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軍龍
淺析關節鏡輔助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效果
武軍龍
目的 觀察關節鏡輔助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60例接受治療的肩袖損傷患者, 對其實施關節鏡輔助治療, 觀察關節鏡輔助治療的效果。結果 60例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 美國加州大學肩關節評分(UCLA)明顯優于治療前;患者手術前平均得分(14.25±2.80)分, 手術后平均得分(34.25±3.41)分, 手術前后平均得分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節鏡輔助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 值得推廣。
關節鏡;肩袖損傷;療效觀察
肩袖損傷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人的關節疾病, 肩袖損傷患者的肩部會出現疼痛不止的情況, 并且患者的關節活動功能受到限制, 嚴重影響著日常生活。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醫療技術的提高, 人們開始關注肩袖損傷的治療效果, 急切需求能夠快速明顯的緩解患者的疼痛, 幫助患者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1]。本文選擇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本院接受治療的肩袖損傷患者60例, 對其實施關節鏡輔助治療, 觀察關節鏡輔助治療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本院接受治療的肩袖損傷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 女25例, 病程4個月~8年, 年齡42~75歲, 平均年齡(54.36±6.13)歲。60例患者在進行手術前肩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肩關節難以正常活動。進行肩關節正位X線片拍攝以及肩關節MRI檢查后確診為肩袖損傷。Gerber分型:60例患者中部分肩袖損傷21例, 中小型肩袖損傷32例, 大型巨大型肩袖損傷7例。1.2 方法 首先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 采用半坐臥位姿勢,上身軀干坐起呈現65°, 髖膝彎曲30°, 在手術過程中實行控制性降壓。使用后側入路的方式, 根據患者的時機情況選擇前外側或后外側通道。首先, 觀察患者盂肱關節內結構, 明確患者肩袖止點, 關節軟骨等部位的損傷情況, 核實肩袖撕裂處的活動程度, 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否松懈關節囊。進入患者肩峰下間隙清理滑囊, 同時擴大肩峰下間隙。接著,觀察肩袖表面, 如果患者肩袖損傷不是十分嚴重, 則可以使用帶線錨釘直接縫合固定, 通常使用1~2個錨釘;如患者肩袖呈現L型撕裂, 可以將折點處肩袖縫合然后固定在大結節上, 進而對殘余的縫隙進行縫合;如果患者的肩袖呈現U型撕裂, 則可以先邊對邊縫合3~4針, 然后再使用帶線錨釘進行縫合固定。
1.3 療效評價標準 使用肩關節評分(UCLA評分)標準來評價60例患者在進行肩袖損傷治療前后的肩關節功能。該評分標準總分35分, 疼痛與功能評分各占10分, 關節前屈角度、前屈肌力、滿意度各占5分。其中得分0~20分為差, 21~28分為中, 28~33分為良, 34~35分為優。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0例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 經過UCLA評分后效果對比, 手術前后患者的優良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60例患者在接受關節鏡輔助治療后, 隨訪6~18個月, 患者手術前平均得分(14.25±2.80)分, 手術后平均得分(34.25±3.41)分, 手術前后平均得分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關節鏡輔助治療前后患者UCLA評分效果對比[n(%)]
肩袖是人體肩關節的穩定結構, 同時也是同理結構。如果人體的肩袖出現損傷, 在早期可能會形成粘連、瘢痕等情況, 損傷后期病情惡化可能會造成肩關節活動受限。因此為了避免導致生活上的不便, 患者應該盡早治療肩袖損傷。傳統治療肩袖損傷的手術方式是Masson-Allen開放手術, 其主要優勢就是能夠將患者的肩袖在大結節上重新建立[2]。然而伴隨著醫療技術的成熟與發展, 關節鏡技術與器械不斷更新,醫療領域對肩袖損傷的修補技術研究深入, 在關節鏡下進行肩袖損傷治療的效果愈加良好。據國外研究報道得知, 在關節鏡下使用帶線錨釘修復患者肩袖損傷術后疼痛減輕程度評分明顯優于使用傳統開放手術的患者[3]。以往人們認為關節鏡輔助治療僅僅只適用于中小型的撕裂, 如果患者出現巨大撕裂則應該選擇切開修復, 然而目前關節鏡下治療大型肩袖損傷的療效也較為理想[4,5]。
本組60例患者中包括部分肩袖損傷、中小肩袖以及巨大肩袖損傷。60例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 UCLA評分明顯優于治療前;患者手術前平均得分(14.25±2.80)分, 手術后平均得分(34.25±3.41)分, 手術前后平均得分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國外相關文獻研究報道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關節鏡輔助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 值得推廣。
[1] 黃俊, 許易, 楊威斌.關節鏡輔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補術治療肩袖損傷25例臨床療效觀察.浙江創傷外科, 2014, 21(6):970-971.
[2] 王義雋, 宋玉成, 方銳.全肩關節鏡與關節鏡輔助下小切口治療肩袖損傷的Meta分析.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0, 10(10): 1222-1227.
[3] McMahon PJ, Prasad A, Francis KA.What is the prevalence of senior-athlete rotator cuff injuries and are they associated with pain and dysfunction.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4, 472(8):2427-2432.
[4] 陳濱, 郭剛, 張晟.關節鏡輔助下LCP微創治療脛骨平臺SchatzkerⅠ、Ⅱ型骨折的臨床效果.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9, 17(6):401-403.
[5] 張瑋曾 , 王玉東 , 劉曉梅, 等.小切口結合關節鏡治療肩袖損傷療效觀察.河北中醫, 2014(8):1264-12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44
2015-03-24]
471000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