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企業股權結構還存在著不平衡的的情況,這就引起了在公司治理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要完善我國國有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機制,就必須優化其股權結構,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股份企業在治理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從而,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
關鍵詞: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經濟效益
現階段,中國企業的股權結構往往會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所以,在中國企業中其股權結構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引起供公司治理結構出現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因此,對于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兩者之間關系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相關性
股權結構是指公司中各個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比率,這種股份比率影響著股東對于整個公司控制的強弱,根據這種控制權形成了公司的治理結構,股權結構決定了企業控制權的分布,也決定了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關系,如果股權過于集中就會引起小股東對大股東的行為以及經營權無法進行監控和約束,只有分散股權比率,多個大股東并存,才會提高整個企業的應變能力,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抗風險能力,所以股權結構影響著整個企業的治理過程,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形成的基礎。良好的股權結構不盡能夠提高一個企業的市場效益,同時,也能夠保障這種效益的持久發展,進而提升整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我國公司股權結構特征和現狀
在我國的上市股份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從原有國有企業轉變過來的,在企業轉變之前,國家為了保證國有持股的比例,所以,制定了國有過分不上市的安排,這就引起了如今對數股份公司結構的二元化,國有股份一直是占有企業的大部分股份,形成一股獨大的現象。對于我國企業個人股來看,個人股包含了社會公眾股和企業員工股,少數公司還存在著股本轉配股,這就引起我國上市股份公司中的股權結構十分的復雜,所以,總體來看我國企業股權結構具備股權高度集中、股權結構復雜以及非流通根本比例較大的特點。
三、當前我國股權結構及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司缺少多元股權制衡。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制度,所以,在所有社會資源中公有制占據主體部分,因此,在我國多數公司企業中,國家高度持有控股權,國家是公司的大股東,對公司企業擁有較強的控制權,在我國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指國家股作為第一大股東,占據絕對控股地位,在公司企業中持有超過50%的股份,另一種情況則是國家股雖然未達到絕對控股的比例,但是與第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相差懸殊。這兩種情況嚴重的影響著上市股份公司的治理,導致小股東對于大股東失去了監控和約束能力,同時,在公司的管理和執行上,大股東也會忽視小股東的存在,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小股東的利益。
(二)母子公司存在較為復雜的聯系。在我國上市公司往往后面都會存在一個母公司,上市公司只是其子公司而已,所以,在整個企業運營中,其控股母公司通常都會對上市子公司進行干預,很多情況下為了保證母公司的利益,往往會不惜掏空子公司的資金,同時,這些母子公司也會通過不健康的的管理對企業散戶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子公司會與母公司在管理決策上進行統一,為了企業的某種利益,作出不利益散戶的企業行為和決策。這其中做大的受益者往往是企業最大股東,一些小股東以及散戶的利益往往會受到傷害??墒?,這種行為根本無法約束,小股東根本無法對大股東的行為進行約束,也沒有權利去約束,導致不滿的情緒出現。這對于企業的治理是十分不利的。
(三)代理人出現獨裁行為。現如今,現代化的企業中,都是采取兩權分離的形式進行管理的,這種管理往往是企業擁有著會把企業委托給管理者進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代理人,代理人享有企業控制的權利,代理人在企業經營和治理中會處于個人或某些集團的利益而謀害多數股東的利益,還有就是這些代理人往往都是國有股的代表人,這就使得其對小股東的意見和建議根本不在乎,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對公司進行獨裁,只考慮自身的利益,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損害多數股東的利益。
(四)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我國公司股權分割十分混亂,小股東對于大股東缺少實質性的約束能力,同時,對于員工股的股期沒有明確的規定,從而,無法保障下層小股東與上層大股東的效益保持一致,而且,對于管理者的年薪報酬與公司經營效益關聯性不強,這就引起人們對于工作的積極性下降,這種情況會給公司的治理造成一定的影響,管理者和小股東對于公司經營失去興趣,進而,公司業績逐步下滑,對你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四、優化股權結構以及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措施
(一)分散股權。對于我國企業來講多數都是國有控股份額較大,所以,在公司治理中小股東根本無法對其進行監控和約束,因此,只有減少國有股在國有控股公司的比例,才能夠使整個公司的股權分散,也是形成公司多元股權制衡的基礎,只有公司多元股權形成了,才會對各個股東進行相互的監管,相互約束,相互促進,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特別是完善關聯交易的監管。通常來看,母子公司關聯交易會造成小股東以及子公司利益的損害,這種行為,也是大股東消弱其他股東實力的一種方式,雖然,在中國證監會的一系列規章中明確指出了要嚴禁這種行的發生,但是,由于規定的模糊,導致這種行為不但沒有得到制止,而且,如今是愈演愈烈,因此,先進段一定要完善關聯交易的監管力度,修正相關規章,從而,以法律的角度和規章的程序來約束大股東的行為,實現企業治理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三)明確代理人的行為。在目前的公司治理來看,一定要明確代理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在我國包含了個人行為以及政治行為。首先,對于個人行為,要明確其個人對企業的行為要求,要把各個股東的以及散戶的利益放在首位,確保他們利益的最大化,作為代理人不應當心胸狹隘,只是貪圖眼前的利益,這樣往往會使得企業發展受到限制。其次,對于政治行為,要明確企業的領導人直接參政,政府官員直接充當企業的領導人員等行為。不要政企不分,把政府代表當做是一種特權。只有明確代理人的行為,并在行業中統一制度規范,才能夠有效的對代理人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保障企業的治理。
(四)完善公司激勵機制。要想完善公司激勵機制,通常要從兩方面入手,這兩方面分別是激勵公司員工和公司的管理人員。首先,激勵企業員工,就必須要形成完整的員工股份制,這樣,能夠使員工成為公司的之人,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這樣,員工就會增強對企業的工作和生產工作的關注程度。作為公司的之人,他們的工作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其次,對上層的管理人員要實行股票期權機制,這種機制能夠有效的稀釋一定的公司股份,減小股權高度集中給企業治理中帶來的不便,這種機制極大的維護了多數小股東的利益,緩解了現階段大小股東之間的矛盾沖突問題。
結語:不同的股權形式,形成了不同的企業組織,同時,不同的企業組織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機制,這些不同的公司治理過程,直接影響著公司的經營業績,現階段,我國在控股公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和治理過程,因此,只有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有效的優化我國公司股權,形成多元股權的制衡機制,進而,實現整個公司的良性治理過程。雖然,在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沒有明確的顯性關系,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協調的關系,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也是形成公司治理的基礎,只有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證上市公司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凱芳. 淺析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治理問題[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35)
[2] 楊依,趙遠東.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對策研究[J]. 東方企業文化.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