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濤 陳育堯 陳榮華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在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石海濤 陳育堯 陳榮華
目的 對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對合并白內障的超高度近視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62例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白內障囊外摘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組患者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在手術治療前、手術治療后3 d、手術治療后1個月的視力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術后散光度數明顯小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對合并白內障的超高度近視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白內障;超高度近視;治療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不斷更新,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應運而生, 不僅可對高度近視進行矯治, 還能對白內障進行更加徹底的治療[1]。本次對合并患有白內障的超高度近視患者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就診的合并患有白內障的超高度近視患者62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31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2例;患者年齡37~78歲, 平均年齡(55.1±7.6)歲;近視患病時間1~26年, 平均患病時間(7.2±6.4)年;白內障患病時間1~15年,平均患病時間(3.3±4.5)年;治療組中男18例, 女13例;患者年齡39~77歲, 平均年齡(55.3±7.7)歲;近視患病時間1~25年, 平均患病時間(7.1±6.3)年;白內障患病時間1~16年, 平均患病時間(3.2±4.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治療開始的前3 d常規滴抗生素滴眼液。在手術開始的前1 d應該幫助患者將眼睫毛剪掉, 用無菌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對淚道進行沖洗。術前30 min用復方托吡卡胺散瞳3次。手術操作時均在顯微鏡下操作。
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 具體操作步驟為:在12點處作透明角膜切口, 并在3點鐘位置做角膜輔助切口, 注入粘彈劑后環形撕囊, 充分分離晶體皮質與核, 用超聲乳化將白內障擊碎和分割切除, 將核擊碎后, 吸出殘留皮質, 并植入人工晶狀體, 清除殘留的粘彈劑, 注水恢復前房水密切口至無滲漏。涂碘必殊眼膏, 敷料包扎術眼[2,3]。
采用常規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 在對白內障進行摘除處理, 具體操作按照常規方法進行, 人工晶狀體植入過程的操作與治療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疾病治療效果、近視度數在手術治療前后的改善情況、手術治療的不良反應情況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治療前后視力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者在手術治療前、手術治療后3 d、手術治療后1個月的視力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2.2 兩組治療前后散光度數比較 治療組患者術后散光度數明顯小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術后3 d兩組患者視力在手術治療前后的改善幅度比較[n(%)]

表2 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視力在手術治療前后的改善幅度比較[n(%)]

表3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前后散光度數比較( x-±s, D)
2.3 不良反應 接受手術治療的62例患者中, 對照組在術中有1例出現囊膜破裂癥狀, 部分玻璃體脫出, 晶體植入睫狀溝, 術后均有不同程度散光, 黃斑水腫5例。治療組在術中無一例后囊膜破裂。術后有12例患者第1天角膜輕中度水腫, 3例反應性高眼壓, 黃斑水腫2例, 經處理后均在2~7 d內好轉, 未見角膜失代償, 無視網膜和脈絡膜脫離者及人工晶狀體移位等并發癥。
高度近視疾病合并出現白內障癥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 其白內障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早, 且形狀呈核性, 玻璃體后脫離及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相對較高[4]。臨床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的傳統方式是白內障囊外摘除術, 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不能將患者眼軸長度、晶體核硬度、玻璃體液化程度等情況充分考慮進去, 因此該項手術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對該類患者實施治療就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使患者的病情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使近視和散光程度得到有效的扭轉, 治療的針對性更強, 也更加徹底[5]。
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對合并患有白內障的超高度近視患者實施治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問題:①術前要對相關檢查給予足夠的重視, 使醫師對患者的病情的了解能夠更加客觀, 治療更有針對性;②重視對角膜內皮的保護, 超聲乳化技術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的能量較高,角膜內皮保護劑的應用可使超聲能量對角膜內皮造成的損害程度降低, 控制并發癥;③重視連續撕囊術, 主要由于該類患者晶狀體前囊膜厚度很大, 且韌性較高, 應用連續撕囊術可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④注意清除晶體后方粘彈劑, 保證人工晶體和后囊膜之間不會留有任何的間隙, 使術后的高壓眼和再發白內障的可能性降低;⑤術前還要對人工晶狀體的度數實施精確測算[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聯合治療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效果明顯優于白內障囊外摘除與人工晶體植入術。隨著現代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與人工晶狀體植入術不僅可以使治療效果提高, 改善患者視力水平, 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手術的安全, 該手術術后裸眼視恢復佳, 并發癥少, 在今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可以將該項手術作為對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實施治療的首選方案。
[1] 孟楊, 陳經偉, 湯誠, 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效果觀察.山東醫藥, 2011, 51(46):98-99.
[2] 葉宏權, 韓宇, 楊君, 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研究.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12, 30(9):1075-1078.
[3] 敖明昕, 王薇, 李學民, 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運動視標分辨力的變化.中華眼科雜志, 2013, 49(5):405-409.
[4] 隗秀玲, 劉嵐, 喬婷玉, 等.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白內障.國際眼科雜志, 2012, 24(10):1603-1604.
[5] 康玉芳, 田平花, 劉志奇.白內障超聲乳化加晶體植入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河北醫藥, 2010, 32(11):1815-1816.
[6] 王艷紅, 劉志剛, 任廣運.小切口非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359例分析.中國基層醫藥, 2013, 17(8):2530-25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59
2015-04-16]
514500 廣東省興寧市人民醫院眼科