就結合小學數學的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6-0152-01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教師要做到充分的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認識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第二點,就是要創新課堂環境,在教學中應用新型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趣味性課堂,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開展趣味性數學課堂
課堂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就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傳統的數學課堂形式單一,久而久之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而產生反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盡量創新課堂模式[1]。通過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數學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就可以應用轉換課堂教學模式。轉換課堂模式就是學生與老師的角色互換,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數學課堂。在學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次小老師。先對學生進行提問,教師在提問環節選出一名同學,作為本節課的小老師,教其他學生認識人民幣。這種方式可以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地課堂環境,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應用創新型教學方法
科學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充分的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優勢,學生學習比較被動。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課程教學時,應該注意應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合作學習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在學習“解簡易方程時”,教師就可以應用合作學習法。解簡易方程是小學數學教學課程中的重要內容,需要學生達到熟練掌握。所以,教師在進行這一階段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但如果是單純的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計算,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給每一個小組分配一定量的解題任務,由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解題,最后,評選出解題最快的小組。這樣的在競爭下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思路,可謂是一舉兩得。
結語: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習慣養成,和學習興趣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小學數學的課程特點,通過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學習環境和應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和互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郭婷婷.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